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論文的範文集錦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預防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預防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患者為研究物件,分成兩組,每組49例,對常規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採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總有效率和運動功能評分、日常活動能力評分和疼痛評分以及水腫評分。結果:護理後,實驗組的護理總有效率要高於常規組,兩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P<0.05a同時,實驗組的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活動能力評分、疼痛評分和水腫評分等指標均優於常規組,比較兩組,有著極其顯著的差異,P<0.05。結論:在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預防護理中實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臨床價值非常高,所以可廣泛地向臨床上推廣。

  腦卒中偏癱患者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即肩手綜合徵,其有手腕部疼痛、肩部疼痛以及肌肉萎縮等臨床表現,不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對患者恢復神經功能極其不利,所以十分有必要對其實行鍼對性的早期康復護理,本文對此作了探討。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腦卒中肩-手綜合徵患者為研究物件,分成兩組,每組49例。常規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為***55.16±8.66***歲。其中,29例為腦梗死,20例為腦出血。實驗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為***55.05±8.73***歲。其中,24例為腦梗死,25例為腦出血。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組護理,實驗組實施以下的早期護理干預。

  1.2.1 心理護理

  當腦卒中患者出現肩一手綜合徵之後,不僅會對康復計劃進行產生一定影響,而且會讓患者在心理上產生挫敗感,出現負面情緒,從而抗拒配合治療、護理。所以作為醫護人員要同患者多多進行溝通和交流,結合其心理特點,展開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同時,要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鼓勵,讓其樹立起抵抗疾病的自信心,意識到康復訓練發揮出的重要作用,積極地參與到相關的治療護理中。此外,要叮囑患者家屬多多抽取時間陪伴,讓患者感受到親人的溫暖[1]。

  1.2.2 正確擺放肢位

  正確擺放肢位可對患者關節變形和攣縮起到一定預防作用,而且能夠避免患側出現淋巴迴流障礙以及肢體靜脈迴流障礙的情況[2]。第一,立位,注重對患側的肩關節進行保護,採用到三角巾吊掛患肢,防止自然患肢下垂的情況發生。第二,仰臥位,將軟枕墊到患側的肩下,向前抬高患側的肩關節,同健側肩關節處於同一水平面,自然伸直患者的腕部、肘部,張開手指,掌心向上。第三,健側體位,健側肢體對舒適位進行採用,將一軟枕放置胸前,在軟枕上置於患側上肢,伸展手指,手心往下。第四,患側臥位,往前伸展患者的上肢,防止擠壓肩關節,張開手指,掌心往上。第五,在小桌上置於患側上肢,輕度背屈腕關節,這樣對靜脈迴流極其有利[3]。

  1.2.3 細心搬運

  轉移患者,為患者翻身時,要避免對患側上肢進行牽拉,鼓勵患者發揮出健側肢體對患肢起到的帶動作用,醫護人員則要將患者的臀部和腰部以及肩背部拖住,助於患者改變體位,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防止被動和過度的肩關節伸展,要充分地使患側的肩關節向前[4]。

  1.2.4 康復護理干預

  使患肢肩手腫脹感和疼痛感得以減輕、對功能恢復起到促進作用是康復訓練最大的目的。第一,主被動運動,在患者充分地使肩背部肌肉放鬆之後,在確保無痛的情況下,活動患側上肢,注重一直往內側壓患側的肩關節,採用到輕柔和緩慢的動作,保證從小到大的幅度[5]。在展開主動運動時,需告知患者如何發揮出健肢對患手的協助作用,對日常生活動作進行練習,包括舉木棒等手指抓握活動,同時應使身體移動和清潔、更衣和排洩以及飲食活動在康復訓練整個過程中得以貫穿,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6]。第二,冷熱水療法,將四十度左右的熱火以及十度左右的冷水準備好,首先在?崴?中浸泡還手,二十分鐘將其取出並在冷水當中浸泡十分鐘左右,重複三到五次,一天三次。第三,按摩療法,針對患側肩部和上肢、腕部和手部進行向心按摩,使疼痛緩解,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在按摩時,要循序漸進,先輕後重,一天兩次,一次二十分鐘[7]。最後,加壓纏繞法,採用兩到三毫米直徑的毛線,開始於指甲,由遠而近地對拇指進行纏繞,再到其他手指和手掌至腕關節以上,完成纏繞之後,再以極快地速度從指端處將纏繞毛線拉開,每天可多次重複[8]。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護理總有效率和運動功能評分、日常活動能力評分和疼痛評分以及水腫評分。顯效:患側肩手不再感到腫脹疼痛感,且手部肌肉不出現萎縮情況、關節活動不明顯受限。有效:患側疼痛腫脹感有所好轉,關節活動微微受限。無效:同治療前狀態相比,無顯著改變。

