高中第五冊二單元作文編寫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喜愛。你是否躍躍欲試想自己編寫一篇科幻小說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1:審判科技

  天堂法庭正在進行一項特殊審判。三名被告分別是科技界赫赫有名的瓦特、萊特兄弟、愛因斯坦,原告卻是三位凡夫俗子。天堂觀眾雲集,過道被塞得嚴嚴實實,把偌大的法庭擠得水洩不通。

  狀告瓦特

  “帶原告、被告上庭!”上帝重重敲了一下法錘,“原告有何冤屈,請從速講來!”

  原告哭喪著臉說:“上帝,我原本是位安分守己的農夫,只是有一天趕著毛驢去集市,一不小心,那隻鐵皮怪獸無情地從我瘦小的身軀上碾過,接著我就見到了你。那怪獸的製造者就是他——瓦特。”原告的臉上佈滿淚水,哽咽著,再也說不下去。

  上帝陰沉著臉問瓦特:“被告,你有何申訴?”

  瓦特緩緩地站了起來:“親愛的上帝,他說的沒有錯。確有許多像他這樣的無辜的人死在火車的車輪之下,我為他們祈禱。”瓦特聳了聳肩,話鋒一轉說道,“也正是火車的發明才使蝸居深山的人們有機會走出山溝,走出封閉;正是火車的存在,才使人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世上的人們並沒有因為事故而停止火車的使用,相反,火車的使用更加廣泛。從蒸汽機到內燃機,從電動機車到磁懸浮列車,上帝,這連我都是始料未及的,我也為人類做了些許貢獻。”

  上帝惶惑不解,一臉的茫然:“是實情,是實情。”

  “上帝,他可是始作俑者,罪不容赦呀。”

  狀告萊特兄弟

  “安靜!”上帝敲了一下法錘,“帶第二對原告、被告!”

  原告未等上帝開口,搶先說道:“我是死於2001年9月11日世界貿易大廈的金融家。我要狀告萊特兄弟,是他們,是他們造的飛機要了我的命。兩架飛機像導彈一樣擊中大廈,我閉上了眼睛,‘上帝,保佑我吧!’話未說完,我就見到了您——上帝。”

  上帝聽到他一口一個“上帝”,心裡很是愜意,臉上掛著微笑。

  萊特兄弟眼見不妙,朗聲說道:“上帝,請你明鑑。飛機的發明,使人們的交通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由陸地走向天空,既為人們提供了迅捷便利的交通工具,縮短了世界距離,又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貢獻有目共睹。至於飛機被用作他途,你應該去找本·拉登。”結尾巧妙地轉嫁,令原告瞠目結舌。

  “上帝,他要逃脫罪責,他是始作俑者,罪不可恕哇!”

  狀告愛因斯坦

  上帝伸了伸痠痛的肩背,正襟危坐:“帶第三對原告、被告。”

  第三位原告拄杖而立,轉過身面向上帝,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我是‘二戰’期間被核武器所傷的日本公民,今訴核武器的始作俑者——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如坐鍼氈,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我懺悔,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誤。本意是想快點結束戰爭,可誰知殃及無辜,給日本人民造成了極大傷害……”愛因斯坦蓬鬆的頭髮、疲倦的面容、虔誠的神情激盪著每個人的心靈。

  “上帝,他僅僅懺悔是不夠的。他造成的後患無窮哇,世界現存的核武器,足可以毀滅人類十幾次,何止我們大和民族啊。車裂,車裂也不足為過!”

  “比我還狠啊!”上帝心裡暗想。

  “我願為此下地獄,若能以此換回人類理智的核利用。”愛因斯坦花白而凌亂的頭埋得更深了。

  合議庭

  在休庭期間,上帝和天使們進行合議。天使趁機把她們掌握的材料呈給了上帝,無聲地注視著上帝。上帝則專注著材料:

  瓦特發明蒸汽機車,雖有人因此被火車壓死,但火車現在已成為人類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

  目前,核電站的發電量,足以抵上1000個煤發電站,雖發生過核洩漏,人類仍然越來越垂青核能。

  藉助科技的力量,人類已經從地球到天空,從天空到太空,儘管和平號空間站已墜為灰燼,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也夢斷太空,但中國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太空之旅已獲成功,國際空間站仍在繼續建設。

