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的禁忌

  現實生活中"萬一"是難免的,如能瞭解些急救知識,採用緊急措施,就能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甚至能轉危為安。那麼,你知道家庭急救有哪些禁忌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家庭急救禁忌

  1、急救時切忌因小失大,當遇到急救病人時,應當知曉現場急救時必須對病人作哪些初步檢查,比如看病人是否還有心跳和呼吸,瞳孔是否散大,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則應馬上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2、不要自作主張亂處理,一般在發生需要急救事故之後,很多朋友都會因為著急而做出錯誤的急救方式,比如敵敵畏、敵百蟲中毒時,切忌用熱水及酒精擦洗,而應立即脫去汙染的衣服,用清潔水洗乾淨;小而深的傷口切忌草率包紮,以免引起破傷風,像這一類的細節問題,很多朋友都容易做出錯誤的急救措施。

  3、不可隨意搬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視中都有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在有人出現意外受傷昏迷時,傷者家屬朋友都會因為焦急而猛推猛搖傷者,這實為救急之大忌,寧可原地救治,也不可隨意搬動,特別是骨折、腦出血、顱腦外傷病人更是要注意。

  4、就醫舍近就遠而耽誤搶救時間,嚴重的傷患、病患發生時,很多朋友在選擇救援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權威醫院,但是我們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應該就近送醫院,特別是當傷病員心跳呼吸瀕臨停止時,更不該遠送,這樣之後白白浪費急救時間。

  5、不可亂服藥,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庭都有些備用藥,但是使用藥物的知識卻有限。比如最簡單的發燒,很多人以為發燒就是感冒,所以就會選擇服用感冒藥,但是,引起發燒的並不僅僅只是感冒,所以用藥需謹慎。

  6、驚慌失措,很多朋友在事故發生是容易慌張,實則於事無補,比如觸電事故,如果我們慌慌張張用手去拉觸電者,那麼只能連自己也觸電。此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用木棍、竹竿等絕緣物將病人離開電線,方可進行急救。

  7、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應儘快去醫院查診。

  8、腹部受傷內臟脫出後忌立即復位:脫出的內臟須經醫生徹底消毒處理後再復位。防止感染造成嚴重後果。

  9、使用止血帶結紮忌時間過長: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鬆1刻鐘,並作好記錄,防止因結紮肢體過長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10、昏迷病人忌仰臥:應使其側臥,防止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給昏迷病人進食、進水。

  11、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臥:因為平臥會增加肺臟瘀血及心臟負擔,使氣喘加重,危及生命。應取半臥位使下肢下垂。

  12、腦出血病人忌隨意搬動:如有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過腦出血的癱瘓者,很可能有腦出血,隨意搬動會使出血更加嚴重,應平臥,抬高頭部,即刻送醫院。

  13、小而深的傷口忌馬虎包紮:若被銳器刺傷後馬虎包紮,會使傷口缺氧,導致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生長,應清創消毒後再包紮,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14、腹瀉病人忌亂服止瀉藥:在未消炎之前亂用止瀉藥,會使毒素難以排出,腸道炎症加劇。應在使用消炎藥痢特靈、黃連素、氟哌酸之後再用止瀉藥,如易蒙停等。

  15、觸電者忌徒手拉救:發發現有人觸電後立刻切斷電源,並馬上用幹木棍、竹竽等絕緣體排開電線。

  家庭急救箱必備藥品清單

  1、急救手冊

  國際紅十字會統計,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夠在突發事件中採取緊急搶救措施,而其中僅有5%的措施是有效的。很多家庭急救藥箱裡的東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識使得我們很多人在意外發生時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冊是最重要的。一般書店裡都能買到急救手冊,網上下載裝訂也可以。

  2、體溫計

  使用水銀體溫計時要先將水銀柱甩下,擦去腋下汗水夾10分鐘即可;使用電子體溫計時,需將探頭放在需要測溫的位置,直到聽見蜂鳴聲,讀出測量值。家用電子體溫計也有使用壽命,一般在5年左右。

  3、創可貼

  用於小創面、傷口包紮,大中小各種尺寸都要有。防水創可貼、帶藥創可貼都要備全。

  4、消毒紗布

  用來覆蓋傷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樣有可能將棉絲留在傷口上,移開時,也不會牽動傷口。也可以用繃帶,繃帶具有彈性,用來包紮傷口,不妨礙血液迴圈。2寸的適合手部,3寸的適合腳部。

  5、三角巾

  又叫三角繃帶,具多種用途,可承託受傷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處等。

  6、圓頭剪刀、鉗子、一次性手套

  圓頭剪刀比較安全,可用來剪開膠布或繃帶。必要時,也可用來剪開衣物。鉗子可代替雙手持敷料,或者鉗去傷口上的汙物等。一次性手套可以防止人體直接接觸傷口,避免交叉感染 .

  7、口罩

  主要用於隔離口鼻腔氣體對創面的汙染。需要提醒的是,佩戴前後必須洗手,佩戴一次以後立刻更換。

  8、手電筒

  在漆黑環境下施救時,可用它照明﹔也可為暈倒的人做瞳孔反應。

  9、0.9%的生理鹽水

  用來清洗傷口。基於衛生要求,最好選擇獨立的小包裝或中型瓶裝的。需要注意的是,開封后用剩的應該扔掉,不要再放進急救箱。如果沒有,可用未開封的蒸餾水或礦泉水代替。

  10、消毒紙巾

  用於清潔面板,殺菌消毒,撕開包裝直接塗擦面板即可。

  11、保鮮紙

  利用它不會緊貼傷口的特性,在送醫院前包裹燒傷、燙傷部位。

  12、冰袋

  置於淤傷、肌肉拉傷或關節扭傷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縮,可幫助減少腫脹。流鼻血時,置於傷者額部,能幫助止血。

  13、抗生素藥膏

  如金黴素軟膏、紅黴素軟膏,用於膝蓋、肘關節擦傷等情況,以保護外露的內層面板。注意:抗生素類藥品不要隨意使用,請看清楚說明。或者按照醫囑。

  家庭急救常識

  一、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於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樑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

  如果有條件的話,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樑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絕對禁止:用力將頭向後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裡,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亮警報: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於醫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於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症狀,那麼也務必去醫院診治,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盪或是重創。

  二、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後在水龍頭下衝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絕對禁止:不能揉眼睛,無論多麼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並導致感染。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麼務必立即就醫,請醫生來處理。

  亮警報: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後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藉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三、魚刺卡喉:

  1、實行腹部擠壓***如病人懷孕或過肥胖,則實施胸部壓擠***。如患者無法站立,將其平放在堅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擠五次,再檢查有無將異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異物時,只在看得到異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四、指甲受挫:

  1、指甲被擠掉時,最重要的是防止細菌感染。應急處理時,道先把擠掉指甲的手指,用紗布、繃帶包紮固定,再用冷袋冷敷。然後把傷肢抬高,立即去醫院。

  2、指甲縫破裂出血,可用蜂蜜對一半溫開水,攪勻,每天抹幾次,就可逐漸治癒。如果指甲破裂者是球類運動員,在治療期間,如果需要繼續打球,在打球之前,一定要用橡皮膏將手指末節包2-3層,加以保護,打完球后立即去掉,以免引起感染。

  3、如果因外傷引起甲床下出血,血液未流出,使甲床根部隆起,疼痛難忍不能入睡時,可在近指甲根部用燒紅的縫衣針扎一小孔,將積血排出,消毒後加壓包紮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