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教師資格面試如何系統梳理教材

  很多參加教師資格面試考試的小白,都會對面試產生這樣的疑惑:“面試要進行試講,要寫教案,那麼我需要把教材全都看一遍嗎?”其實,我們是需要去研讀教材的,但是我們更多的是掌握分析教材的方法。下面,讓小編來告訴大家。

  備戰教師資格面試系統梳理教材的方法一:對整體的教材框架進行整理

  對於教材框架的整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整理框架能夠讓我們瞭解整體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準確地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在有限的時間中,針對性的去進行復習。

  其次,整理框架能夠幫助我們具體掌握知識的前後關係,這一點尤為重要。

  因為我們發現教材在編寫的時候,知識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同樣的知識點我們會多次學習,只不過每一次學習的深度不同。

  舉個例子,小學數學中,教材中多次涉及了“認識時間”的課程:一年級上冊,認識整時;一年級下冊,認識半時;三年級上冊,學習時、分、秒。每一次對於時間的認識都不同,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一點,很容易出現設定問題不合理、沒有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等問題。

  所以,瞭解了知識的前後聯絡,能保證教學的準確性。最後,整理框架能夠幫助我們瞭解知識與學生年級的聯絡,更容易在教學時進行類比遷移,舉出恰當的生活例項。由此可見,整理教材框架的重要性。

  具體操作的話,我們可以按照教材目標以及篇章標題,對整體的教材進行簡單的整理,最好能夠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如果可以,對知識點的呈現越細緻越好,這樣有利於後期對教材的展開學習。

  備戰教師資格面試系統梳理教材的方法二:研究每篇課文的編寫邏輯

  面試備考時間有限,與其逐篇死記硬背,看個大概,不如花時間把其中編寫邏輯研究透徹。

  課文的編寫相對而言是十分嚴謹的,以小學數學為例,我們一起來分析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

  第一部分,結合教材情境圖,提出問題: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以此引入新課。

  第二部分,結合之前所學,用數格子並填表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提出猜想。

  第三部分,以小組動手討論的形式,通過對平行四邊形的剪拼,用轉化的思想,對猜想進行驗證。

  第四部分,分析實驗,得出結論,即對照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試公式。

  第五部分,設定練習題,對知識進行鞏固應用。

  我們能夠發現,知識呈現的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設計教學時,也可以以此思路引導學生。

  通過以上的案例,不難發現,每篇課文的編寫是有邏輯的。大家在研讀教材的時候,儘量抓住其內在聯絡,這樣有助於更好地教學。同時,只要理解了課文內在的邏輯結構,那麼即使面對我們並不熟悉的內容,也能夠從容地進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