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前為何要遷都

  清太祖努爾哈赤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說一不二,鐵血鐵骨。在滿清入關之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有一次忽然說要遷都瀋陽,這招來了大臣們的反對。努爾哈赤為什麼突發奇想要遷都瀋陽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努爾哈赤遷都瀋陽

  後金天命六年***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大軍以銳不可擋之勢攻佔了瀋陽,進而一鼓作氣攻下明朝遼東軍政中心——遼陽,並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至遼陽,設為東京,大興土木,修築宮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時,努爾哈赤突然召集眾臣和貝勒議事,提出要遷都瀋陽。雖然王公、貝勒竭力反對,但努爾哈赤君意已決。祭過父祖之後,即刻率領大軍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遷進瀋陽城。

  遷都瀋陽的好處

  遼陽雖然在當時是遼東的軍政中心,但因明廷的腐敗,其經濟已開始下降,而瀋陽的經濟正處於上升階段。瀋陽地勢平坦開闊,糧食出產富足,有林有獸,有水有草,符合滿族人狩獵的生活條件。從當時的政治形勢上看,遼陽城因長期滿漢雜居,民族矛盾激化;而瀋陽只是一箇中等城市,人口便於管理。從地理位置來講,瀋陽一直是一個軍事要地,是所謂的“形勝之地”,進可攻、退可守,既便於護衛新賓老家和鐵嶺、開原等國土,又便於西征、北伐。

  這是史學家們比較遼陽與瀋陽條件優劣,對努爾哈赤為何遷都瀋陽做出的結論。其依據,主要是《清太祖實錄》和《滿文老檔》的有關記載。努爾哈赤提出遷都瀋陽,諸王、貝勒、大臣不瞭解老汗王的意圖,一致表示反對。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帝聚諸王臣,議欲遷都瀋陽,諸王臣諫曰:‘東京城新築,宮廨方成,民之居室未備,今欲遷移,恐食用不足,力役繁興,民不堪苦矣。’帝不允曰:‘瀋陽四通八達之處,西征大明從都兒鼻渡遼河,路直且近;瀋陽渾河通蘇蘇河,於蘇蘇河源頭處伐木,順流而下,材木不可勝用,出遊打獵山近獸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這條記載一直成為論述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原因的依據。瀋陽處在渾河之陽,上通遼河,遼河又通大海,又有輝山做依背,山水交融。《清史稿地理志》載:“啟運山在平嶺南麓,永陵之橋山在焉,所謂龍崗之正脈也。”

  努爾哈赤遷都瀋陽除了軍事政治上的原因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風水好,瀋陽有大清的龍脈。迷信的努爾哈赤就這樣把首都遷到了瀋陽,但是也很幸運,大清果然入了關,成為了中原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