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是著名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古詩。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望天門山》優秀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出示各種字型的“山”及《望天門山》的草書作品,初步感知書法魅力。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你們愛遊山玩水嗎?都去過哪些山?

  2.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國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盡。有一位唐代詩人,他遊歷了許多名山古川,寫下了千餘首流傳千古的詩歌,被人們稱為“詩仙”,又被稱為“遊俠”。他就是——李白。***板書***

  3.出示課件***《望廬山瀑布》《遊泰山》***,讀後揭題:他還去過一座山,山名就在剛才那幅字裡,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嗎?***師板書:天門山***

  4.今天,就讓我們隨大詩人李白去望天門山。***師板題***釋題:“望”就是看,那麼李白在這兒望到了什麼,又是在什麼位置望的?讓我們去詩中尋找答案吧!

  二、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正音,強調:“中”是個多音字,“中斷”就是“中間斷開”的意思,因此在詩中讀第一聲。

  3.教師範讀,學生評議。

  4.學生自由練讀,讀出節奏。

  5.指名讀。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是一幅畫,畫裡都有些什麼呢?

  7.再讀詩,畫出詩中寫景的詞語。

  8.全班交流。***課件出示:天門、楚江、孤帆、日。***

  三、繪畫想象,感悟詩境

  1.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詩句,想象這些畫面。

  2.誰願意用朗讀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畫面?

  3.詩畫詩畫,詩畫不分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當一回小畫家,把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畫下來。首先,你認為天門山是怎樣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4.是啊,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也。***師板畫天門山。***詩中哪一句寫到這天門山?***出示第一句***

  5.傳說中這天門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抵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話,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引導學生根據註釋理解“楚江”。

  6.讓我們想象著奔騰東去的楚江水,咱們一起讀!

  7.這又是怎樣的水啊!詩中哪一句寫了?又是誰有如此能耐讓洶湧不可擋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讀讀!***出示第二句***

  8.看,湍急的河水流到這裡受到了山的阻擋。閉上眼睛,讓音樂帶著我們走得更近些。

  9.音樂是流動的畫,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指名答後再讀。

  10.讓老師用線條為你們勾勒——這是險峻如刀砍劍劈的天門山,楚江水洶湧而至,撞擊天門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後又浩蕩而去。***齊讀1、2句***

  11.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水的澎湃!詩中還有哪兒讓你感受到了這樣的氣勢?

  12.***師板畫兩岸的青山***這又是怎樣的山呢?僅僅是綠嗎?你是從哪個字裡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抓“出”理解。***

  13.兩岸的青山相對著,怎麼會有出來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來讀讀下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你知道了什麼?誰來畫一畫?***生板畫孤帆、紅日。***

  14.現在我們聯絡這兩句來探討探討詩人李白是在哪兒望天門山?你又是從哪個字讀出來的?

  15.引讀3、4句。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覺得這兩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讀——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知道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手臂在迎接他。讀——好一個“出”字啊,盡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讀——

  四、入情入境,深悟詩

  1.***播放視訊***師述: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又帶著對未來前途的忐忑之心。當他乘舟順江而東,途經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一樣敞開,讓他的眼前豁然開朗。於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望天門山》。

  2.聽完老師的介紹,你覺得詩人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小船慢慢地駛過來了。讓我們和詩人一道坐上這隻小船,望見這樣的山——“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望見這樣的水——“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小船順流而下,從兩山之間穿過,只見——“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穿過狹窄的河道,看見的又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再拐過一道彎,看見的還是——“兩岸的青山相對出”。***指名讀***這是因為——“孤帆一片日邊來”!***齊讀***

  4.山的熱情、水的澎湃,皆是因為詩人那喜悅的心情。***出示課件:幾種不同字型的古詩***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作品,你認為哪一幅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表現詩的意境呢?

