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職稱論文,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一定職業範圍內,用於評定一定職業職稱的論文形式,是指專業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寫的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的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每個刊物的字數都是不一樣的,要是發省級刊物的話一般字數在2000字到3000字之間不等,一般多數在2500字左右

  河南省中級職稱論文

  淺談城市軌道交通軌道鋪設

  摘要:本文通過對城市軌道交通軌道工程鋪設的實踐,從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施工要點及工藝要求三個方面介紹城市軌道交通軌道工程鋪設的方法及其控制點,為軌道工程的鋪設提供一種參考。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 軌道 鋪設

  城市軌道交通軌道工程施工一般採用“直接鋪軌法”,即用新軌在鋪軌基地或現場組裝成25m軌排,吊運到施工現場調整到位後進行整體道床施工,線路鋪通一段後利用K922型移動式閃光焊軌機將25m鋼軌焊接成單元軌節,然後根據實際軌溫情況和設計鎖定軌溫要求對單元軌節進行應力放散與焊聯鎖定,使之形成無縫線路。

  根據工程特點,一般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土建貫通的斷點多,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為確保鋪軌關鍵節點完成,地下線區間採用“軌排架軌法”進行施工;對高架線區間及個別地下線區間道床採用“散鋪架軌法”進行施工。

  軌排鋪架施工要點主要包括走行軌支墩安裝、鋪軌門吊走行軌鋪設、鋼筋綁紮、軌排組裝、軌排運輸、軌排鋪設及調整、澆注混凝土、拆除走行軌等。

  1、施工方法

  在鋪軌基地將25m無孔鋼軌組裝成軌排,在鋪軌基地採用10噸龍門架將25m軌排經由軌排井吊放地下線平板車上或直接吊放至地面線平板車上,再由軌道車頂送到鋪設現場,DP-10型鋪軌門吊進行鋪設;採用專用的鋼軌支撐架進行軌排架設。

  2、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1

  圖1-1軌排鋪架施工工藝流程圖

  3、施工要點及工藝要求

  3.1鋪軌門吊走行軌的安裝

  鋪軌門吊是洞內軌排、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吊運必不可少的機具之一。為此,對鋪軌門吊和走行軌的要求是:鋪設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證線上路30‰大坡道和400m小曲線半徑上門吊走行平衡安全。鋪軌門吊一般選擇可以根據施工環境的限制進行改裝跨距的起吊運輸裝置,從而滿足不同工程施工需要。

  在走行軌的的選用上,為便於人工搬運,鋼軌不宜太重,為保證走行軌鋼軌的支承斷面,根據龍門吊吊重時的軸重,一般選用24Kg/m鋼軌,走行軌支承點間距為1.0m。

  在走行軌鋪設方式上採用特製高度可調式鋼支墩,龍門吊走行軌一般應超前鋼筋網鋪設地段進行佈設。根據隧道斷面及結構底面,鋼支墩抽盒底板根據底板面的形狀製作成幾種不同的結構,可滿足各種工況施工的需要。在安裝鋪軌門吊走行軌鋼支墩時,先利用4個M16膨脹螺絲將鋼支墩底板固定在隧道底板上或橋面上,再調整鋼支墩的高度至確定位置;鋼支墩上板採用螺栓與鋼軌底板緊固連線。

  走行軌鋼支墩型別及固定安裝詳見下圖1-2。

  走行軌安裝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1-3。

  3.2 鋼筋網的鋪設

  針對地下線整體道床,鋼筋網採取在洞外下料加工,洞內綁紮焊接的作業方式佈設。鋼筋在軌排井或預留下料口旁捆綁成束,吊入洞內平板車;佈設時由洞內龍門吊吊運至鋪設地段,一捆一捆分散佈置後,人工抬運鋼筋散佈在道床底板上或隧底填充混凝土面上;人工綁紮固定,調整網格間距,每個鋼筋網片以3-4米最佳。按照縱向每間隔兩個軌枕的間距,橫向在每兩根架立鋼筋中點按設計各釘入一個脹錨螺栓,並綁紮在底層鋼筋上。脹錨螺栓採用YG2型M16×245螺栓,佈置時避開結構筋,釘入深度110mm,露出部分與道床鋼筋綁紮在一起,當脹錨螺栓無法與道床鋼筋綁紮時,可以不與道床鋼筋綁紮。

  道床鋼筋網應滿足雜散電流專業的要求,每段道床塊兩端第一根橫向箍筋為8mm×50mm鍍鋅扁鋼,鍍鋅扁鋼及道床塊中每隔不大於5m的一根橫向鋼筋與所有縱向鋼筋焊接,並保證各縱向鋼筋的電氣連續。

  圖1-2走行軌鋼支墩型別及固定安裝示意圖

  圖1-3走行軌安裝施工工藝流程圖

  3.3埋入式長軌枕軌排的組裝

  軌排組裝前須做好配軌計算,並充分滿足焊軌的需要,根據設計檔案、技術資料及報經業主批准的無縫線路施工設計方案編制軌排表。直線段長度根據各坡度分段計算,配軌時應按鋼軌長度和預留軌縫連續計算,並確定曲線始點前***或後***的鋼軌接頭。曲線段長度以外股為依據,配軌按外股鋼軌長度和預留軌縫連續計算,並確定曲線始點前***或後***的鋼軌接頭到曲線終點的距離。同一軌排宜選用長度公差相同的鋼軌配對,相差量不得大於3mm。

