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基礎知識

  我國是茶葉大國,茶產業不僅是廣大山區傳統支柱產業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發展歷史

  茶葉的傳說:傳說在公元前2737年,神農上山採藥,那天我們的醫藥祖先邊採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嚐了近72種中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著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藥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說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藥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一、茶--中草藥和蔬菜

  茶葉的發現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我國就有關於在西南地區發現野生大茶樹的記載。1961年在雲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發現一棵高32.12米,樹圍2.9米的野生大茶樹,這棵樹單株存在,樹齡約1700年。

  起初人們將大的茶葉放在水中煮,茶湯用作藥用,嫩葉則作為蔬菜食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茶慢慢得成為一種珍貴的食品,只為皇家御用。

  二、茶--酒的替代品***茶文化的萌芽***

  茶的珍貴,自然而然,茶成為一種奢侈的飲品,有錢人士僅用它來宴請上賓。逐漸的,茶慢慢發展成為了酒的替代品。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一些以茶養廉示儉的事例。

  三、茶--飲料***茶文化的形成/興盛***

  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頂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時期。茶的引用從皇宮顯貴,王公爵士直至僧侶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全國上下幾乎所有人都飲茶。 茶的飲用越來越普遍,文人雅士嗜茶眾多,開始將茶與詩詞歌賦結合起來。如大詩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吃早茶***“起嘗一甌茗“ 《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來兩甌茗“《食後》***,晚茶***“晚送一甌茶”《管閒事》***。許多著名的詩詞歌賦出現於那個時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本完整的茶書《茶經》也出於同期。同時,作茶的技術也隨之而日益進步,人們飲茶的方式從原先的熬煮茶湯變成了只將沸水衝入乾製的茶葉以得茶湯。 茶成為了人們間交流的紐帶,友誼的橋樑。人們喜歡聚在一起,泡壺好茶,吟詩作樂,享受好時光。

  ——中國茶的種類

  一、 綠茶

  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羅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

  二、紅茶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

  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三、黑茶

  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製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四、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名貴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

  五、 黃茶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

  六、 白茶

  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晒製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