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活人祭神劍的歷史

  神劍需要用活人來祭?誰為造這劍要了妻子命?是怎樣的?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古代的時候,每個朝代都會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匠師,每一位匠師都希望自己能夠鑄成一把絕世好劍,從而流傳千古,這是每一位匠師的畢生夢想。

  歷史上,曾經有無數的好劍誕生在匠師的手裡,這些劍有的被武功高強的人所得,有些則被帝王或者著名的將領所得,這些匠師的名字也得以和他們鑄造的劍一樣,流芳百世。人們挑選出了其中最出色的十柄劍,將它們稱作是上古神劍。

  這些神劍中,有一對劍十分特殊。為什麼說是一對呢?是因為這一對劍是由一對夫妻共同鑄造,並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干將莫邪,所以人們在排名時將這兩把劍放在一起,以此來紀念這對偉大的夫妻。

  這兩把劍一把是雄劍,一把是雌劍,干將是雄的,莫邪是雌的。干將是吳國的一位匠人,因為他技藝高超,從他手中鑄造的劍,都十分鋒利堅固。漸漸地,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當時吳王早就想要一把屬於自己的劍了,他又是君王,自然是要一把天底下最好的劍。吳王知道干將是一位出色的匠人,便立即找到了干將,他命令干將為他打造一把好劍。

  干將只是一個普通的匠人,而吳王則是君王,既然君王有令,干將不得不從。

  世間傳說,為了給吳王打造一把絕世好劍,干將從各地尋找世間最好的金屬,足足鍛造了三個月,期間還剪了自己的頭髮和指甲,當做材料投了進去。他的妻子莫邪溫柔賢惠,每天都陪在丈夫身邊,為他擦汗扇風。

  這三個月的時間,干將和莫邪每天都在辛苦鑄劍,可是卻沒有一點進展。熔爐中的火根本就不能將鐵英融化,劍自然也是造不出來。干將失望地搖了搖頭,莫邪也傷心地留下了淚水。如果造不出劍,干將就會喪命,而莫邪不願意讓干將丟了性命。

  有一天晚上,當干將仍舊一籌莫展之時,莫邪的臉上卻露出了微笑。干將看著莫邪的笑容,感覺有些淒涼,他的心有些不安起來。其實他們心裡都明白,鐵英融化還需要什麼,但是干將一直沒有說出口。干將知道莫邪想要做什麼,他立即出聲阻止莫邪:“莫邪,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但是莫邪沒有說話,只是微笑地凝視著干將。

  第二天早上,干將睜開眼睛,發現莫邪並沒有在床上,他的心緊緊地揪了起來。莫邪正站在熔爐前,裙角被微風輕輕吹起,這一刻,莫邪像一位仙女一般,高貴而又神聖。莫邪看著干將朝她飛奔而來,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干將看著莫邪的微笑,突然有些恍惚。“莫邪...”干將朝她嘶吼著。莫邪看著干將疲憊而又焦慮的神色,兩行清淚從她的臉上滑落。

  干將也哭了,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看見莫邪的身影緩緩地落下,消失在熔爐中。

  “干將,我沒有離開你,我們還是在一起的....”這是干將最後一次聽見莫邪的聲音。鐵英融化,熔爐中緩緩地出現了兩柄劍。干將將他們取名為“干將莫邪”,以此來紀念他的妻子。他將莫邪偷偷藏了起來,把“干將”獻給了吳王。

  但是紙包不住火,吳王很快就知道了干將還私藏了一柄劍,於是他立即派人將干將圍了起來,干將並沒有反抗,而是從懷中取出了一隻劍匣。干將溫柔地看著劍匣,自言自語地說:“莫邪,怎樣才能和你再見呢?話音剛落,劍匣破裂,一柄劍飛了出來,在空中變成了一條白龍,朝遠處飛去,而干將也消失在了士兵們的面前。

  干將消失的同時,吳王手中的“干將”也消失了。

  遠在千里之外的貧城縣,這裡降水稀少,十分乾旱,因此人們常常因為沒有食物而吃不飽飯。這座縣城中有一個大湖,叫做“延平津”,人們的水都來自於這個湖中。有一天人們發現出現了一條白龍,這條白龍為這座縣城帶來了豐沛的雨水,那裡的人們漸漸地擺脫了貧困,縣城的名字也改成了豐城。但是漸漸地,人們發現這條白龍好像是在等什麼人,它常常在湖面上四處張望。

  六百年過去了,豐城縣的人民也漸漸地習慣了白龍的存在。有一次,豐城縣的縣令雷煥令人修建城牆的時候,手下的人發現了一個石匣,他們立即將這石匣送到了雷煥的面前。雷煥開啟石匣,發現一柄劍正靜靜地躺在石匣中,劍身上還刻著“干將”兩個字。雷煥自然是認得這把名劍,他每天都將“干將”帶在身邊,從不離身。

  有一天,當他走過湖邊時,他身上的“干將”突然飛出了劍鞘,落入湖中。正當雷煥驚訝之時,湖中突然飛出了兩條龍,一黑一白,兩條龍朝雷煥點了點頭,然後便十分親熱地糾纏在一起,再次飛入了湖中。

  人們立即就發現,為豐城縣帶來好運的白龍不見了。而第二天一早,縣城中來了一對夫妻,男的是一位鐵匠。他們手藝高超,卻只打造一些平凡的鐵具,對於名貴的兵器,他們一概拒絕。當丈夫在打造兵器的時候,妻子就在一旁為他扇風擦汗,十分恩愛。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體內含有大量的磷,在鍛造兵器時,磷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速化學反應,融化金屬。

