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類畢業論文範文

  撰寫畢業論文不僅可培養了本科藥學學生撰寫藥學論文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同時對編輯的工作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藥學類畢業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藥學類畢業論文篇1

  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在生物製藥中的應用

  【摘 要】動物細胞培養基是體外細胞培養的重要因素,能夠影響細胞生長。它是利用動物細胞體外培養和擴增來生產生物產品,或者作為發現和測試新的工具。為此本文就動物細胞培養基的發展及應用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關鍵詞】生物製藥;動物細胞培養;應用

  一、動物細胞的特點及生長特性

  動物細胞雖可像微生物細胞一樣,在人工控制條件的生物反應器中進行大規模培養,但其細胞結構和培養特性與微生物細胞相比,有顯著差別:①動物細胞比微生物細胞大得多,無細胞壁,機械強度低,對剪下力敏感,適應環境能力差;②倍增時間長,生長緩慢,易受微生物汙染,培養時須用抗生素;③培養過程需氧量少;④培養過程中細胞相互粘連以叢集形式存在;⑤原代培養細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⑥代謝產物具有生物活性,生產成本高,但附加值也高。

  二、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的發展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生產大分子的生物製品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是為了滿足生產疫苗的需要。後來隨著大規模培養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人們發現利用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來生產大分子藥用蛋白質比原核細胞表達系統更有優越性。因為重組DNA技術修飾過的動物細胞能夠正常地加工、摺疊、糖基化、轉運、組裝和分泌由插入的外源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質,而細菌系統的表達產物則常以沒有活性的包含體形式存在。隨著大量永生性細胞株的建立,在商業利益的刺激下,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並被應用到生產實際。

  動物細胞培養主要用於生產激素、疫苗、單克隆抗體、酶、多肽等功能性蛋白質,以及面板、血管、心臟、大腦、肝、腎、腸等組織器官。它在醫藥工業和醫學工程的發展中佔重要地位。大規模動物細胞培養生產藥物產品將是生物製藥領域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物技術在過去10年有顯著增長,並繼續快速發展,今後幾十年內還將有更多的蛋白質、抗體、多肽類藥物由動物細胞培養來生產。隨著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開發的動物細胞生產生物製品的種類的增多及產品週期短、安全高等優點,利用動物細胞進行大規模生產生物製品凸顯其優越性的發展越來越快。

  三、大規模細胞培養技術的應用

  近幾年來,已把巨大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到開發大規模細胞培養技術上,將能加快發展步伐,進一步應用遺傳修飾的哺乳動物細胞生產單克隆抗體和其他精細的糖蛋白。獲得有藥物作用的蛋白質是十分複雜的過程,要求分子有精確的摺疊和糖基化,這些要求在細菌和酵母體內卻難以得到滿足。然而,採用雜交瘤和重組DNA技術往往可以使動物細胞產生和分泌出一定數量的有用蛋白質。大規模的動物細胞培養在藥物產品的生產方面具有重大的價值。

  1.疫苗

  在疫苗產業早期,往往利用動物來生產疫苗,如用家兔人工感染狂犬病毒生產狂犬疫苗,用奶牛來生產天花疫苗,用某些細菌接種到動物身上來生產抵抗該種細菌的疫苗。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經能夠利用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病毒。先在反應器中大規模培養動物細胞,待細胞長到一定密度後.接種病毒,病毒利用培養的細胞進行復制,從而生產大量的病毒。這一突破是動物細胞工程的真正開始。

  雖然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發展迅速,大大降低了實驗動物的用量,提高廠生產效率,但由於原代細胞增殖能力有限,一般只能通過簡單增加動物的數量來增加產量。而使用具有無限增殖潛力的細胞系,則使疫苗的生產得到飛躍式的進展。某些來自人體或動物體內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的體外培養後,可以獲得無限增殖的潛力,用它們來生產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實驗動物的用量。更為重要的是,用動物細胞體外大規模培養技術生產的疫苗可以保證質量,因為所用的細胞性質均一,經過嚴格的安全檢驗,克服了動物個體間的差異造成的疫苗質量不穩定的問題,並且大大降低了來自動物的病原體傳染使用者的可能性。用類似的細胞培養技術可生產酶、細胞因子、抗體等生物製品,其先決條件是能夠獲得可分泌目標蛋白的細胞系。但是,在基因工程技術出現之前,細胞表達蛋白的水平很低,因而用這種工藝生產蛋白製品產量低、成本高,因此早期的動物細胞技術只用於疫苗及少量的干擾素和尿激酶的生產。基因重組技術和雜交瘤技術大大促進了動物細胞技術的進步及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使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在生產疫苗中越來越重要。