  1.4 統計學分析

  把所收集到的資料納入SPSS21.0進行資料分析,以***x±s***和***%***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t檢驗與卡方檢驗差異,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護理總有效率

  常規組12例患者護理無效,27例患者護理有效,10例患者護理顯效,護理總有效率為75.5%。實驗組3例患者護理無效,23例患者護理有效,23例患者護理顯效,護理總有效率為93.9%。對比兩組,有著組間差異性,P<0.05。

  2.2 對比兩組的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活動能力評分

  常規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為***36.77±13.11***分,日常活動能力評分為***52.16±10.66***分,實驗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為***45.31±16.09***分,日常活動能力評分為***60.06±14.05***分。實驗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活動能力評分均高於常規組,且對比起來有著顯著的差異,P<0.05。   2.3對比兩組的疼痛評分和水腫評分

  常規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為***7.36±12.44***分,腫脹評分為***3.87±1.91分,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為***2.72±1.11***分,腫脹評分為***1.28±1.22***分。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腫脹評分均低於常規組,比較起來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肩手綜合徵除了會對患者恢復上肢肢體功能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而且極易令患者再次喪失患者殘存功能。所以,越早對患者實施康復訓練,越能保障功能恢復的效果。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中包括肢位擺放和運動鍛鍊、冷熱水療法和按摩療法以及加壓纏繞等多方面內容,通過肢位的正確擺放,除了可穩固鬆弛肩關節,還可對血液迴流起到一定促進作用,避免痙攣萎縮,而適當運動可強化韌帶同肌肉的彈性,對水腫消退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此外,冷熱水療法和按摩療法以及加壓纏繞可使患者血管的舒張、收縮功能得以改善,促使淋巴液以及血液的迴圈,保障止痛消腫的效果。

  在本文的研究中,選取98例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患者為研究物件,對常規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採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從結果來看,常規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5.5%,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9%。對比兩組,有著組間差異性,P<0.05。同時,實驗組的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活動能力評分、疼痛評分和水腫評分等指標均優於常規組,比較兩組,有著極其顯著的差異,P<0.05。這代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實施,能夠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動功能和運動功能以及疼痛腫脹感,保障患者的預後。

  總而言之,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應用於腦卒中肩一手綜合徵預防護理中,療效確切,可廣範圍地推廣運用。

  兒童預防接種疫苗中護理工作的應用策略

  兒童接種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疫苗接種主要是將處理過的病毒或者細注射到兒童體內,使其形成假性疾病的狀態,以此來促進自身免疫系統的工作,從而產生對抗疾病的抗體,在兒童出生時就要接種卡介苗,以此來預防肺結核的發生,同時還要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型肝炎的發生,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進行接種不同的疫苗來預防不同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因此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從開始接種疫苗到疫苗結束,護理人員都要進行參與,使其對於緊急情況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以此來保證兒童的生命安全,同時還要對於家長進行知識普及,使其能夠了解接種疫苗,從而更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接?N工作,因此本文對於在接種疫苗時的護理工作進行表述,使我國的醫療體系不斷進行發展,以此來不斷的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

  1 接種疫苗前的教育工作

  在兒童進行接種疫苗前,對於家長進行開展計劃免疫教育,其中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接種疫苗的途徑和作用,的同時將注意事項講解清楚,對於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家長,使其能夠分辨出是一般反應還是不良反應,從而對於兒童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同時教導家長在給孩子接種疫苗前要為孩子洗澡,並且穿寬鬆的衣服,在進行脊髓灰質炎糖丸服用時,教導家長在服用前禁食三十分鐘,促進藥效的吸收,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優質護理服務,對待家長的問題耐心進行回答,將自身的角色進行明確,使其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此來提升自身的護理質量,將溫暖與愛帶到家長和兒童心理,使其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疫苗的接種。

