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工作者考試題及答案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下列關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的選項中,正確的有*** ***。

  A.它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它通過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克服了生產的無政府狀態

  C.它反映了生產社會化 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

  D.它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日益深化的必然結果

  2.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 強調,進一步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所謂要規範,就是要*** ***。

  A.重申過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須讓農民自願地選擇

  B.任何人不能強迫農民去流轉土地

  C.任何人不得阻止農民依法自願地流轉土地

  D.不得改變土地的所有權、用途和損害承包方的利益

  3.南方某市為落實節能減排工作,出臺政策規定,市、區兩級財政將在年度預算 中安排“陽光屋頂示範工程”配套補助資金,用於扶持該市已列入中央財政資金補助計劃的太陽能光伏示範專案。這是公共財政 的*** ***功能。

  A.生產補助

  B.轉移支付

  C.社會福利

  D.價格補貼

  4.以下哪項最不可能是政府實施最低價控制的原因?*** ***

  A.避免價格上的惡性競爭

  B.保護某行業的收入

  C.避免某些商品出現短缺

  D.防止壟斷行業索取高額利潤

  5.國家在實施巨集觀調控 中,針對不同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而不是以所有制劃清界限,堅持對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 一視同仁,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都依法進行處理。這些做法體現了*** ***。

  A.市場經濟競爭性要求

  B.市場經濟平等性要求

  C.市場經濟開放性要求

  D.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1.答案: ABCD

  解析: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國家扮演總資本家的角色,力圖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它反映了生產社會化 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 之間的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結果。故正確答案為A、B、C、D。

  2.答案: ABC

  解析:

  一號檔案強調,對於農民承包土地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允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這個政策由來已久,但需要規範。所謂要規範,就是要重申過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須讓農民自願地選擇,任何人不能強迫農民去流轉土地,或者阻止農民自願地流轉土地。

  D項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具體規定,不屬於政策要規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故正確答案為A、B、C。

  本題相關知識點:

  2012年中央一號檔案 公佈 把農業科技 擺上更加突出位置。 這份檔案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 ,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 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

  3.答案: B

  解析: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是上級政府保持地區經濟 均衡、實現社會公平 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轉移支付 在結構上分為一般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 。根據題幹可知政府對“陽光屋頂示範工程”進行專項補助,屬於公共財政 的轉移支付。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D

  解析:

  最低的價格控制也稱為最低限價 ,它是政府制定的高於市場價格的限制價格 ,不允許市場價格跌至這一最低限價。政府實施最低價控制,主要出於以下原因:⑴保護某行業的收入。⑵避免價格上的惡性競爭 。⑶避免某些商品可能出現的短缺。ABC三項均正確,不選。

  相反,最高價格又稱最高限價 ,是政府制定的低於市場均衡 價格的限制價格,政府不允許市場價格漲至該限價。政府採取最高價格的目的主要是出於公平的考慮,限制某些行業的發展,防止一些壟斷行業索取高額利潤。故D項是最高限價的原因,符合題意。

  5.答案: ABCD

  解析:

  “針對不同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區別對待”體現了堅持從實際出發;“對各種所有制經濟一視同仁”體現了平等性要求,“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是市場經濟競爭性要球,有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體現了市場經濟開放性。故本題選ABCD。

  ***一***請根據給定資料,歸納概括“以房養老”難以推行的原因。***30分***

  要求:準確、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以房養老”模式在推廣的過程中受到了民眾觀念、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一、制度本身不夠完善,申請的門檻高;缺乏法律及監管等配套措施。二、市場缺乏風險化解機制,房價穩定預期低,投資風險大。三、受傳統繼承及“養兒防老”等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老人不願意將房產進行抵押。四、機構及落後的養老服務現狀,引發了民眾“有錢也不能養老”的擔憂。五、“缺乏資質、風險顧慮和業務各自為營”的狀況,導致金融保險機構難以操作該模式。六、城鎮住宅用地使用權僅有70年限期,缺乏後續規定,增加了金融機構的風險。七、社保 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導致民眾對該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以房養老”的推行缺乏良好的輿論環境。***計空格288字***

