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教學實錄

  我想,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多看看其他教師們是如何在自己的課堂上表現的,他們就能夠獲得自身的較大的進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多思善想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教學實錄以供大家閱讀。

  《多思善想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由我給大家上一節寫作課,老師先問一個問題,誰和老師有過交集***板書交集***?***學生左顧右盼,尋找回答問題者***沒人舉手,看來真的沒有。老師繼續再問一個問題,誰與老師有過碰撞***板書碰撞***?***學生又在搜尋發言者,還是沒有***還是沒有,好,老師再追問一個問題,剛才老師的提問從哪兩個學科切入的?

  生:“數學!”“物理!”***同學們喊叫著***

  師:非常好,聰明的同學可能已經感悟出來了,老師的“有過交集”“有過碰撞”兩個問題實質上問的是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誰和老師認識***或者交往或者打過交道***?現在,我們綜合剛才的問答,就可以這樣總結:同一個問題,問法是多樣的,每一種問法就是一個角度。說到這兒,我又想問問題:這學期我們寫作課的教學任務是什麼?

  生:表達交流的內容。

  師:你說的表達交流在哪裡?

  生:在課本的“目錄”中,有四部分內容。***學生讀目錄中“表達交流”******附必修3“表達交流”內容如下:

  多思善想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學會寬容 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

  善待生命 學習論證

  愛的奉獻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 討論***

  師:同學們,看目錄中的“表達交流”。***同時教師出示關於“表達交流”四部分內容,“寫作話題”紅色字型,“寫作內容”黑色字型PPT***同學們,看黑體字思考:這學期咱們學習的是哪種文體的寫作?

  生:議論文。***學生齊聲喊叫***

  師:大家從哪裡看出來的呢?

  生:“論據”“論證”兩個詞語推測出的。

  師:為什麼呢?

  生:因為議論文三要素其中有“論據”“論證”,

  師:你關於議論文基本知識掌握得很好。議論文三要素還有一個要素,在哪個部分可以看出?

  生:應該在第一部分“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可以看出來。

  師:為什麼用“應該”這個詞?你用“應該”表示“確定”還是“不確定”?

  生:不確定。

  師:為什麼是“不確定”?

  生:因為“論據”和“論證”這兩個詞非常明顯表示議論文。但是,第一部分中“立論”一詞的意思是“確立論點”。由此推斷可能說的是“論點”。

  師:你的語感很好,能夠展開“相關聯想”,言之有理。其實。你的分析是非常合理的。同學們,關於本學期所練重點文體議論文的提問,還可以這樣設計:本期所練議論文,教材編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提出要求的?

  生:論點提煉,論據選擇使用,論證方法借鑑,議論中的記敘等四個方面。

  師:你的思維反映特別快。我們再看紅體字,這些短語的作用是幹什麼的呢?它是完成議論文教學所承載的“寫作話題”,大家動手吧“寫作話題”四個字,寫在左側位置處,並且用大括號括住四個話題;同時,在右側寫“議論文”,也用反方向的大括號括住。好了,你來總結一下,我們這學期關於寫作方面的學習任務!***略***

  師:希望大家把這學期的寫作任務熟記在心,目的是讓大家隨時關注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沒有老師照樣會自己去做。

  師:同學們,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塊教學內容,都包含了教材編者非同尋常的構想,只要大家用語文的思維學習語文,就一定會形成語文的素養和能力。關於語文素養和能力的問題,今後我們慢慢再說,下面,大家一起討論“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內容。檢測檢測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情況,誰來解釋“立論”“角度”概念的內涵。

  生:這就叫角度,***說著該生在空中用手指畫了一撇一橫***。

  師:奧,你說的是一撇一橫構成的角度,請你在黑板上給同學們畫一畫。***上黑板畫出角度***

  師:數學學得不錯,首先聯想到數學課上學的角度,但是,大家覺得今天學習的這個“角度”是Xx同學畫的這個角度嗎?