  傳統上一直把細胞培養產物用於人類和牲畜的病毒疫苗,這些疫苗至今己被大規模應用。口蹄疫疫苗是大規模動物細胞培養方法生產的主要產品之一。1983年,英國Wellcome公司就已能夠利用動物細胞進行大規模培養生產口蹄疫疫苗。美國Genentech公司應用SV40為載體,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插入哺乳動物細胞內進行高效表達,已生產出乙型肝炎疫苗。

  2.單克隆抗體

  單克隆抗體在體外診斷、體內造影、人和家畜的治療以及工業上的應用日益廣泛,需要量可達數百克。有些系統的單克隆抗體的需要量在今後幾年內將迅速增加到幾公斤的數量級。為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生產方法。採用傳統方法***小鼠或大鼠的腹水瘤培養法***生產單克隆抗體,已不能適應實際需要。應用大規模細胞培養系統生產各種不同的單克隆抗體是經濟可靠的方法。如英國Celltech公司採用10100和10001自動氣升式培養系統,培養各種生產單克隆抗體的小鼠、大鼠和人的細胞株,生產各種單克隆抗體的產品。到目前為止,已成功地在1000L培養系統中,採用無血清培養液生產優質的單克隆抗體。其他一些國家先後製備成測定血和尿中的各種激素、特殊蛋白質、血型、各種藥物、診斷細菌性或病毒性病原等的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盒。

  3.基因重組產品

  目前已認識到在不久將來用常規的微生物學方法不能實現遺傳工程的效益,人們對大規模細胞培養的興趣愈來愈大。動物細胞能精確地轉譯和加工較大或更復雜的克隆蛋白質。此外,動物細胞還可以把人們所需的蛋白質分泌到培養液內,而從培養液分離蛋白質要比細胞勻漿更為容易。除了單克隆抗體外,現在人們最感興趣的蛋白質是組織型的血纖蛋白溶酶原激劑***t%26mdash;PA***,以及其他的重組分子。利用動物細胞培養方式進行大量生產,如免疫珠蛋白G、A和M,尿激酶,人生長激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產品均由美國Endotronic公司用Acusyst%26mdash;P型中空纖維培養系統進行生產。

  參考文獻

  [1]林世康,胡云龍,施國民.動物細胞無血清培養基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誌,2000年03期

  [2]陳昭烈,肖成祖.動物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及其應用 [J].生物工程進展,1994年05期

  [3]唐瑩,馮君.;動物細胞培養的發展及應用 [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41期

  藥學類畢業論文篇2

  淺談藥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藥

  合理用藥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醫院藥學工作者永恆的話題。醫院藥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藥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藥,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藥。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藥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藥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藥物[2]。

  下面結合臨床工作實踐,並結合文獻,淺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藥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藥問題。

  1 抗生素濫用,導致藥物的不合理應用

  現如今醫療糾紛頻發、醫源性或藥源性事件居高不下、醫療以及用藥成本過高等,已成為多數國家、地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這些方面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合理用藥的實踐步履艱難,進展遲緩,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實際上,藥物不良反應已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而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在我國臨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資料表明,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3]。抗生素的濫用,不僅使藥物使用率過高、導致醫藥費用的急劇上漲,同時也給臨床治療上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現在,很少有醫生對抗生素進行過系統、全面的瞭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選擇抗生素時不加思考,不重視病原學檢查,迷戀於“洋、新、貴”,盲目的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菌藥同時應用,致使大量耐藥菌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醫療費用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藥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臨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卻不在少數。濫用的後果是在巨集觀上造成細菌的抗藥性增強,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喪失,最終導致人類無藥可用;在微觀上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藥源性損害。由於人體內部有許多菌群,正常情況下他們相互制約,形成一種平衡,抗生素的濫用就可能對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壞,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虛而入導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臨床分科過細,醫師缺乏正確的抗菌藥物知識;正確的藥品資訊獲取困難;醫師缺乏全面的藥學知識等,也是導致用藥錯誤的重要原因。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把抗生素當作家庭的常備藥,稍微有些頭痛腦熱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動要求用好藥、貴藥,就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細菌耐藥的發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藥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不僅僅是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藥,醫生、患者、藥師、藥品管理部門需要互相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2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導致ADR的原因十分複雜,而且難以預測。主要包括藥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藥品因素