  ***二***給定資料7、8中談到了農村養老中湧出的一種新型模式,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如何更好地推廣這種養老模式。***30分***

  要求:解釋準確,對策可行。不超過350字。

  【參考答案】

  這兩則資料中談到了農村互助養老模式。該模式依託村民自治和集體經濟,在農村社群中心或較大的建制村發展以“村級主辦、自助服務、政府支援”的互助式養老院,以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是介於專業化社會養老與傳統居家養老之間的一種新模式。

  該模式的推廣要注意:一、尊重老年人主體地位,要以完善的管理、優質的服務、有效的宣傳來吸引老人主動加入互助式養老。二、在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充分調動企業、村民、公益慈善等民間力量,並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收益的模式,實現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和持續化。三、積極搭建平臺,建立城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協作機制,通過對口支援、調動城市閒置人力資源等方式不斷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四、充分利用村委會、衛生所等現有公共場所,避免浪費資源。***計空格325字***

  ***三***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養老金並軌試點工作五年無進展”這一現象的看法。***30分***

  要求:問題分析準確、對策可行。不超過350字。

  【參考答案】

  在我國,企業員工、機關及企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額度不同,後者比前者高出若干倍。國家開展了“養老金並軌試點工作”以實現二者的統一,但工作開展五年來,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養老金並軌試點工作五年無進展”,一方面是因為受到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由於缺乏制度設計導致養老制度碎片化阻礙了改革。但更大的現實障礙:利益糾葛,機關及事業單位不願降低自身養老金,致使改革受阻,但政府又沒有提出具體措施及明確的時間表,改革並未落到實處。“養老金雙軌”是一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如不改革,會影響社會穩定及政府公信力,會導致我國養老金難以持續,會消解、破壞改革共識,阻礙改革進行。在“養老金並軌”大方向明確的情況下,政府應完善頂層制度設計,逐步推進並軌。***計空格335字***

  ***四***“制度安排嚴重缺失時,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後,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會強烈起來;待遇達到基本水準,公眾的期待則會轉向其它方面。”請根據給定資料,認真思考公眾到底在期待什麼,並以“期待”為題,寫一篇議論文。***6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不脫離“給定資料”;

  3.可以針對資料中的某個問題,也可以結合全篇資料,進行論述;

  4.800~1000字。

  【參考例文】

  期待

  ——養老改革 公平不能缺失

  2008年,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個省市啟動了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工作,廣受社會輿論質疑的“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終於讓民眾看到了希望。然而,根據最新報道,五年過去,該工作除了在廣東“破冰”外,在其餘各地均未獲得實質性進展。

  多年來事業單位一直靠財政供養,致使財政不堪重負,也成為改革程序中的巨大不公平。但是,任何改革都是一種利益博弈,養老金涉及退休人員切身利益,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盡最大努力減輕陣痛,減少矛盾,是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應秉承的基本原則,而兼顧公平則是改革平穩推進的必要前提。而這裡的“公平”又包括“大公平”與“小公平”。

  所謂小公平,就是將事業單位養老金“置身於”公務員退休金和社會平均養老金的範圍中進行對比。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月人均養老金1080元,這主要是企業退休職工的水平,公務員退休金起碼是這3倍以上,事業單位養老金基本是仿照公務員標準的,如果完全按照企業標準發放,意味著已退休人員要降薪三分之二,顯然有失公平,易激化矛盾。

  所謂大公平,就是著眼於社會公平,逐步將公務員納入社會退休金統籌。公務員退休金大大高於企業職工,這是最大的不公,群眾意見很大。近年來,政府一直在倡導“要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對養老金中存在的不公,人民群眾很不滿意,政府應下大力氣,“削峰填谷”,一方面逐漸遞減公務員退休金,起碼要封頂,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企業人員退休金,達到基本平衡,這樣事業單位人員向企業“靠攏”就不會有太大意見。

  近年來,公眾對社保改革耐心盡失,即使是“企業年金九連漲”的惠民政策也遭到了習慣性質疑。可見,當公眾對公平的期待上升到核心位置,此時推進改革,制度安排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就再也無法繞過。“雙軌制”已成為社會保障領域最突出的“硬骨頭”,政府必須拿出直面難題的勇氣和全面詳盡的破解方案,否則,任何善意的改革恐怕都難以推進,甚至出現“事與願違”的局面。***計空格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