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複習方法

  關於高考化學的複習方法你用對了嗎?你知道化的複習有哪些注意事項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化學複習方法一

  立足“一箇中心”

  “一箇中心”是以考試說明為中心,以“考試說明”為依據查缺補漏,就知識的關聯點展開聯想,構建各章節的知識網路,使知識體系化。

  第二輪複習中查缺補漏是相當重要的。在複習時,應先將高考“考試說明”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對照“考試說明”中的每個知識點展開聯想,發現自己不夠熟悉的知識點或知識盲點,要認真研讀課本的有關內容,結合複習弄清、弄懂、按“考試說明”的要求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

  在查缺補漏的同時,要適時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抓住每一章內容的重、難點,找出每一章知識的關聯點、延伸點;然後將知識的關聯點串成線,就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關聯點展開聯想,將所有與這關聯點有關的知識擴充套件開來,畫成圖、列成表,形成知識面。最後,再將所有的知識面連結起來,形成知識網。這是一個將課本讀薄的過程,知識經過這樣梳理,學生複習時,將大大提高效率。

  化學複習方法二

  突出“兩個基本點”

  1.“一個基本點”為專題訓練。二輪複習以專題複習為主線,按照中學化學內容分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六大塊進行專題複習。選用一些較好二輪分塊複習的資料及專題訓練試卷。

  分塊複習的主要方法:專題歸類,構建網路,專題演練,重點講評。在第一輪橫向複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知識塊縱向複習,在複習中按六大塊知識體系歸類,總結規律,進行重點講解和分析,使每個專題既有專題分析講解,又有專題訓練,還有針對專題試卷的講評。做到通過專題講解、訓練、講評後,使學生深化對課本知識概念的理解,融會貫通。

  分塊複習的目標: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分塊複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結構化、系統化和網路化,做到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的協調統一,從而落實“雙基”,發展智力,進一步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分塊複習的意義:二輪複習要幫助學生對已基本掌握的零散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加工、對知識點、考點、熱點進行思考、總結、處理,使模糊的清晰起來,缺漏的填補起來,雜亂的條理起來,孤立的聯絡起來。讓學生形成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駕馭知識的能力,更便於重點、熱點的強化,難點的突破,而且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很好的複習效果。二輪複習不應該注重知識結構的先後順序,應本著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思路,去尋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知識進行分析、加工和重組。

  2.“另一個基本點”為“精選題”。以“精選題”為起點課堂為平臺,著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內綜合能力。

  近年高考都是在重視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突出能力的考查,而且每年對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斷加大;另外,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點熟,但不知如何運用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考複習的第二階段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在複習時,我採用專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根據第一輪複習的情況,從專題中精選出“常錯題”、“經典題”等。上課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細心研讀題目,認真分析題目,引導學生如何將題目要求與題目給出的資訊、有關的化學知識聯絡起來,恰當運用有關的化學理論知識來解題。解題後,我常鼓勵學生進行題後再思考,探究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樣的、自己在什麼地方不甚清楚;這道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採用其他解法如何解,比較哪種解法最佳;這道題若變換一下題目的條件,應如何解,變換一下題目的問題,又該如何解答等等。課後,要求學生將題後再思考的過程寫成題析。老師再將學生的題析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法和題後再思考感悟,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對照著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當然,在精練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選用不同的題型,例如:可根據上年的高考題分別選實驗題、推斷題、計算題等等,分門別類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要學生比較每一種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有什麼不同,總結出每一種題目的解題規律。通過這樣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將得到提高。

  化學複習方法三

  實現“三個轉變”

  1.變全面覆蓋為重點講練,突出高考“熱點”問題。第二輪複習時間緊,面面俱到從頭來再過一遍是根本辦不到的,因此在選題的典型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的指導下,突出重點,抓住熱點,錘鍊“三基”,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認真編好每一套試題。做到不浪費學生一分鐘。始終緊扣基礎知識,在講練中做到夯實“三基”,使學生做到“解一題,會一類”,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2.變點講為面展開,建構知識網。二輪複習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將一輪複習各章節的知識串聯起來。一輪複習後,學生頭腦中已經儲存了很多解題方法和規律,如何提取運用是二輪複習解決的關鍵。給出方法解題目很不可取,而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自己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講問題應該將該知識相關的一些重要知識應引導同學們一起回憶,讓同學們形成放散式思維模式,構建自己的知識網路。講某些重點題時,應舉一些與此類似的題目看學生們是否聽懂,不要就講題而講題。一節課不需要貪多,將兩到三個知識點重點講透即可,其他可一筆帶過。

  3.變以量為主為以質取勝,講練相結合。一切講練都要圍繞學生展開,貪多嚼不爛,學生消化不了,落實不到學生身上,講練再多也沒有用。只有重質減量,才能抓好落實,但減少量,不是指少練習,而是指少做一些“偏”“怪”“奇”的題目,要控制題目的難度。化學這幾年試題較平穩,但知識面較廣,要記憶的東西較多,故適當的練習必不可少。我校一星期保證一套專題訓練、一套各地新題重組、一套理綜試題,一直堅持到高考。這是我校摸索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