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護理論文範文

  應急狀態時,人的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或者傷害,而且,在其特定條件下,人的心理亦十分脆弱,這對醫學護理就提出了更難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學護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醫學護理微生物教學革新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不能突出專業特點

  目前,護理專業一直依附於醫療專業傳統的課程體系,沒有創新。在教學中,護理專業與臨床醫學專業採用同樣的學時、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法、同樣的目標,基本不能體現護理學專業特色,與護理學緊密聯絡的內容得不到強化,而無關緊要的內容有時又要佔到大量的學時,不能與護生的職業特點相聯絡。

  2.教學內容陳舊,不能適應時代要求

  在醫學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健康意識全面更新,護理學更有了其不同於以往任何時候的新的含義。而長期以來,無論多少版本,教材內容卻不曾有多大變化。教學內容顯得陳舊,一些與護理學關係密切的內容例如醫院內感染、微生態環境等得不到強化,不利於學生今後一些觀念的建立和更深入理論的學習。

  3.教學手段過於落後

  由於條件的限制,當前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手段仍然停留在板書、掛圖及老師的口頭講解上。對於在二、三百人的階梯教室內授課來講,有限的聲音、視覺效果,使學生對這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的理解和接受大打折扣;有限的圖片、標本被多次看過後己面目全非,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4.教學觀念落後

  多年來,由於受教學大綱及教材的限制,教師的教學觀念始終停滯不前。教學仍然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過多地注重知識的專業性、系統性、而忽視與臨床知識的銜接,使基礎與臨床脫節。等臨床用到這些知識時,不是顯得過於陳舊就是已經遺忘,完全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對醫學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幾點體會

  以上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效果,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貫通和應用。針對這些問題,本人有幾點體會,供商討。

  1.轉變教育觀念,充分體現教書育人思想

  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可以根據護理學的專業特點,不必過分講究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強化培養目標而淡化學科界限,而是精選新的,實用性強的內容,壓縮或去除陳舊的內容,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更新的微生物學發展前沿的知識。例如目前的觀念普遍認為護理是服務於臨床的,而現代健康概念強調護理應該走在治療疾病的前面,宣傳健康新概念,開展疾病預防等工作。所以,護理應該溶入社會中,更有效地服務於社會,這才是全新的護理觀念。諸如此類的知識可能教材中沒有,但是授課中不能不講,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全新的護理觀念,培養創造性的思維方式,真正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採取科學的教學方法,立足學生能最好地接受知識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直沿用了幾千年,不能說沒有一點科學性。對於理論性較強,難於理解的內容,我們仍採用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方法,避免學生走彎路,浪費時間和精力。對於其他內容,可以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大腸桿菌》一章,我們採用比較式,先由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列表比較腸道細菌的異同並講述,教師從中發現問題並針對性地解決,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介紹《動物源性細菌》時,可採用“討論式”;在講授《病毒總論》時,可採用《學導式》,這樣,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不會感覺始終對著一張面孔枯燥乏味,而會在繞有興趣的情緒中順利地完成本課程的學習並很好地掌握知識要點。護理學專業的實驗實習課更不能侷限於以觀察認識為主,而應該多動手,多接觸,還可以走出校門,儘早地讓學生接觸病人,接觸社會,把學生帶入醫院,送入社群,讓學生了解病人,瞭解社會的需求,從心裡接受病人並願意為病人服務,經過樣的薰陶,將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力量,我認為這也是基礎醫學課程應該貫穿的一項重要內容。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改善教學效果,在教育技術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把握這個機會,使高科技新技術為我所用。近年來,資訊科技潮水般興起為我們的教學和學習提供了非常樂觀的前景。多媒體和互聯網路技術日益成為醫學教育提供資訊的關鍵技術。所以我們在利用舊的教學輔助手段如掛圖、圖譜等的同時,更要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特別對於醫學微生物學這門形態學課程來講,多媒體能為學生提供更形象、直觀、準確的資訊,使一些較難表述的問題迎刃而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素質仍然是關鍵

  雖然我們不斷地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提高教師素質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醫學院校的教師大多由本校留校或研究生畢業留任,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時間很短,從自身來講,青年教師要善於主動學習,熟悉理解教材,廣泛地閱讀參考書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講課藝術。另外,在學校的支援下,走出校門到別的院校進修、學習、培訓,以期儘快的提高自己。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也應儘快地掌握新的多媒體網路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把這些技術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各學科相互支援,相互滲透,教師更應該走向多學科,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參與臨床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和實踐,豐富自己的知識和內涵,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以上是多年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和體會,在目前的教學中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我相信,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定能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新的世紀培養更多優秀的醫學人。

