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瑞瓦爾納戰役結果

  納爾瓦戰役發生於1700年大北方戰爭期間,瑞典少年國王查理十二以八千破三萬,大敗俄國彼得大帝。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納爾瓦戰役簡介

  ​納爾瓦戰役發生於1700年11月30日。在俄瑞北方戰爭***1700—1721***時期,彼得一世率俄軍同查理十二世的瑞典軍隊在納爾瓦城附近進行的首次大規模戰役。

  納爾瓦戰役過程

  為保障俄國自由出入波羅的海,彼得一世決定首先奪取瑞軍控制的納爾瓦和伊萬哥羅德。1700年9月16日,俄軍開始圍攻這兩座要塞。至11月30日,俄軍共有約3.5萬人***步兵2.7萬人、龍騎兵1500人,地方騎兵6500人***,火炮173門;納爾瓦和伊萬哥羅德兩城的瑞典守軍共有1900人,火炮400門。9月31日起,俄軍炮擊要塞,企圖迫使瑞典守軍投降,但由於炮兵裝備不佳***火炮陳舊、彈藥不足***,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查理十二世乘彼得一世的同盟者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按兵不動之機,親率瑞軍***3.25萬人、火炮37門***於11月30日馳援被圍守軍。為督促援軍和彈藥輜重早日到達,彼得一世於11月29日去諾夫哥羅德,軍隊交外籍將領德·克魯瓦公爵指揮。11月30日晨,瑞軍經2小時炮擊,爾後向俄軍陣地發起攻擊。查理十二世根據逃兵供詞獲悉有關俄軍部署的確切情報後,企圖分割俄軍,各個擊破,遂將大部兵力集中於俄軍右翼作戰,以奪取坎佩霍爾姆島附近的橋樑,使俄軍失去這唯一的渡口。14時,瑞軍兩處突破俄軍戰鬥隊形。許多軍官和外籍將領,其中包括德·克羅阿公爵,向瑞軍投誠。俄軍不久前才組建的團隊,因無軍官指揮,開始向渡口撤退。潰退之軍蜂擁而上,納爾瓦河橋因承受不住而坍塌。未及渡河的士兵併入兩正規禁衛團——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團和謝苗諾夫斯科耶團。兩團堅守陣地。擊退瑞軍多次衝擊。左翼,魏德指揮的師也頑強抵抗。但是,俄軍被分割為二,缺乏統一指揮,無法組織防禦,俄軍將領遂在保留武器***火炮除外***和軍旗的條件下被迫投降。但瑞軍於12月1日,當兩禁衛團和戈洛溫師渡過納爾瓦河後,解除魏德和特魯別茨科伊兩師武裝。

  納爾瓦戰役後世評價

  納爾瓦戰役中,俄軍陣亡約8000人,損失火炮145門;瑞軍陣亡近3000人。俄軍在納爾瓦戰役中的失敗是暫時失利,彼得一世從中得出了必要的結論。立即加緊俄國正規軍建設並裝備新式火炮。恩格斯寫道:“納爾瓦會戰是一個正在興起的民族所遭到的第一次嚴重的失敗,這個民族的果敢精神使它甚至在失敗中學習如何取得勝利。

  瑞典歷史簡介

  瑞典***Sweden***,全稱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624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是北歐最大的國家。

  公元1100年前後,瑞典開始形成國家。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3年重獲獨立,自1611年至1718年期間,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佈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由於氣候寒冷,農業比重較小。工業發達而且種類繁多,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端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擁有15處世界文化遺產,森林覆蓋率為54%。瑞典風景名勝主要有諾貝爾紀念館和瑞典王宮。

  俄羅斯歷史簡介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稱俄羅斯或俄國,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併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世紀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北方庫頁島、海參崴等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二戰時期促使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導致中國再度失去173萬平方公里領土,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傷害。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五個金磚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