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級職稱論文字數

  職稱論文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是對我們的知識相能力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的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獨著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一篇以上;或在CN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兩篇以上;***本條件所指論文指本專業或相近專業論文,均不含增刊、特刊等。期刊必須有CN刊號,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技術價值,不少於3000字。業績與成果、論文與論***譯***著、技術報告等是指執筆人。***

  獨著或作為第一作者,公開出版有一定學術水平的論***譯***著***或技術手冊***,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

  主持撰寫過兩篇專項研究報告或技術報告,經同行業專家認定,具有較高學術、技術水平並對安全工程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市***廳***級或大型企業立項科研課題及其技術報告,經主管部門或歸口部門組織同行業專家評審認定具有獨創性見解,具有實用價值。

  關於教師的職稱論文

  淺談教師校本培訓

  摘要:教師培訓應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師素質的校本培訓模式、方法,堅持注重實效,立足校本的原則,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功能和優勢,營造有利全體教師終生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關鍵詞:教師 校本培訓 方法

  一、培訓的內容

  以師德教育為突破口,建立由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為主的條件性知識和以教育教學經驗的昇華為基礎的實踐性知識所構成的教師校本培訓體系,著重是現代教師特殊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如人際關係與交流、溝通、表達能力,解決問題、教研實踐、創新能力等。

  1、以教師專業化,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主要內容,結合學校自身特點,開展教師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教師自我修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師形象去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培養思想健康、行為規範的一代新人。開展“四比”活動:比師德、比作風、比敬業、比奉獻,樹立“五種精神”:終身從教的敬業精神、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

  2、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實際需要和學科教學的特點、要求,進一步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教育理論,使教師能用理論指導教育教學行為,以學科研究為主要形式,鞏固、拓寬專業基礎知識,使所有的教師都較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教育教學能力培訓。根據教師職業和專業基本功要求,開展教學實踐和技能培訓,把課堂作為主要陣地,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加強現代資訊科技的培訓和運用,提高教學技能。要積極引導教師,運用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實踐、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資訊進行收集、處理、共享,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體現明確性、示範性、參與性和有效性。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訓。要加大教育科研培訓的力度,以學校課題研究或個人課題為載體,開展教育科研,進行基本理論及方法的培訓,為教師課題研究服務,把教育科研和課題、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逐步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的素質。

  二、培訓的形式

  培訓的主要形式是以校本培訓、自我提高為主,教研培訓、集體培訓為輔的培訓模式,以學校為陣地,圍繞教育教學實際,培訓和提高教師的水平。擬採用聽、說、看、思、做、寫等形式開展培訓工作。

  1、指導提高式。聘請教育專家、教授、教研員、校內外名教師,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圍繞教育、教學、教改、教研等問題進行專題講座或報告,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和教研工作。安排計算機專任教師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運用等進行系統的培訓。

  2、師徒互進式。將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與青年教師、新教師結成師徒對子,每學期落實帶徒計劃和師徒雙方職責。徒弟在師傅的指導下得到較快的提高和成長。師徒之間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3、專題討論、研究式。圍繞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帶有共性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學校開展集中理論輔導,圍繞某些專題,組織研究,老師們在參與、體驗、反思中總結經驗,提高認識,使教師個體和教師群體水平都得到提高。

  4、“骨幹”輻射式。學校要為骨幹教師提供發展的平臺,使一大批師德好、能力強、業務精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學校要對骨幹教師給任務、壓擔子、搭臺子,要對骨幹教師實行“優培、重用、厚待”的政策。要求他們帶好一個徒弟,振興所在學科,影響整個學校。

  5、開展“三課”式。各科組要開展過關課、研究課、示範課等活動,使各個層次的教師在說課、上課、評課的活動中得到提高。要求新教師上好過關課,有研究課題的教師上好研究課,骨幹教師上好示範課。

  6、以“寫”促進式。要求所有教師每學期寫一篇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的文章交教務處。通過撰寫案例、論文、經驗、心得、反思等,使眾多教師既能說又能寫。鼓勵教師在各種正規刊物上發表文章,學校將按有關獎勵條例兌現。

  三、落實培訓的實施

  堅持以校本為原則,即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學校發展為本,立足自己的人和物,實現培訓後能提高全體教師的素質,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堅以人為本的原則,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幫助各層次的教師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使他們都得到發展和提高。使青年教師“一年入好門,站穩講臺;三年成型,成為骨幹;五年成才,能挑大樑”。骨幹教師的培訓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和核心,要本著選好物件、培訓骨幹、講究實效的原則,採用集中培訓、外出交流、訪問,師徒結對等多種形式培訓骨幹教師,提高其全面素質,使更多的骨幹教師早日成“家”。

  四、規劃、實施和保障

  1、管理機制:一是在學校內部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 “校本培訓”的管理專門機構,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組織、協調和領導,保證校本培訓時間、場地、人員及培訓內容的落實,使校本培訓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二是要規範校本培訓學時、學分考核,加強校本培訓檔案資料管理建設,強化動態管理。教師個人需制定個人學期培訓計劃、總結、參加學校集中組織的活動情況記錄、自學筆記、聽課筆記、上公開課的教案、個人課題研究情況,自制教具及教學軟體、發表的論文等。這些檔案資料將作為教師學時、學分考核登記的依據,進而成為教師獲取培訓學分的依據。

  2、經費保障:學校要多渠道籌措校本培訓經費,在裝置設施、圖書資料建設,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建設上加大投入,為校本培訓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

  3、師資保障和教材保障:學校要起用那些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教師作為校本培訓的基本師資力量,同時也要聘請校外教育教學名師擔任培訓教師。學校尤其要重視選送骨幹教師外出學習、考察,為他們拓展視野,更新知識、觀念,提高水平創造必要的條件,從而為校本培訓奠定雄厚的師資基礎。

  4、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培訓的實踐,在培訓過程中不斷反思,修正目標,增添措施,健全制度,完善管理,達成培訓教師,增強師資素質,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師德高尚、主動發展、業務精湛、團結協作的教師群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