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集錦

  要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就必須注意素材的積累。作為素材之一的成語故事素材也是不容忽視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一

  南轅北轍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

  季樑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其實這個故事並不一定就發生在季樑身上,他之所以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相聯絡,是為了讓故事顯得生動和真實,從而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在說服他人時不妨也用這種說法,將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就更容易打動人。

  【釋讀】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形容一個人,與自己的目標恰恰相反。

  人人都會嘲笑南轅北轍的荒唐,但真正荒唐的是幹了荒唐事的我們卻不自知自己也在南轅北轍。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二

  管窺蠡測

  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很有才能,但經常諷刺漢武帝因而只擔任太中大夫等小官,沒有得到漢武帝的重用。他寫一篇《答客難》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他把自己與蘇秦、張儀比較,他認為有才能的人不能管窺蠡測,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與節操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釋讀】管:竹管;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裡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三

  不遺餘力

  秦國發兵攻打趙國,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擺開了戰場。擔趙軍抵擋不住秦兵,連連潰敗。怎麼辦呢?趙王召來大臣樓昌和虞卿商議對策。趙王說:

  “長平戰事,我們不勝,新近又戰死一員都尉。我想再增派軍隊往長平去抵擋秦兵,你們的看法如何?”

  樓昌說:“再增派軍隊也沒用。不如派大使到秦國去求和。不然,我們的軍隊將會徹底被秦兵消滅。”

  但虞卿不同意樓昌的見解。他說:

  “我看現在不必去求和。主張求和的人,總是強調“不求和,必破”。其實,未必是這樣。大王,你說,秦國攻打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消滅我們軍隊呢?”

  趙王說:“是啊!秦國不遺餘力,看來是定要消滅我們的部隊才甘心啊!”

  虞卿說:“就按大王說的,秦國要消滅我們軍隊,我們應該去求和,現在也不能派大使到秦國去。請聽我的話,先派使者帶著寶物去贈送給楚國和魏國。楚王和魏王要是得到了趙國贈送的寶物,便一定會高興地接納我們的使者。一旦我們的使者進入楚國和魏國,秦王必定會懷疑天下人要聯合起來對秦,因而感到惶恐。那時,和談就好進行了。”

  可是趙王不以為然,終於沒有接受虞卿的意見。

  不久,趙王派鄭朱為特使,到秦國去求和。鄭朱走後,趙王又召來虞卿,問道:“我已派鄭朱到秦國去和談,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呀?”

  虞卿回答說:

  “和談不會成功。但這樣一來,趙國的軍隊很可能為秦國所破滅。這是因為,鄭朱是我們趙國的一位顯貴的人物。他到了秦國,秦王以及應侯範睢一定會藉機宣揚他們的勝利。天下的諸侯也一定向秦國祝賀。而楚、魏兩國以為我們跟秦和談了,也不會派兵來援助了。在這種情況下和秦國和談,秦國的條件一定會很高。如果我們應允,秦國是一定不肯讓步的。所以我說,和談不一定能成功。”

  果然,鄭朱一到秦國,秦王和應侯範睢便借鄭朱的到來向天下揚言說他們攻打趙國取得了勝利。還說,秦國終於不肯與趙國和談。

  隨之,長平之戰爆發,趙國潰不成軍,趙國的京都邯鄲也被秦兵包圍了。

  結果,趙王割了六縣送給秦國作為求和條件,秦兵才解除了對邯鄲的圍攻。事後,虞卿問趙王說:

  “秦兵不圍困邯鄲了。您以為是秦兵疲倦了才撤退的呢?還是他們的力量能持續下去,因割了六縣給他們才撤退的呢?”

  趙王說:

  “秦國部隊攻打我們是不遺餘力的,我看也許是因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

  虞卿說:“是的,秦國以它的力量擊他所不能取得的,結果,搞得疲憊不堪而退兵。可是您又以它的力量所不能得到的奉送給它,這無疑是幫助對方來攻擊自己啊”我看明年秦國還會再來攻打我們的。到那個時候,哈哈,我們也許就可能無可救藥了。”

  虞卿一席話,引起了趙王的深思。

  後來,趙王又把虞卿的一席話說給一個名子叫做趙郝的臣子去聽。對於虞卿的話,那趙郝很不以為然,說道:

  “虞卿說的真是那麼一回事嗎?六座縣城不過像彈丸之地。現在不割讓給秦國的話,秦國可能明年還要來攻打我們趙國,到那時候恐怕還得割讓土地去求和呀!”

  聽了趙郝的話,趙王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釋讀】遺:留下;餘力:沒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出處】《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不遺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

 

高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