  軌枕按照設計規定數量等距懸掛,前後兩塊間距允許偏差為±10mm。過渡段軌枕間距按設計要求佈置。枕位先用白油漆標於軌腰內側,曲線段標於外軌軌腰內側。軌枕應與鋼軌中軸線垂直,內外對齊,並根據不同地段組裝不同型號扣件。軌排應根據鋪設順序來編號,先鋪設者在上,後鋪設者在下,順序裝車。

  軌排組裝在基地組裝作業臺完成。先將扣件與軌枕組裝在一起,再用彈條將組裝了扣件的軌枕掛到鋼軌上,組裝成25m軌排。

  埋入式長軌枕軌排組裝工藝流程見下圖1-4所示。

  圖1-4埋入式長軌枕軌排組裝工藝流程圖

  3.4軌排洞內的運輸與組織

  軌排在存放臺位用桁架門式起重機吊放到平板車上,軌道車推至道床混凝土已施工完畢且強度已經達到70%設計強度的地段,再用兩臺鋪軌門吊抬至待鋪位置。

  施工注意事項:

  ⑴裝車時軌排間應放置墊木,且後鋪軌排先裝車,先鋪軌排後裝車。

  ⑵運輸軌排時,軌排與平板間要綁紮牢固。軌道車走行時速不大於5Km/h,且前後派專人防護。

  ⑶停車時要及時放入鐵靴,防止平板車滑行。

  ⑷兩臺龍門吊共同作業時,要專人指揮,口令統一、清晰,司機操作熟練,配合默契。

  軌排吊裝運輸見下圖1-5所示:

  圖1-5軌道車的運輸及吊裝示意圖

  3.5軌排鋪設與軌道狀態的調整

  本標段地下線整體道床軌道主要採用“軌排架軌法”施工及整體道床一次澆築工藝。   3.5.1軌排架設

  利用DP-10鋪軌門吊將軌排吊裝至作業區段,鋪軌門吊配合軌道支撐架進行軌道架設。採用特殊設計軌架及施工方法實現了整體道床的一次性澆注,軌架設計採用鋼軌上承式支撐結構,鋼軌支撐架設定間距按3m左右設定。直線段支撐架應垂直線路方向,曲線段支撐架應垂直線路的切線方向。並將各部螺栓擰緊,不得虛接。軌枕、支撐架如與預留管溝、結構沉降縫等佈置衝突時,前後適當調整軌枕及支撐架,軌枕佈置應滿足規範要求。在安裝軌架時在絲槓外套PVC管,施工完畢後予以鑿除,用同標號混凝土填塞工藝孔。如下圖1-6所示:

  圖1-6支承架架設軌道示意圖

  3.5.2軌道狀態調整

  軌排架起後按設計和規範要求對其幾何狀態進行粗調、細調、精調。具體做法是:先調水平,後調軌距;先調基標部位;後調基標之間;先粗後精,反覆調整。經過精調後,其精度必須符合無碴軌道鋪設完成後精度要求。允許偏差應符合《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99-1999***2003年版******的規定,並經現場監理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後,方可進行混凝土支墩澆築作業。

  3.5.3鋼筋加工及綁紮

  鋼筋加工安排在基地完成。鋼筋加工需注意:不同道床結構、不同斷面尺寸,在直、曲線地段鋼筋尺寸的差異及變化情況;鋼筋加工時,要求對鋼筋使用的規格、尺寸及使用地段進行分類、做好標識,防止現場施工鋼筋拉亂、混用。整體道床使用的鋼筋在基地安排裝車,軌道車運輸至前方,DP-10鋪軌門吊吊運至施工作業面,軌道架設完畢後安排人員進行鋼筋綁紮作業。鋼筋網的綁紮中注意:鋼筋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鋼筋網橫平豎直,間距均勻,滿足規範要求。鋼筋焊接施工中需注意,除滿足規範中鋼筋焊接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整體道床雜散電流防護的要求。

  3.5.4水溝立模及伸縮縫板安裝

  採用特殊設計的水溝模具,根據道床排水溝的斷面及同鋼軌的相對位置進行設計,同既有軌道扣件螺栓用卡槽連線,縱向連續的兩塊水溝模板採用“企”口形搭界。水溝位置混凝土同道床混凝土的達到了一次性澆注成型的目的。根據軌頂高程同排水溝底的相對高差來控制排水溝底高度,通過排水溝固定架的高程調整螺栓,調整排水溝的高程。確保設定的道床排水溝平直、圓順、美觀。

  整體道床U型槽及洞口50m範圍每6.25m、地下段一般及中等減振地段每12.5m左右設定一處伸縮縫。道床伸縮縫板採用20mm瀝青木板,與道床面平齊,並以瀝青麻筋封頂。

  3.5.5軌道精確調整

  根據測設的線路基樁,用萬能道尺、方尺、L型尺、錘球等工具,按設計和規範要求調整軌道的軌距、水平、高程、方向等幾何尺寸。曲線地段還須增加對曲線外股正矢的調整及檢查***利用10 m 或20 m 絃線***。具體軌道調整做法是:先調水平,後調軌距;先調基標部位;後調基標之間;先粗後精,反覆調整。經過精調後,其精度必須符合無碴軌道鋪設的技術標準要求。施工中嚴格按照“三步控制”的措施確保軌道的幾何狀態。第一步:粗調。鋼軌架設時按照中樁及標高資料初步調整軌道,初步調整完畢後,安裝鋼筋,支立模板;第二步:精調。對軌道幾何狀態精確進行調整,目視及弦量的方法進行細部調整;第三步:灰後檢查。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對軌道幾何尺寸產生影響,要求在混凝土澆注完畢後,混凝土尚未凝固前,立即安排人員進行檢查及調整。

  參考文獻: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與驗收規範》***GB50299-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