  判決書

  判決時,天堂法庭被圍得水洩不通。

  “經合議庭合議,原告訴被告罪名不成立,被告當庭釋放。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科學家們如釋重負地走下被告席。三位原告卻哭天搶地,大呼不公,並表示要繼續上訴,討回自己的公道。

  篇2:看不見的光線

  一個盲人摸索著來到一所實驗室,這裡的醫生曾答應免費為他治療失明。自從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著能重見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錢都被另一個自稱能治好他眼睛的騙子醫生騙走了。

  這裡的醫生熱情地接待了他,並保證為他免費治療,只是請他先與自己合作做一個小實驗。盲人雖然愉快地答應了,但還是很奇怪醫生能和他一個瞎子合作什么。

  “您現在雖然看不見任何東西,”醫生解釋說,“但通過這個實驗,您就可以看見電線裡的電流和空間裡的電波,也就是說能看見電子的運動。”

  “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醫生的話。

  “當然能!”醫生堅持道,“人體身上的每個器官對外界的刺激都會有反應,比如在耳邊敲一下東西,您就能聽見聲音;而無意中碰到眼睛,您就會‘眼冒金星’。現在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電子儀器,只要把它用導線和連線眼睛的神經連起來,你就能通過它對電子產生反應並看見電子的運動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參加實驗。於是醫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繃帶,然後接好自己設計的儀器。盲人開始向醫生講述他所“看見”的情景:

  “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淵,什么都看不見。不過,等一會兒……我看見了!看見了!”盲人突然大喊起來。

  “你看見什么了?”醫生激動地問他。

  “我看見許多光點,像波浪一樣有節奏地運動,而且光線有長有短。

  “這可能是發報機發出的電波。”醫生猜測道。

  “我還看見許多亮點和亮線,有斑點、圓點,還有弧線、圓圈,許多亮光橫穿而過,互相貫穿過去,融合在一起,然後又分開流走……一個由光組成的網,上面佈滿了光的花紋!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習慣,就能分辨出各種不同的電流。“

  “對,現在到處都充滿了光亮,有強有弱,有深有淺,還有各種顏色,淺藍的、粉紅的、淡綠的、深紫的……左邊有個發光的大亮點,淺藍色光線就是從它那裡發出來的!它就像一個大藍蘋果,又像一個藍色的小太陽……

  “天哪,您看見了門上的圓球把手!”醫生驚呼起來。

  “我沒看見什么門把手,我看見的只是光點和從它身上發出的藍光。大概是太陽把那上面的電子激發出來了吧?”

  “對,一定是這樣!”醫生興奮極了,“那您能看見電燈在哪裡嗎?”

  “我不但能看見電燈,還能看見沿著天花板懸掛的電線,電流在裡面流動……哈,牆角那裡可有點漏電,您最好找個電工修理一下。”盲人興奮地到處“看”,“窗外有許多用電線連起來的房子,電線交錯,到處是燈!”

  醫生高興地走過來,“那您能看到我嗎?”

  “當然能啦!看呀,這是您的頭,而這是心臟。”盲人邊用手摸邊說道,“您的腦袋裡發出柔和的淡紫色光,您思考的時候它們運動的速度就變快。而當你激動時,心臟裡就像燃起了熾烈的火焰。”

  “難怪!”醫生表示理解,“人體裡到處都進行著化學反應,您看到的是生物電!而人的心臟,特別是大腦,肯定就像發電機一樣!”

  接著醫生開車帶盲人去“觀賞”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繚亂。只要哪有電流,在盲人“眼”裡就成了光。街道兩旁的高層建築非常有趣、盲人雖然看不見它們的牆壁,卻能看見許多由閃光的電線和電話線組成的明亮“籠子”,就好象摩天大廈的骨胳一樣。最令人驚奇的是電車,盲人覺得它就像中國神話裡的風火輪一樣,一邊前進一邊丟擲一束像火星似的電子團,而懸掛在街道上空電線上的電車天線就像被熔化了一樣,把周圍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紅。

  順著電線“看”去,在城市的邊緣,盲人看見一片火的烈焰和光的瀑布,原來那裡是一個發電站。發電站裡安裝著巨大的發電機,所有的火焰瀑布都是從那裡流出來的。而抬頭看去,則能看見天空中充滿了無線電流發出的閃耀亮點,從城市上空一直到星空,天地好象連成了一片,組成了壯觀的光的河流——這是宇宙中的電流!盲人長嘆一聲:“為了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學家寧願弄瞎自己的雙眼!”