  干將與莫邪的故事美好而又悽慘,甚至影響了現代的許多文學作品。《霸王別姬》中,當項羽被圍困在垓下時,虞姬為了不讓項羽心中有牽掛,能突圍出去,選擇拔劍自刎。莫邪出生於現在的江蘇地區,溫柔如水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受此影響,虞姬的性格也十分溫柔,顧全大局。

  再來看看項羽和干將,他們並不像很多評彈中所說的江蘇男子一樣,是白面書生。其實在古時候,江蘇男子的性格十分剛烈,干將不屈服於權威,堅守愛情,是江蘇男子的典範。而項羽的八千子弟兵也都是江蘇人,寧死不降的性格讓人唏噓不已。後來到了唐朝的時候,因為江蘇地區經濟發達,蘇州人才漸漸地變得斯文起來。

  而在舞劇《干將莫邪》中,編劇並沒有將它變成一部愛情劇,這是十分正確的。這部舞劇充分利用了舞臺的效果,一邊是瀑布和湖水,莫邪溫柔地站在其中,平靜而美好。而另一邊,則是烈火熊熊,干將奮力地打造著武器。整部劇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既給人帶來了震撼,也讓人感受到了一種不可言說的美好。

  這部舞劇《干將莫邪》,為今後的那些舞劇開了一個好頭,我們不應該過分追求特效,而要牢記民族的文化精髓,勿忘初心。

  干將莫邪簡介:

  干將莫邪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最早出自出漢代劉向《列士傳》和《孝子傳》中,後來由歷史上諸多著作摘錄和引用。現如今,最流行的版本為志怪小說集《搜神記》中所記干將莫邪的故事。

  干將,春秋時吳國人,是楚國最有名的鐵匠,他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將為他鑄寶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干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由於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將雌劍獻與楚王之前,將其雄劍託付其妻傳給其子,後果真被楚王所殺。其子成人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報仇。此一傳說讚頌了劍工高超的技藝,寶劍文字的神采,統治者的殘暴和少年的壯烈。

  先秦以前,春秋諸侯以力征營天下,時吳越相銜,吳戈鋒利,聞名諸侯,北威強齊,西征大楚,南陵越王,海內震怖,爭先結交,奉為盟主,自夫差與父報仇,侵佔越國已數年矣。越王勾踐身為車卒,引導車馬,供差遣於夫差日久,夫差滿足,放歸百越後,勾踐未嘗一日不思報仇矣,然國力衰,無可為,遂懸苦膽,自耕種,領人民,定社稷,國人以為敬,尊之“國父”,“國父”思仇,夷人對曰:“吳戈之鋒,無兵可敵,大王誠願雪恥,應宜強兵求刃,臣聞吳戈出於歐冶子之手,然吳王妒賢,害之,以絕其兵造也,現其婿干將尚在,可以為用。”越王大悅,厚幣請之於吳中,遣死士三百護送,干將思仇,感恩,為越王語:“臣有兵造之法,然其難,難於上青天,恐王無力且後無心也!”越王前踞曰:“吳王夫差,吾之敵也,安可拘小禮,忘大恥,請以國付,自今爾即吾也,百越之山,任君以遊。”干將對曰:“敢不受命,請攜妻莫邪,以助一臂之力!”

  次日,干將莫邪登天台,以俯察天地之靈氣所聚,干將曰:“歐冶子嘗告我,越之東有山峰戈壁,其怪石溢金,光彩奪目,可煉百鍊鋼,然路險,爾當赴天池,取冰泉,回至宮中整高塔,以待我。”遂發,天池極寒,莫邪名門之女,耐寒,以此託之。

  干將行路,乾糧已盡,三月不知肉味,遂至怪石灘,其中黑蟒繞石,花蛇穿穴,毒蠍橫行,巨獸時出,況又風吼日月,黃沙漫天,怪石嗚嗚然如鬼哭,人非能活之一日於此,至今只知進之者,從無歸來人,干將歷七日,目眩,缺耳,少腿,手爛,目幾無光,身披七十餘創,血膿不止,魚腸劍已毀,全憑爛手支撐,八日正午,陽光烈烈,東方耀眼,干將生吞毒蠍,拔其毒尾以止身痛,目光煥出異彩,以殘軀求百鍊鋼,身後血膿遇強光而熟,干將矢志不渝,終得精鐵,大呼天不負我,祭天而死,干將之隨身雄鷹繞之三匝而去,時莫邪冰泉已俱,遂登高塔,祈黃天,煉名劍,七七四十九日以身赴銅水,血凝劍氣,干將莫邪雙劍出焉,其志驚天動地。

  勾踐後三年持干將滅吳,配莫邪登吳之宮殿,制曰:“從今爾後,干將為不屈熱血,莫邪為大地女神,雖死,其不屈自然淫威之精神永存!”

  干將莫邪,千古絕唱,自此以後,無人稱勇士。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莫邪者,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而金鐵之金不銷淪流……於是干將妻乃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陽作龜文,陰作漫理。干將匿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其重。”事並見於《列士傳》、《搜神記》、《拾遺記》等,或謂干將莫邪為楚人。其鑄劍事各書所載不同。因而又演繹了其子獻雌雄劍於楚王而報殺父之仇的驚心動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