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的結果是什麼

  長沙會戰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或稱“長沙保衛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長沙會戰結果

  長沙會戰包含四次,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果是,中國軍隊擊斃日軍2萬餘人,炸燬日本飛機200餘架,並且粉碎了日本企圖消滅第九戰區主力的企圖。中國軍隊在這次會戰中也傷亡了3萬餘人。

  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果是,中國軍隊擊斃日軍4.8萬餘人,炸燬日本飛機3輛,並燒燬汽艇7艘,中國軍隊在這次會戰中也傷亡了6萬餘人。日本妄圖攻佔長沙地區的企圖再次被粉碎。日本在其後的一年內沒有向長沙地區進攻。

  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是,中國軍隊殲滅日軍七千餘人,這是抗戰以後首次勝利的戰役,在抗日戰爭史上具有歷史意義。這次會戰也使得日本妄圖在短時間消滅重慶政府的企圖被粉碎。日本在其後開始了持久戰。

  在 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本已經與美英兩國在太平洋上開戰,為了儘快結束中國戰場上的戰事,日本方面出動了36萬人進攻長沙地區。守衛長沙的國軍只有30萬 人。最終長沙失陷,衡陽也被日本攻佔。在第四次長沙會戰結果中,中國軍隊損失17000餘人,日本方面損失19380人。

  長沙會戰中,日本出動近60萬兵力,這使得美英兩國可以把主力軍隊放在西歐戰場對抗德國。德國戰敗後,美英兩國的軍隊在太平洋上沉重打擊了日軍。長沙會戰為二戰的勝利貢獻了力量,拖住了日本的大量軍隊。長沙會戰也打出了中國人民的氣概,粉碎了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野心。

  長沙會戰兵力

  在長沙會戰中,中日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中國投入了100萬兵力,日本投入了了66萬兵力。雙方在長沙地區進行四次大會戰。中國方面投入的長沙會戰兵力雖然遠遠多於日本方面的兵力,但由於軍械落後的原因,導致傷亡人數大於日本的傷亡人數。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日本集中了10萬長沙會戰兵力,包括第6、第33、第101、第106以及三個旅團,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發動了湘贛會戰,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指揮16個軍30多個師師約40萬人的兵力阻擊日軍。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本方面的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配有戰車第13聯隊,野重炮第14聯隊,獨立野戰重炮第15聯隊第一大隊及部分工兵、空軍、海軍部隊,總長沙會戰兵力達到12萬餘人。中國方面聚集40個師,約50餘萬人的兵力對抗日軍。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日軍調派11萬軍隊,並調派了100多架飛機以及海軍的一部分兵力,中國方面派遣了20萬兵力阻擊日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遭到慘敗,本來要增援駐香港英軍的中國派遣軍被阻隔。

  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本集中36萬兵力來進攻長沙,有第3師團、第13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第40師團、第34師團、第58師團、第27師團、第37師團。中國方面有30萬守軍。由於長沙會戰兵力的懸殊,長沙最後失陷。

  長沙會戰傷亡

  在抗日戰爭期間,長沙會戰可謂是時間相對來說比較持久的一次會戰。這次會戰總共分為三次長沙會戰,還有第四次的長衡會戰,本次會戰一共持續了五年之久,中國軍隊大約傷亡了13萬人,日本軍隊大約傷亡了10萬人。儘管長沙會戰傷亡人數有數十萬人,但是對於抗日戰爭所作出的貢獻還是不可忽視的。

  長沙會戰傷亡人數如此之多,戰爭持續時間如此之久,自然是因為雙方的戰略部署和戰鬥力在一定程度上都不相上下,最後也是經過持久的抵抗和冷靜的應對,取得最後的勝利。

  長沙會戰傷亡慘重的原因有很多。在會戰的開始,日軍為了把中國軍隊打垮,呼叫自己的第11軍對中國的第九戰區進行了圍剿。中國軍隊為了抵禦日軍的侵略,薛嶽呼叫了四十萬的兵力逐步進行引誘敵人,在三個不同的方向進行了持久的抵抗。在和日軍的對抗中,一共造成了日軍將近五萬人的傷亡,總共擊落了三架飛機,雖然傷亡都比較慘重,但是長沙會戰會戰確實使日軍想要殲滅我軍第九戰區的計劃徹底失敗,對於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也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第三次戰役,也同樣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兩軍無論在戰略部署還是在戰鬥實力方面,都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

  幾次戰役後,雖然長沙會戰傷亡人數有很多,但是長沙會戰取得了完全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