  2 在接種疫苗過程中的護理工作

  2.1 在接種前的護理工作

  在進行疫苗接種前,應該提前對於兒童的身體情況進行了解,可以提前與家長進行電話聯絡,詢問兒童最近的身體狀況、有無藥物食物過敏史和禁忌症,並且指導家長閱讀接種疫苗知情同意書,對於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詳細講解,同時指導家長確保接種部位的清潔和乾燥,在接種疫苗的當天進行合理的飲食安排,避免食用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建立兒童接種疫苗檔案,詳細的記錄兒童每一次接種疫苗的時間和疫苗種類,重點對於其***進行記錄,方便日後的電話回訪,確保兒童接種後的健康安全,通過自身的責任感使家長對於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的評價,以此來提升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水平。

  2.2 在接種時的護理工作

  在接種疫苗時囑咐家長將兒童的袖子脫掉,在進行接種的前兩分鐘指導家長固定好兒童的體位,以此來避免針頭造成的傷害,同時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將此次疫苗接種情況表述清楚,使家長感受到溫暖,從而消除對於接種疫苗的顧慮,同時主動與兒童進行溝通,使其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從而對於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在必要的情況下對於兒童進行撫摸,用鼓勵的語氣消除兒童內心的恐懼,同時可以在接種疫苗的診室貼上色彩鮮豔的小動物,並配備玩具設施,讓兒童在接種疫苗的時候感覺像是在家裡,以此來消除兒童對於護理人員的恐懼感,在進行疫苗接種時,認真核對疫苗的資訊和種類,確保疫苗的質量有無問題,保證注射安全,在進行注射時,儘量減輕兒童的疼痛感,同時選擇正確的注射部位,對於注射部位進行消毒,對於為無菌操作要嚴格執行,以此確保注射安全,接種疫苗完畢後囑咐家長將無菌棉球進行按壓,防止從注射部位滲血,在疫苗注射後的三分鐘之後進行按摩,促進注射部位的血液迴圈,加快疫苗的吸收速度,同時對於兒童進行安慰,體現優質護理服務。

  2.3 接種疫苗後的護理工作

  疫苗接種完畢以後,將兒童留在觀察室進行觀察三十分鐘,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該能夠正確的分辨出是一般反應還是異常反應,同時進行正確的臨床處理,若是沒有不良反應的現象出現,囑咐家長為孩子多飲水,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劇烈的運動,同時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乾燥和清潔,若是回家之後出現不良反應,指導家長進行有效的分析,對於一般反應不要害怕,進行簡單的處理,如發熱現象的出現,若是低熱不用在意,若是高熱持續不退囑咐家長及時將兒童送到醫院進行治療,若是不良反應現象持久不退,也要送到醫院進行治療,要確保兒童的生命安全。

  2.4 接種疫苗診室的護理工作

  診室的環境能夠對於兒童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對於診室的環境應該進行改善,在診室的裝修上選擇暖色調,要求護理人員每天對於診室進行消毒,確保診室的無菌環境,同時在診室的牆壁上貼滿卡通人物,使兒童能夠消除緊張的情緒,同時建立圖書角和玩具設施,使兒童對於接種疫苗不再抗拒,還應建立休息室,將接種疫苗完畢的兒童送到休息時進行觀察和休息,避免兒童將哭鬧的情緒傳染給未進行接種的兒童,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將診室保持合適的溫溼度,經過研究表明,合適的溫溼度能夠減輕兒童的疼痛感,還能夠對於兒童的情緒產生撫慰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對於診室的管理工作應該做到使家長和兒童都滿意,以此來體現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2.5 加強對於接種疫苗的專業技術

  在進行接種疫苗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於專業技能進行加強,以此來減輕兒童的痛苦,在進行接種疫苗前給兒童服用溫糖水,因為有研究表明,糖類能夠減輕疼痛,但僅對一到十二個月的孩子有效,對於稍大一些的兒童可也可以進行服用溫糖水,以此防止暈針和頭暈等不良反應,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於接種疫苗專業技術熟練掌握,對待兒童動作要輕柔,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在進針的時候選擇好角度,採用45度角進針能夠減輕兒童的痛苦,因此對於原本的接種疫苗技術進行改良,一切以減輕兒童的痛苦為首要目標,以此來體現護理人員的高素養和高水平。   3 對於兒童接種疫苗的心理護理

