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中醫護理學是我國中醫藥學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護理工作是中醫藥標準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護理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篇一:《中藥薰蒸療法的護理體會》

  中藥薰蒸療法是近幾年在傳統中醫療法的基礎上,利用 現代科技手段,將中藥的有效成分以藥物蒸氣離子的形式作用於機體區域性或全身,從而達到舒經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是中醫藥外 治療法的進一步延伸和 發展,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風溼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性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軟組織損傷、肌肉勞損、虛寒性胃腸疾病、中風後遺症、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婦科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及雷諾氏症等多種結締組織病。我院自2005年開展此項治療方法以來,護理人員運用護理程式實施個體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2892例中藥薰蒸患者護理體會 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採用中藥薰蒸療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2歲,其中腰椎間盤突出352例,類風溼關節炎263例,骨性關節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風溼性關節炎170例,頸椎病125例,中風偏癱者130例,軟組織損傷50例,虛寒性胃腸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72例,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者23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195例,毛細血管炎23例,雷諾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門診患者2235例。

  2 方法

  2.1 中藥薰蒸治療前準備:①治療前訪視:薰蒸室護士接到病區通知後,在治療前1天到病區檢視病人情況並瞭解病情與患者交談並預約薰蒸治療時間;②薰蒸室的準備,常規消毒,根據醫生開具的協定處方為不同患者準備不同薰蒸藥液,同時準備血壓計、聽診器、溫開水、生理鹽液、口服補液鹽。

  2.2 中藥薰蒸程式 將事先粉碎的中藥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鍋內浸泡30分鐘後加熱煮沸後至薰蒸艙內溫度達45℃時將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艙內根據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將溫度調控在45℃-52℃之間,時間定位30-45分鐘,在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自我感覺,測血壓、心率1-3次並根據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給予250-500ml溫開水或生理鹽液***ORS液***口服。

  2.3 中藥薰蒸結果後的護理 中藥薰蒸時間達到設定時間後待薰蒸艙溫度降至37℃時將艙開啟,扶病人出艙,用溫水沖洗乾淨藥液,乾毛巾擦乾全身面板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鐘,待全身無出汗跡象後,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藥薰蒸的適應症及禁忌

  3.1 適應症 中藥薰蒸適用於風溼類疾病,肌肉勞損,退行性關節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症、虛寒性胃腸病、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雷諾氏徵等結締組織病、糖尿病末梢神經病及周圍血管病。

  3.2 禁忌症:①合併嚴重心肺功能減退者;②合併化膿性面板病或面板潰爛者③合併急性炎症性、傳染性疾病者。 4 中藥薰蒸護理注意事項

  4.1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中藥薰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傳統療法,很多患者對此療法持持懷凝或恐懼心理,故在薰蒸 治療前1天,根據患者的病情需仔細向患者說明薰蒸治療的作用及薰蒸過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4.2 薰蒸前應對薰蒸艙進行嚴密消毒,防止一些未發現的傳染病交叉感染

  4.3 針對第1次薰蒸的患者應由護士全程陪同並交流,瞭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面板燙傷,一般將溫度調控止最低耐受點42℃然後在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耐受力逐漸上調,一般不要超過52℃,對於合併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發汗為原則,並及時監測血壓及心率,防止血壓及心率驟增。

  4.4 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出汗量可給予生理鹽水或溫開水250-500ml頻頻口服以防止出汗過多造成血容量驟減而誘發心腦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4.5 薰蒸結束後,不要讓患者急於出艙,防止溫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適,甚至感冒,出艙後應瞭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監測血壓、心率,並與入艙前作對比,防止血壓心率驟升、驟降造成對身體的損害。

  5 討論

  中藥薰蒸療法適用範圍廣,臨床療效佳、安全舒適,是一種無毒無害的綠色療法,近幾年,此項業務在我院廣泛開展,對護理流程及護理質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過對2800餘例患者臨床護理觀察,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針對性護理,通過薰蒸治療前後的評估,不斷 總結,改進護理方法,針對不同病種的患者,不同年齡的患者,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質的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使中藥薰蒸這一療法取得了長足的 發展。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篇二:《中醫護理在分診中的應用》

  中醫護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式為框架,運用整體觀念,對疾病進行辨證施護,並運用傳統護理技術與方法,對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顧和服務,保護人類健康的一門應用學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飲食、以及衛生保健、預防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經驗。中醫護理具有以下優勢。