  ***1***藥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藥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如:麻黃鹼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於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2***不良藥理作用:有些藥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面板、黏膜出現瘀點、瘀斑。***3***藥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藥物汙染,均可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4***藥物的劑量:用藥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藥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藥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約為3∶2;粒細胞減少症則女性比男性多。***2***年齡:老年人、兒童對藥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藥物的代謝、排洩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藥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調查發現,現60歲以下的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9%***52/887***,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為15.85%***113/713***[4]。***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藥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藥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藥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藥: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

  ***2***長期用藥: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

  ***3***合併用藥:兩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

  ***4***減藥或停藥:減藥或停藥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藥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

  各種藥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應,中藥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發生的機率不同。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也不必過於驚慌,患者用藥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出現了較嚴重或說明書上沒有標明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3 怎樣做到安全用藥

  ***1***不能輕信藥品廣告。有些藥品廣告誇張藥品的有效性,而對藥品的不良反應卻隻字不提,容易造成誤導。

  ***2***不要盲目迷信新藥、貴藥、進口藥。有些患者認為,凡是新藥、貴藥、進口藥一定是好藥,到醫院裡點名開藥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況下就到藥店裡自己買藥,都是不恰當的。

  ***3***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藥物。用藥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不能自行增加劑量,特別對於傳統藥,許多人認為多吃少吃沒關係,劑量越大越好,這是不合理用藥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4***藥品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用藥後如出現異常的感覺或症狀,應停藥就診,由臨床醫生診斷治療。這裡需要告誡藥品消費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藥品後出現可疑的不良反應,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要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地進行因果關係的分析評價。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問題的日益關注,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國家正在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儘量避免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給人們造成的各種危害。因此,人們應抱著無病不隨便用藥,有病要合理用藥,正確對待藥品的不良反應的態度,正確的服用藥物和保管藥物,不斷提高用藥水平,從而達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 徐年卉,林國生,付潔,等.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的經驗探討.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2,12***2***:143-144.

  藥學類畢業論文篇3

  試談中醫處方用藥中存在的問題

  【摘要】目的:分析總結中醫處方用藥中存在的某些突出問題,探討怎樣從根本上保證中醫處方用藥做到科學、安全、有效。方法:隨機抽取我院中醫處方1000張,從中藥的品種來源及其藥效成分、藥理作用或臨床療效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危害。結果:存在超量用藥、藥味偏多、同類藥合用、腳註遺漏、別名濫用及名稱書寫混亂。結論:這些問題的解決要依靠臨床醫師與藥房兩個方面的協作配合。

  【關鍵詞】中醫處方用藥;中藥品種

  中醫處方是臨床醫師為患者治療或預防疾病而開給藥房配方用藥的重要書面檔案,既是給中藥調劑人員的書面通知,又是中藥調劑工作的依據,也是計價、統計的憑證,且有法律意義。處方用藥的科學正確與否,事關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用藥安全。筆者從藥劑專業畢業後曾從事中藥配方工作7年,從歷年的調劑工作中發現中醫處方用藥存在某些較突出問題,現分析如下。

  一、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1999年-2006年中醫處方1000張,存在問題的處方有32張,不合格處方率達3.20%。其中有些處方同時有多處問題存在,特挑選有代表性的處方分析如下。

  1.超量用藥

  超量用藥是目前中醫處方十分普遍的現象,指處方中藥味的量明顯超出《中國藥典》規定的常用量。從本質上講,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是其所含的有效化學成分***藥效成分***。中醫在診治中按辨證論治的原則為患者所開具的處方,不僅其藥物組成,而且各藥味的用量大小都直接與藥效成分的發揮相關。但不是量越大越好,如細辛的使用自古有“不過錢”之說,即臨床用量超過3g時,有使用不安全問題,現已證實其地上部分含腎毒性成分馬兜鈴酸,故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細辛藥用部位為根,刪除了含毒性成分的地上部分。而在臨床的處方中,卻用到了20g,馬兜鈴酸雖中毒緩慢,但嚴重時可出現腎功衰竭、尿毒症而死亡。

