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製石器的出現對人類進化的意義

  會使用打造石器的元謀人是區別於古猿類最大的地方,善於使用工具說明人類的進化開始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發現的舊石器地點約有三、四百處,研究者將它們分為舊石器時代早、中、晚 3 個時期。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有發現於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的元謀人地點,距今約 170 萬年;山西芮城西侯度發現的遺存,距今約180 萬年;陝西藍田公王嶺發現的藍田人,距今約 110 萬年;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距今約 50 萬年,等等。這時的人類生產力十分低下,過的是群居生活。木器與石器是他們經常使用的工具。只因木器容易腐朽,今天很難發現,能見到的只是打製石器。它們大多用礫石製作,種類很少,製作粗糙。一器多用是這一時期的一個特點。打製石器的方法有砸擊法、錘擊法、碰砧法等等,少數石片有第二次加工的痕跡。北京人時已能打製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等器類。這些居民都能使用火,大約在北京人時已經具有管理火的能力。有的學者認為,北京人時已能製作和使用骨器了,如截斷的鹿角根可能被用作角錘使用,截斷的鹿角尖可作挖掘工具等。

  在山西襄汾丁村、陽高許家窯、陝西大荔甜水溝等地都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和較豐富的文化遺物。廣東曲江發現的馬壩人、湖北的長陽人也屬於這一時期的遺存。這一時期打製石器的技術有所改進,修理檯面的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還出現了“指墊法”修理石器的技術。石器的種類增多了,功能也進一步分化。用石球與皮條製作的“飛石索”已經出現,石器的地域性特徵也越來越明顯。丁村出土的大三稜尖狀器很有特色,可能是挖掘用具;小型尖狀器可能是刮割獸皮的工具。此外還製作一些小石器。許家窯文化中的石片一般比較小,刮削器數量最多,佔總數的 55%,有 7 種不同形狀:如直刃、凹刃、凸刃、兩側刃、復刃和短身圓頭刮削器等。另外還有石球、尖狀器、雕刻器等等。1976 年發掘出土的石球有 1059 件,最大的1500 克以上,最小的不足 100 克。小石球可作狩獵工具“飛石索”上的彈丸。這一時期骨器的製作也有所發展。用火的經驗比較豐富了,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術。大荔人距今 10 餘萬年,許家窯遺址距今 10 萬年左右。

  大約在距今 5 萬年至 4 萬年間,人類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在體質形態上,由早期智人發展到晚期智人***新人***,與現代人已十分接近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延續的時間雖然只有四、五萬年,但因生產力水平較前有明顯提高,人口數量也有增長,所以分佈範圍也比較廣泛。這時的制石技術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如修理檯面的技術、第二步加工的“指墊法”等均廣為流行。間接打擊法在這時已廣泛用於製作細石器,並經修理後製成工具和武器。這時還出現了投矛器、弓箭和魚鏢等複合工具。此外還出現了磨製與鑽孔技術,因而出現了經過打磨的石珠、石塊等。舊石器時代晚期製作骨、角器的技術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切、割、鋸、削、磨、鑽等方法均已使用,製作有針、錐、刀、鏟等工具和用具。人們還應用鑽孔技術將獸牙、貝殼、石塊鑽上孔,與骨管等串起來製成裝飾品,有的還塗上赤鐵礦粉末,染成紅色,說明這一時期的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精神生活的內容也開始豐富起來。

  儘管人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打製石器是那樣粗糙和笨重,但是打製石器的出現,對人類的進化與發展具有莫大的意義。人類製造石器既然是一種有目的的創造活動,那麼自第一把手斧誕生之日起,就在人與動物界之間劃了一道分界。因此古人類學家指出:人類的歷史是從製造石器開始的。自從人類開始製作石器,人的上肢首先從爬行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最終導致直立人的出現。人們在打製石器中為使它的功能符合人的需要,不斷思索與琢磨,這使人的大腦更加發達了。原始人在改進製作石器的方法時,雖然並不完全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為了在與自然界的鬥爭中逐步擺脫無能與被動的狀態,但從長過程看,在這 300 萬年間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都使人類在與自然界的抗衡中不斷地取得了改造自然的主動。因此,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時,人的腦容量為 1200—1500 毫升,比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的腦容量***平均為 1059 毫升***明顯增大,已達到現代人的腦容量變化的範圍;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山頂洞人的身高,男性為 1.74 米,女性為 1.59 米,與現代華北人的體高相近。這時人的智慧達到了新的境界,因而出現了弓箭、投矛器等遠射程的複合工具。它使人們在狩獵過程中避免與野獸直接接觸,有效地保護自己。同時他們還編織網罟等工具來捕捉飛禽、走獸、魚蟲。男女之間出現了分工,男性從事漁獵,女性進行採集。人們開始用骨針縫製皮衣以抵禦寒冷的侵襲。他們還懂得了將死者掩埋,把一些裝飾物品作為隨葬品放入墓中,還將墓葬與居住地分開,以避免腐屍的汙染與疾病的傳播。正是由於生產手段的改進,才使人們開始走出山間洞穴,向平原遷徙。湖北江陵雞公山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距今約四、五萬年,在發掘的 425 平方米麵積內揭露出有打製石器的加工場、屠宰野獸的場所等等。這是我國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居民在平原地區建立的居民聚落,說明人類在四、五萬年前就開始了向平原地區發展,並在這一廣闊領域中開創新的天地。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