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欲絕的典故

  哀哀欲絕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āi āi yù jué,意思是悲哀到了要氣絕的地步,形容悲傷到了極點。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禮在靈前哀哀欲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那安太太進門,一眼便看見姑娘,哀哀欲絕的跪在那裡……便一直的奔了姑娘去。”

  在向遺體告別的時候,她在靈前哀哀欲絕。

  哀哀欲絕解析

  【正音】哀,不能讀作“ái”。

  【辨形】哀,不能寫作“衰”。

  【近義詞】哀痛欲絕、哀天叫地、痛不欲生、悲不自勝

  【反義詞】興高采烈、欣喜若狂、歡天喜地

  哀哀欲絕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脣亡齒寒",不能改為"脣亡牙冷"、"脣亡牙寒"、"脣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裡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裡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裡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