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斬龍的故事

  細數中國歷史,最繁榮的時期就屬唐代的貞觀了,提到貞觀之治,就不得不提魏徵。你知道嗎,除了直言進諫,魏徵身上還有很多故事,尤以最為有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王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為了賭勝,胡亂施放雨水,犯了天條,玉帝要將他斬首,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懇求李世民為他說情,李世民滿口答應。第二天,李世民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

  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中靈魂出竅斬了老龍。老龍陰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天天到宮裡來搗亂,鬧得李世民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在前門鬧了。可沒過幾天,那老龍又在宮殿後門來找李世民算帳,魏徵於是抱劍為李世民守後門,這樣老龍才再也不敢來鬧了。李世民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口,畫了魏徵畫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尉遲恭與魏徵便成了門神,雙門左右貼秦瓊和尉遲恭,單門貼魏徵。

  魏徵的故事

  魏徵,是我國唐朝時候非常有名的人,他在為臣之道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對政治的穩定也是一個定心丸,他的種種偉大事蹟不僅在當時敲著重要的警鐘,促進著國家的繁榮昌盛,而且對現代的作用也是影響深遠,所以魏徵的故事震撼古今。

  魏徵只要是自己覺得的可行的想法,就一定是冒死去說,從不在背後去討論,這是他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一點。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找來長孫無忌問話,說每次魏徵給他提意見的時候,只要哪次沒有接受,魏徵便是不答應不罷休,非要李世民去答應他,問長孫無忌這是什麼原因。當時魏徵也在一邊,然而還沒等長孫無忌回答,魏徵就開始說如果皇帝做事不對,我肯定要說真話,如果皇帝不願意聽我的話,豈不是違背了我當初要說真話的誓言了嗎?當時唐太宗說可以私下說,這個時候魏徵又跳出來說如果私下說,那就是私下一套,就是欺騙人了,欺騙人的事情我不做,這是小人行為。魏徵就這麼露骨的表達著他自己的觀點,著實讓人佩服。

  魏徵主張取信於民,他認為不能朝令夕改,在政事上,他覺得兵不在多而在精,不能為了戰況就私下去招募那種年齡很小的人,他覺得這是對不起老百姓。唐太宗雖然覺得言辭刻薄,但是心中還是高興,於是便採納了他的想法,同時也表揚了魏徵。

  魏徵的故事實在太多,太值得後人敬仰和學習。這樣的精神在整個國家的發展中也起著不能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