  不少中醫藥人員認為,當前中藥存在炮製不規範、人工栽培養殖品增多等問題,引起質量下滑,只有增加用藥量才能保證藥效。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首先,隨著中藥材生產及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不斷加強,中藥質量在不斷提高[1]。況且中醫常用的很多大量品種,數百年或更長時間以來就使用人工栽培品,不存在質量下降的問題。

  2.藥味偏多

  處方藥味偏多,即每劑藥方由近20味藥甚至更多的藥味組成,在抽查的處方中發現,由於藥味偏多,處方平均用藥劑量均高達約200g/劑甚至以上[2],最重有達457g/劑。用藥味數偏多使“君、臣、佐、使”的規律難以體現,不僅影響到中藥療效發揮,而且在煎藥時由於眾多化學成分的干擾或相互作用,可能產生不利的化學變化,導致中藥的不良反應,同時也是對藥材資源的一種浪費。

  3.同類藥的合用問題

  這裡的同類藥合用是指中醫常將兩種藥性與療效特別相近的藥味相互配對使用或相須為用,目的是增加療效。如合用“二芽”***麥芽、谷芽***以提高消食健胃作用,並用“乳、沒”***乳香、沒藥***以增強活血止痛生肌作用。但對於有毒性的藥物,如川烏與草烏,因二者均主含烏頭鹼***aconitine***等多種毒性脂型生物鹼成分,《中國藥典》本身規定其內服時均應先煎或久煎***以降低毒性***,如在不減小用量的情況下合用,極可能使毒性成分含量超過藥用安全範圍。故筆者認為毒性成分相同的藥味不可盲目合用。

  4.腳註遺漏

  這是一個常見而又議論較多的問題。中醫處方的“腳註”是指在處方藥名前、後注示說明性術語,用以對該藥味的來源或產地、規格、炮製加工、煎法用法等情況作出說明。目的是保障用藥準確、用藥質量及服用後的療效與安全。一是說明藥材的來源或產地,如川貝母、北山楂、懷地黃、川黃柏等,二是控制飲片的特殊質量,如黃芩開“條芩”或“子芩”***指黃芩中較嫩的根***時,則所含藥效成分黃芩苷、漢黃芩苷等的量比老根“枯芩”中為高,三是指明炮製要求,如生首烏與制首烏,生用治療腸燥便祕、降血脂,制用補肝腎、填精血、烏髮強筋骨;四是說明特殊煎法服法,如礦石、貝殼、甲殼類藥味須註明“先煎”,以便使難煎出的藥效成分充分溶出,大黃、番瀉葉及含芳香性揮發油類成分的藥味應標明“後下”,以免久煎降低療效或使揮發性有效成分散失。此外,還有另煎、包煎、沖服、烊化等等特殊要求,均有利於患者服用或療效發揮。

  二、討論與小結

  綜上所述,中醫處方用藥是一項十分嚴謹的技術工作,事關防病治病安全有效的大事,不僅要求書寫認真、細緻規範,還要求臨床醫師徹底弄清每一處方藥味的品種規格、炮製加工、藥效成分、理化性質、毒副作用,以及正名與別名等方面的異同。處方用藥涉及到醫與藥兩個方面,在臨床醫師辨證論證、理法方藥完全正確的前提下,還要求藥房配方時做到準確無誤,藥?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庇Ω媚芄輝謨靡┢分擲叢礎⒁┎囊??睦砘?災實確矯娑砸絞τ靡└?枳裳?ㄒ榧凹嘍健4送?醫院還應定期組織醫藥人員學習新的藥物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技術。這樣方可從根本上保證中醫處方用藥的準確、科學、有效與安全。

  參考文獻

  [1] 萬定榮,陳科力.近年武漢市區中藥材原料與飲片質量調查與分析[J].中藥材,2003,26***10***:766.

  [2] 姜翠敏,王洪泉,蔡玉鳳.上海市部分醫院中醫處方用藥劑量調查[J].中成藥,2001,23***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