  3.1 對於嬰兒期的接種疫苗護理工作

  嬰兒由於年紀較小,因此害怕和陌生人進行接觸,對於陌生的環境會產生恐懼感,在大多數的接種疫苗中採用強制性的接種方式,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接種疫苗的方式,護理人員可以要求家長帶來嬰兒感興趣的玩具,在接種疫苗前與嬰兒進行玩耍,使其對於護理人員不再陌生,同時邀請家長吸引嬰兒的注意力,護理人員在進行接種疫苗時下手要穩準狠,以此來減輕對於嬰兒的傷害,在注射完畢後,用色彩鮮豔的氣球或者玩具來轉移嬰兒的注意力,使其能夠忘記疼痛,以此來對於嬰兒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

  3.2 對於幼兒期的接種疫苗護理工作

  幼兒期的孩子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自身的疼痛感覺,其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自我意識較強,因此護理人員對於此類孩子應該採用鼓勵手段進行消除孩子的恐懼感覺,可以讓幼兒觀看勇敢的孩子接種疫苗的過程,運用激勵方法鼓勵孩子勇敢進行接種疫苗,要對於家長進行心理教育,使其能夠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接種疫苗的護理工作,同時要求家張不要用打針來進行恐嚇教育,會在幼兒心理產生陰影,因此更加抗拒接種疫苗。

  3.3 對於學齡期的接種疫苗護理工作

  學齡期的孩子語言詞彙在不斷的增加,動作發育擴大其活動的範圍,對於陌生環境產生好奇的心裡,因此好動好問,護理人員你應該針對學齡期孩子的特點,進行獎勵手段,使其能夠自主配合護理人員,同時護理人員對於學齡期孩子的問題耐心解答,使學齡期的孩子能夠對於護理人員產生信任,從而能夠輕鬆的完成接種疫苗,在接種疫苗完成之後對於學齡期的孩子進行獎勵,避免對於學齡期的孩子造成心裡傷害。

  4 接種疫苗後的觀察護理工作

  4.1 對於家長進行不良反應指導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的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但疫苗本身就是病毒或者細菌,在進入兒童體內會產生假病現象,因此接種疫苗會伴隨著不良反應的發生,其中又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因此在接種疫苗之後在醫院觀察半個小時之後若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就會要求兒童回家進行觀察,但一些異常反應會在注射之後的一週之內產生,所以護理人員對於家長要進行不良反應指導,使其在家裡能夠準確的分辨不良反應,比如在注射疫苗之後的的兩到三週之內可能會誘發無菌性膿腫的發生,但情況較輕的兒童會自行恢復,但已經形成破潰的兒童就需要去醫院進行處理,避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4.2 對於接種疫苗之後出現不良反應的護理

  在醫院進行疫苗接種之後的三十分鐘之內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異常反應,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對其作出正確的判斷,比如會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嚴重不良反應,要求護理人員首先進行血管擴容,將兒童進行平放,解開領口,同時進行肌注腎上腺素來維持兒童的心臟功能,用糖皮質激素減少過敏反應,還要進行生命體徵的測量,以此來對醫生的詢問能夠準確的回答,對於發生呼吸困難的患兒進行有效的維持呼吸,必要時要進行呼吸機來維持基本生命體徵,如出現喉頭水腫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要及時搶救患兒的生命安全,保證患兒的生命,同時對於家?L進行心理安慰,使其能夠配合醫護人員的搶救,維持患兒的生命。

  4.3 對於出現不良反應患兒的心理護理

  兒童由於年紀較小,對於不良反映的出現往往會產生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該對於患兒進行心裡護理,避免在患兒的心理留下心理陰影,對於患兒的態度應該如母親般溫暖,面對患兒的哭鬧應該耐心進行勸解,要對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使其在進行不良反應的救治時能夠積極配合,面對年紀較小的患兒,其表達能力較弱,對於疼痛感表述不清楚,因此應該對於此種患兒進行嚴密觀察,避免由於護理人員的疏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同時對於家長進行安慰,及時轉述患兒的恢復情況,在進行轉述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態度,儘量使用客觀語言,避免家長因為聽不懂而產生負面情緒,在患兒康復出院時,應該留下***,定期進行回訪,使家長和兒童能夠感受到被關心,從而能夠有效的提升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為我國的護理事業提升口碑。

  5 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接種疫苗能夠有效的預防傳染性疾病,因此應該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對於接種疫苗的健康教育,使家長能夠了解現階段的疫苗接種對於兒童的好處,從而更加積極配合為兒童接種疫苗,同時在接種過程中有效的進行護理工作,要在接種之前進行心理安慰,接種過程中提升技術水平,接種之後定期回訪,以此來提升我國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從而促進我國的疫苗接種有效的發展,能夠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