  生:不是,今天學習的角度的含義是“看問題的出發點”。

  師:兩個同學所說的“角度”的含義都是正確的,字典上寫得很明確。但是,在“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這個特定語境下,選擇比喻義比較合適。因為漢語特點之一是一詞多義,學習時一定要根據語境選擇字詞含義。同學們,字典是大家無言的老師,你們將來會離開老師,但是,字典是隨叫隨到的終身老師。可是,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判斷是用不上字典的,比如,有人說“1個加1個是2個”。面對這個判斷,你怎麼想呢?為什麼?

  生:是2個。數學知識告訴我們的。

  師:嗯,這叫正面思考。還可以離開數學領域去思考呀!

  生:化學上1個氫氣加1個氧氣生成一種物質水。

  生:物理上1個力加1個力,有時合力是0.

  生:生物上1個卵子加1個精子生成1個或多個孩子。

  生:1個好教師加1個好的教育模式就是1個人美好的一生。

  生:1本好書加1個讀者就是1頓豐富的精神大餐。

  師:同學們聯想豐富,這種聯想跨過了學科,突破了學校,延伸到了家庭和社會。所以,一般情況下面對問題,我們要學會從學校到家庭到社會的角度來思考,只有跨地域聯想,寫作才會精騖八極、縱橫捭闔。再比如,有人說:開卷有益。你怎麼認識的呢?為什麼?

  生:開卷未必有益。對於一個缺乏自制力的人來說,如果沉迷於玄幻、武打、色情等書籍中,就未必有益處了。

  師:你的思維帶有批判性,直接從逆反方向思考的,還應該有正面思維,大家怎麼判斷“開卷有益”?

  生:開卷的確有益。

  師:開卷有益這個例子,是讓大家明確:面對一個判斷,可以從正、反思維角度思考,開啟思維的廣度。現在,小結:遇到問題,我們怎樣思考?

  生:跨學科思考。

  生:突破地域思考。

  生:跨行業思考。

  生:還可以正面思考或反面思考。

  師:大家總結得很到位。我們平時練習按照角度立論,出題人給大家的材料形式基本是固定的。看課本P頁,從文體角度給“寫作練習”分類。

  生:詩歌類材料、記敘性材料。

  生:我分析“寫作練習”3/4/5三道題,可能是議論性材料。

  師:為什麼用“可能”這個詞,表示確定還是不確定。

  生:我不確定,我看到3/4/5三道寫作練習題的材料,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現的,我就判斷是議論類材料。

  師:你的分析判斷很正確。下來同學們以“寫作練習”第二大題為例,討論怎樣確定“角度”?怎樣“立論?***自主練習***

  ***巡視3分鐘後,發現學生不會確定“角度”,順勢詢問:***不知道怎麼確定“角度”是嗎?

  生:是的。***絕大部分學生的回答***

  師:誰知道“記敘類材料”怎麼確定角度?***無人迴應,過了一會兒***

  生:大概是以人物多少確定的吧!

  師 :為什麼是“大概”呢?

  生:上學期期末考試作文是記敘類材料,當時老師講的,我記不太清了。

  師:有這樣的印象也是好的。同學們,有些東西一定要爛熟於心,像“敘述類材料的立論角度是人物多少”的知識,不但要記熟,而且要會用。“寫作練習”第二大題的角度結果有了吧?

  ***學生列出了角度: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路人;別人***有人***;有人;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

  師:下面,繼續自主立論。***學生沒有完成,下課鈴聲響了***

  師:課後完成剩餘的練習,根據“寫作練習二”材料內容,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主立論。請選3個角度,分別立論。第八節自習後上交。***下課***

  教學反思:《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這部分內容,教學重點是選取“角度”,教學難點是“立論”,但是,課堂預設太過舉例研討“選取角度”了,導致教學難點未能論深論透、舉一反三練習,預計學生立論操作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如果,再上這部分內容,會直接詢問學生“讀完這部分內容,大家覺得最難操作的是‘角度’還是‘立論’”,然後,開門見山直奔學生問題,帶領學生一起釋疑。課前預設還是把教學難點解決方案未能“想透徹”,犯了不瞭解學情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