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成績突然下降是什麼原因

  初中畢業生以較高的數學成績升入高中後,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學,相當多的高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得厲害,那麼他們成績突然下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答案。

  高一數學成績下降是什麼原因

  1.初、高中教材間梯度過大。

  初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式的定義,三角函式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對映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著就是冪函式的分類問題***在冪函式中,由於指數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圖象***。函式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立體幾何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初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高一學生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追究其原因是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後,都要佈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在初三,重點題目反覆做過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於高中搞小迴圈,接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他們往往用高三複習時應達到的難度來對待高一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為可以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提高高一數學成績的方法

  1.高一教師要鑽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瞭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實踐,新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對映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對映概念創造階梯。由於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證明函式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範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複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複習、測驗,課前5分鐘小題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裡,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隻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期中、期末都要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