  1 優勢

  1.1 理論優勢

  中醫護理主張從人的聖體、心理、精神以及社會等各方面調理患者,現代醫學發展到上世紀末才把生物醫學模式轉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強調“整體護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為中心。中醫護理切合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需要,因此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在人類最求返璞歸真、盡享天年的今天,中醫護理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2 方法優勢

  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溫、清、消、補,這八法針對病因、症狀和發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療的方向。傳統醫學的醫護不分家,即“三分醫,七分護”,相對西醫護理來說,中醫更注重服藥時間、飲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藥物治療方法方面,針刺、艾灸、推拿、火罐、熱敷、薰洗、挑割、藥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溫泉浴等,均屬於中醫護理方法。這些技術操作具有器具簡單,操作方便,適應範圍廣,見效快、費用低廉、無毒副作用的特點,深受群眾歡迎。

  1.3 應用優勢

  通俗易懂、簡便易行、參與性強,易於推廣。中醫護理的方便性、實用性是其他現代護理無法比擬的,因此也就擁有更廣大的用武之處。按摩、氣功、藥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運用;中醫“四氣五味”理論對飲食分類,指導患者飲食調養,亦很容易被理解和運用。中醫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一些西醫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運用中醫就會起到很好的療效。

  2

  2.1 獨特的診療技術

  望、聞、問、切是中醫採集病史,收集疾病資料,作出診斷,實施治療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們對患者病情作全面瞭解,準確反映病情,正確地預檢分診

  2.1.1 望 觀察患者的神、色、形、態、頭、五官、面板, 如有甲亢體徵患者分診到內分泌科。

  2.1.2 聞 根據聽患者說話聲音的高低,呼吸聲以及咳嗽、嘔吐、呃逆聲音的變化,來判斷病位的深淺、虛實、寒熱等,以採取適宜的護理方法,做好相應的用藥指導,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聲音嘶啞者分診到耳鼻喉科。

  2.1.3 問 通過詢問患者及家屬,瞭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生活、飲食習慣、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據這些資料, 及時準確地進行分診, 不能主觀導問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診不準。例如頭痛為例, 頭痛僅是一科症狀, 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 在詢問病史時,要了解發生頭痛原因, 性質和規律。若系持續性頭痛並伴有進行性加重, 應考慮安排到神經內科就醫。如為外傷後引起的頭痛, 就有可能是腦外傷後遺症, 由神經外

  科檢查比較合適。如高熱, 頭痛, 耳內有膿性分泌物, 考慮是中耳炎引起的, 應分診到耳鼻喉科就醫。

  2.1.4 切 門診患者述說有心悸, 心累時, 我們應脈診, 瞭解是否是急症。

  3 飲食護理?

  中醫飲食保養:是指通過飲食的方法來治療與調護和預防疾病,包括藥膳、藥酒、藥茶、藥粥、藥飲等.食療既有利於疾病的治療與調護、病後的調理,又有利於兒童的生長髮育、婦女的養顏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壽抗衰老[2]。如當歸羊肉生薑湯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強溫補之功,起協同作用,可治療虛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魚大肉,此時應耐心講解危害性,改變其飲食習慣,宜進清淡飲食。肥胖患者應予清淡、化痰食物:體瘦者多食滋陰生津、補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虛弱,宜予清淡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孕婦和哺乳期宜食富於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兒童生長髮育時期,宜食谷肉果菜營養豐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過敏體質者忌食魚、蝦等海腥及一些甘溫、香燥之品。

  4 基本護理操作應用?

  如可遵醫囑對風溼性關節炎、消化不良、痛經者予以溫灸理療:又如體質虛弱者可教患者經常按摩足三裡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壓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結語?

  培養分診護士的中醫護理素質,要求處處關心患者,一心撲在患者身上,一絲不苟對待分診工作,經常關心患者的病情,加強中醫理論學習,貫徹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辨證施護的中醫護理理念,才能使中西醫護理學理論知識互補,臨床並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參 考 文 獻

  [1] 李玉霞,李麗萍.中醫護理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與探討.齊魯護理雜誌,2009,17:90-91.

  [2] 任娟,曾遠.中醫護理在社群醫院中的運用.新疆中醫藥,2009,5:51-52.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中醫護理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