  5.是啊,這幅草書行雲流水,好像讓我們看到了天門山的氣勢,***讀1、2句***這幅字暢快淋漓,彷彿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讀3、4句***

  6.配樂背詩。

  點評:這個環節的設計將古詩與書法的魅力融為一體,既讓學生初步感受草書的內涵,又是課前交流的巧妙延伸。

  五、總結方法,賞析拓展

  1.***指板畫,配樂***瞧——青山、綠水、紅日、白帆,多美的一幅畫啊!***貼草書詩句***看,書法也以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著剛勁之美。***板書:書畫***

  2.詩可以是一幅美妙的畫,也可以是一行行靈動的字,難怪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課件出示***生齊讀。

  3.正因為天門山的熱情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還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和一篇文章《天門山銘》。一個地方留下兩首詩、一篇文章,這在李白寫詩的生涯裡是不多見的,可見天門山在他的感情生活裡的地位。

  4.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留在心底吧!***加動作背《天門山》。***

  5.總結:相同的地點不同的詩,我們又可以用怎樣的畫、什麼樣的字來表現呢?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賞析寫景的古詩。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自制的譜曲的詩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詩的課件。

  2、 學生準備:朗讀古詩,平時積累一些李白的詩歌。

  教學重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

  課前談話:

  師:聽說你們很聰明,那我考考你們。***板書:山***,什麼字?你能說帶有山或與山有關的成語嗎?喜歡遊山玩水嗎?都遊過哪些山?還想去遊哪些山?

  一、 揭題

  老師帶你們去遊天門山,怎麼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板書:望天門山。

  二、 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剛才讓老師領略了你們紮實的語文基本功,現在再去過難關,有信心嗎?底氣不足呀。

  會讀這首詩嗎?自己大聲讀讀。

  你們剛才的表現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欲,我也要讀一讀。***師範讀,生鼓掌。***能說說你為什麼給我掌聲嗎?

  現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裡讀得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男生來讀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

  2、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裡都畫了些什麼呢?再去讀讀、找找、劃劃。

  反饋: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還知道你們班畫畫水平很不錯的,來展示一下吧,把這首詩畫出來。想要把這首詩畫好,該做些什麼準備?***讀詩、讀懂詩的意思***

  生自由作畫。

  誰來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說說自己畫中的得意之處。根據生的回答追問你為什麼這樣畫?有何依據?

  三、 想象,領悟詩意

  1、師也畫一畫,板畫天門山。這是——?天門天門,顧名思義就是天上的門,可見——?能用“天門山真什麼”來說說嗎?***高、俊秀、險……***

  是呀,難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衝擊而隔斷似的,這麼雄偉這麼有氣勢,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師板畫江水迴旋、向北流。老師畫的是什麼?***水***怎樣的水?***碧水***碧水還可以說什麼水?***清清的水、綠綠的水、乾淨的水……***這樣的水流到天門山的時候,由於山勢的阻擋,產生迴旋,轉向北流了***師結合板書加上手勢來說***。

  現在,你的眼前彷彿浮現出什麼畫面?你彷彿聽到了什麼?***水狠狠地、猛烈地撞擊岩石,發出嘩嘩、很響的、震耳欲聾的聲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麗神奇!

  其實我畫的水是一條江,叫什麼?***楚江***楚江又叫什麼?***長江***在古代,長江在天門山之前的中游流經戰國時期的楚國地域,被稱為楚江,天門山之後的下游流經吳國地域,被成為吳江。

  我畫的其實就是詩裡的哪幾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師神情並茂讀這兩句詩。你也想讀讀嗎?我們比賽讀,你們不先練練嗎?指名幾位生讀,評讀,評出優勝者。

  3、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山的磅礴,詩裡還有寫山的嗎?***兩岸青山相對出***這又是怎樣的山呢?***請兩位生來表演,為了顯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並向中間靠攏點,演示山向中間突出的樣子***師板畫兩岸的青山,同時板畫孤帆和太陽。

  4、看看老師又畫了什麼?怎樣的小船?怎麼行駛的?從孤帆你還能聯想到什麼?***作者在這船上欣賞風景,被美景陶醉了,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作。***

  剛才我畫的是哪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片孤帆日邊來。***師做手勢範讀,生練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四、 誦吟古詩,拓展積累。

  1、這麼美的詩,能積累下來嗎?可以做做動作背。生自由背誦,指名背,齊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們這樣讀詩、背詩,他們是吟詩,吟唱詩歌,也就是把詩歌唱出來。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古人,唱一唱詩。課件出示:譜上曲的詩句。

  師唱,生跟唱,師生齊做動作唱。

  3、知道這麼精彩的詩是誰寫的嗎?對李白你瞭解多少?

  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詩人,背後人譽為“詩仙”,現存詩歌將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寫山水的,你還知道李白哪些寫山水的詩?

  老師也找了幾首,給同學們欣賞。課件出示:《獨坐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