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寓言故事優秀範文

  寓言故事包含了許多通俗易懂的小道理,非常適合小學生,既可以用於娛樂,又可以學習人生道理。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1:鄭人買鞋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準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檯。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儘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打烊***yáng***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人的腦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觀實際,自以為是的人不也像這個揣著鞋尺碼去替自己買鞋的人一樣愚蠢可笑嗎?

  篇2:自己打敗自己

  小時候,常看見漁民們劃撐著一隻只小船,一邊吆喝著,一邊用手中的竹竿驅趕著數十隻船上和水裡的魚鷹。魚鷹於是盤旋在水面上,像獵手一樣,敏捷得就像離弦的箭,一頭扎進水裡,轉瞬之間,長嘴就銜出條條閃光的魚,而後撲扇著翅膀飛落在主人伸出的長竹竿上,將捕到的魚吐到了主人的網兜裡。

  有一次,我好奇地問一位漁民:“為什麼魚鷹抓到魚後,自己不吃,馬上就飛回船上呢?”漁民指著船艙裡的魚鷹說:“開頭得用繩套系在它的脖子上,抓到了魚,它也想吞,但經過許多次吞嚥失敗後,它習慣了,就確認自己根本不能夠把嘴裡的魚吃下去。現在不繫繩套,也會把魚乖乖地送給我們。”

  與其說魚鷹是被繩套卡住,不如說是被反覆的挫折感束縛成了一種定勢思維,從而讓自己永遠打敗了自己。

  篇3:獅王末路

  一頭雄霸一方的老獅子被流浪獅子兄弟打敗了,遍體鱗傷,從此它不僅失去了王位,而且性命難保。

  所以它感慨良多:都說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實人們怎麼知道作為一頭雄獅也不是無憂無慮的,首先,獅王要對付來自獅子內部的鬥爭,那些流浪獅子因為被剝奪了交配權,它們隨時都會跟獅王作殊死的鬥爭,自己一旦失敗,家族就化為烏有了,並且自己的幼小的後代也會因株連九族被處死;其次,草原上那些同屬於肉食性動物哪個也不吃素,野狗、土狼都敢以小犯大,以多勝少時常從獅子嘴裡搶食,雖然有時候獅王發怒也殺死一兩隻野狗土狼,但是好漢難敵四手,中層幹部多了也難對付;第三,臣民野牛有時候也像魏延一樣後腦勺有反骨頭,你殺死一頭野牛另一頭野牛不知什麼時候就把小獅子給你頂死了,作為一個統治者是在是太難了。

  雄獅被逐出獅群所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食物問題,雄獅平時不打獵都是靠母獅養活的,勞動技能自然就差,現在失去了獅群也就失去食物來源,只能當統治者而不能當勞動者就為生存埋下了死亡的禍根。它被趕出獅群以後吃的第一頓食物竟然是豹子吃剩下的麋鹿。

  雄獅被逐出獅群所面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雄獅平時有一大群母獅護衛者,只有在關鍵的時候自己才顯顯身手,現在一頭孤立無援的獅子野狗土狼沒準什麼時候就把自己作為下酒菜。它被趕出獅群的第一個夜晚土狼就一直盯著它,一夜也沒閤眼。

  雄獅不由得長嘆道:“哎——英雄末路呀!”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