  二:醫學護理教育中的素質教育研究

  一、加強醫學護理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是我國近年來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提倡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修養、品德文化素質、身心健康、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教育為目的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醫學護理教育是培養護理學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識、以及人文學和護理學等相關知識,為人類健康的護理專業培養人才的活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要求的不斷提升,對護理行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樣對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的專業要求也不斷地提高。當今護理專業工作已經由傳統的圍繞疾病轉向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綜合的、整體的護理。由於護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特點,因此它要求護士應該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當然對護士的文化水平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因此,對於如何實施護理教育的素質教育,使其應該護理行業的發展、適應現代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是目前護理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項教育內容。

  二、護理教育中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道德素質包括了幾個方面的素養:思想素質、道德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質三個方面。思想道德素養是國家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政治方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起教育的重中之重。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的實踐性、服務性以及社會性決定了從事該職業的人--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只有當護士對所從事的職業具有自豪感的時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的行業中去。思想道德素質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設護理學導論等課程進行,或者進行大型的演講和授帽儀式等來加強護理學生的良好醫德與醫風。

  ***二***專業技能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基礎醫學護理知識,以及與護理有關的各個學科的知識,同時必須具備精湛的護理技術,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平衡醫療過程中各種人際關係。這主要可以通過加強理論教育,比如在護理禮儀中講述護士應該遵守的規則,使學生懂得協調自己的形象與職業的需求。

  ***三***科學文化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是醫學護理教育中素質教育的關鍵。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整個護理事業的推廣[1],從護理的理念、物件以及內容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總而言之就是要培養出適應21世紀的具有高素質的護理人才,而主要的途徑就是加強科學文化素養的教育,完善護理學生的知識結構。比如,傳統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主要是以護理專業知識為主,而缺少人文類的知識,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護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應該增加一些選修課,比如藝術類、交流溝通類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三、加強醫學護理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促進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和學習熱情

  學生在正式開始學習護理專業之前,對護理學基本的認識非常粗淺,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和學習的熱情也不是非常的高。因此,在護理專業的學生入校學習護理理念課的時候,就是要著重培養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和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護理學基礎緒論的時候,教師要身著潔白整齊的護士服,簡潔明快地給學生做自我介紹,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讓學生對護士這個職業產生憧憬和嚮往。同時,通過對護理學發展史的介紹,突出闡述護理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讓學生感受到護理職業的神聖與光榮。通過對南丁格爾的生平的講解,在學生中樹立高大光輝的護士形象,增強學生的事業感和奉獻精神。此外,還可以通過要求醫院中的優秀護士現身說法,讓學生感受到真切的使命感,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在今後的護士職業中實現自身價值的堅定意志。

  ***二***加強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技巧

  正如南丁格爾所述的那樣,"護理工作是最精細藝術中的最精細者",護理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保證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護士的著裝、言行舉止等對護理工作的好與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在醫學護理教育中重視對學生形象、溝通能力和技巧的培養。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對護士的著裝要求、技術操作、言行舉止等做親身示範,在日常的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的護理職業素養。其次,教師要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對自身言行舉止的培養,從眼神、表情、姿勢等多個方面培養溝通技巧,教育學生妥善處理醫患關係,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技巧和溝通的藝術,為將來的現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加強學生的美育教育

  "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職業綜合美的一種讚譽。作為將來從事護士職業的學生,對其進行有效的美育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過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小細節的合理利用,不斷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在使其掌握審美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美育修養。在日常教學中,要突出培養學生對護理專業美的認識、美的心靈、美的態度以及美的行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美的創造能力,從日常簡單的習慣入手,培養學生今後工作中的良好習慣,從而能夠使其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主動地為病人創造美的治療、康復環境。

  ***四***不斷提高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

  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其承擔繁重的學習任務、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的先決條件。因此,在開展醫學護理教育的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培養,通過建立科學的體育鍛煉學科和活動,藉助學生的體育課、早鍛鍊、午鍛鍊以及體育文化節等方式,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和集體意識,為將來的現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