  醫生的發明引起了轟動,所有報紙都刊登了這條訊息。盲人也接到了許多邀請:軍事機關請他破譯外國的電報,因為他能根據光線的長短直接明白它們的意思;電氣公司請他去檢查地下電纜的漏電情況……最後盲人接受了電力公司的請求,到那裡的科學實驗室做一個活儀器,檢測各種試驗。

  盲人開始了他的工作,每天在實驗室裡觀察各種光電現象,然後由助手記錄下來。由於他的幫助,科學家們解決了許多以前很難解決的問題,因此付給了他非常豐富的報酬。可盲人並不滿足,他多么希望具有正常的視力啊!醫生勸他再考慮考慮,不要輕易丟掉自己這么優越的能力,可盲人還是堅持這一要求。“我想有正常的視力,做一個正常人,不願再當一個活儀器了。”

  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終於到了,醫生為他動了手術!他看見了醫生蒼老的面孔和護士冷淡的表情,看見了玻璃上的髒雨點和窗外的枯樹葉,還看見了秋天那特有的鉛灰色天空。看來大自然並沒有用更加愉快的顏色來歡迎他,但是這並不要緊,因為既然已經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麗的色彩。

  篇3:五官的祕密

  在另一個“地球”上,居住著5戶人家。它們分別是:眼睛、鼻子、嘴巴、舌頭和耳朵。一天夜裡,除舌頭外,這4個“人”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各自訴說起自己不幸的遭遇……

  眼睛首先開口:“我好可憐啊!主人一點兒也不愛惜我,一看完電視,就‘馬不停蹄’地跑去玩電腦,有時候還用髒兮兮的手揉我……你們看,我現在遠點的東西都看不清楚了。唉……虧我還這麼忠心呢。依我看,咱們這四個當中,就我貢獻最大。”

  鼻子聽後不滿地說:“你以為就你貢獻最大呀,如果沒有我的辛勤勞動,主人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嗎?我們大家還能生存嗎?如果沒有我,主人還能辨別出各種氣味嗎?如果沒有我,主人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頭昏腦漲。依我看,咱們這四人當中,數我最辛苦,我的貢獻最大。”

  嘴巴也不甘示弱,略帶嘲諷地說:“你們別自以為是了,就這點小事。哪像我呀,整天忙這忙那。要忙咀嚼、品味正餐和點心,倘若沒有我,大家哪能活呢。依我看,咱們這四個當中,就我貢獻最大。”

  暴躁的耳朵忍不住發出嗡嗡的響聲:“你們以為自己奉獻最大嗎?認為自己最忙嗎?但你們比得上我嗎?沒了我,你們就得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是我讓你們的生活無比精彩的!論奉獻,應當數我最多,論功勞,應當數我最大。”……

  它們原本就對彼此不滿,這一來,更加火上澆油,它們誰也不甘示弱,都認為自己的奉獻最大,付出最多。最後,它們決定不再合作著為它們的主人服務了,要獨立工作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舌頭在一旁乾著急,卻插不上話。

  就這樣,它們誰都不肯讓步。眼看著主人一天天消瘦下去,作為它們的“領袖”——大腦終於忍不住站出來,對它們說:“秋天,雁群為過冬而飛向南方,可是你們知道它們為什麼以‘V’字形飛行嗎?因為當前面的大雁展翅時,它的翅膀拍打空氣時造成的上升氣流,可使整個雁群比一隻大雁單飛時至少增加了71%的飛昇能力。它們藉助著彼此,互相扶助,並輪流領頭飛。如果有一隻大雁不願付出,那麼必然影響到整個團體。難道你們會願意因為要體現自己所謂的價值,而把小主人推向衰亡的邊沿甚至趕上絕路嗎?”大家聽後羞愧得低下了頭,決定以後一定要和諧共處,再也不強調各自的能耐了。舌頭笑了。小主人又慢慢恢復了生機。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