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例題講解

  定義判斷主要考查應試者運用標準進行判斷的能力,想要做好定義判斷題需要掌握一些解題的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考生學習。

  定義判斷例題講解1:

  漏稅:指納稅人並非故意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稅款滯納金。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況中屬於漏稅行為的是:

  A.杜某開了一家書店,稅務部門規定對他的稅款實行查帳徵收。當顧客不要求開發票時,他就不開發票;而當有大筆交易並且客戶要求開發票時,他就將發票客戶聯撕下來,客戶聯與存根聯分別填寫,客戶聯上按實際數字填寫,而存根聯上則填寫較小的數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舉行了一場個人演唱會,票房收入高達40萬元,根據演出協議,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約10萬元。第二天,該歌星又開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張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經營日用百貨,稅務管理部門核定他每月繳稅款500元,他每個月都準時到稅務局主動繳納稅款,但上個月由於家中出了事情,幾乎沒有營業,當然也就沒有什麼贏利,因此,他就沒有到稅務局去交納稅款。

  D.黃興是一個屠夫,他幹這一行已經好多年了,最近豬肉緊缺,價格上漲很快,縣物價局對豬肉作了最高限價。由於購買生豬的價格又很高,他們的利潤很低。為此,黃興對稅務徵管員說,如果政府不取消限價,他們就不繳納稅款。

  【解析】答案選B。

  漏稅這一定義十分簡單,要做這類題,其實只要注意一點——“並非故意”——就夠了,也就是概括題乾的主要特徵,簡稱主特徵分析法。觀察選項,都涉及到沒有繳納或拒絕繳納稅款的情況,A項中杜某顯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稅,而是在逃稅,不符合題幹,故排除;C項中,張大伯因為沒有贏利而主觀故意不繳稅款,故不符合題幹;D項中黃興對抗政府限價而故意不繳稅,故排除。只有B項中,未明確指出該明星主動故意不繳稅,根據擇優原則以及排除思想,故B項當選。

  定義判斷例題講解2:

  簽名效應是指當人們在紙上寫上自己名字時,大腦中的自我意識會加強,此時看到喜歡的東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聯絡起來,產生“這個東西真適合我”等想法,從而激發購買慾望。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現象可用簽名效應解釋的是:

  A.快遞公司堅持“先簽字後驗貨”的做法

  B.採取實名捐款的辦法能夠募捐到更多善款

  C.手術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簽訂《看房協議書》

  【解析】答案選D。

  本題適合用主特徵法分析。根據題乾的定義,簽名效應其實就是當我們簽下名字後,大腦會給自己後面之後的行為進行暗示,產生“這個東西真適合我”等想法,從而激發購買慾望。D選項在看房前簽訂協議,容易在看房後產生暗示,產生刺激購買的效果,符合定義。A選項是行業內部規定,涉及到權利問題,沒有暗示;B選項是為了給捐款人更多的榮譽感,不涉及購買行為;C選項屬於手術前的必須程式,同樣不涉及暗示和購買行為,不符合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