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精選

  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都會對一些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感興趣,那麼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愛因斯坦給總統上歷史課

  二戰時,德國納粹為了增加取勝的籌碼,投入了巨大的科技力量研究核武器。核原料的巨大能量在當時已經被很多科學家發現,當然也包括愛因斯坦,他希望美國也能投入核武器的研究,否則一旦納粹研究出了核武器,美國就會處於弱勢。

  愛因斯坦決定去面見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見到羅斯福後,愛因斯坦說了許多核原料的知識,可羅斯福根本就聽不進他那些科學理論,草草地應付了幾句就對愛因斯坦下了逐客令。愛因斯坦雖然沒有說服羅斯福,但並沒有沮喪,更沒有氣憤,相反,他覺得之所以沒能說服羅斯福,主要責任還在於自己,羅斯福身為美國總統,又哪會對那麼細緻的科學理論有興趣呢?他關心的是政治大局。

  愛因斯坦決定再次面見羅斯福,這次,他不再對羅斯福講科學理論了,而是對羅斯福說了一個英法戰爭時期的故事:拿破崙長久以來都只注重陸地戰爭,雖然他所向披靡,可在和英國的海戰對決中卻連連戰敗。後來拿破崙手下一個名叫富爾頓的年輕人發明了一種戰船,用上這種戰船一定可以打敗英國,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給拿破崙,希望拿破崙能按照這個辦法制造輪船,可是拿破崙對那個新發明很沒興趣,當然也就沒有采納,最終錯過了戰勝英國的戰略良機。

  羅斯福聽了這個故事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撥出鉅款,請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來研究,結果很快取得進展,核武器的誕生為提早勝利結束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事後,愛因斯坦因為成功說服羅斯福總統被人稱為“最有口才的科學家”,不過他本人卻經常開玩笑地說:“我不是口才好,而是歷史知識掌握得好,我最有幸的一件事情就是給羅斯福總統上了一堂歷史課!”

  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最能打動人心的尊重

  海倫畢業後,便在華盛頓報社打雜。雖然是打雜,但愛好新聞事業的海倫很珍惜這次機會。

  有一次,報社的一名記者按工作計劃去採訪一位畫家,可他的搭檔被臨時派去採訪一個突發事件。就在他著急之時,海倫自告奮勇,表示願意與他同往。

  進入畫家的住所,他們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屋子裡簡直就像一個垃圾場,各種畫作扔了一地,顏料畫筆,以及髒衣服到處都是。海倫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畫作以及亂扔的衣物略作整理,這才順利地走到畫家前面。

  同行的記者開門見山地說道:“您好,我們是華盛頓報社的記者,現在可以開始採訪了嗎?”沒想到脾氣古怪的畫家只是聳了聳肩膀,並未答言。對於記者的各種提問,畫家回答得也極不配合。記者無奈,只好打算下次再來採訪。

  起身說了告辭後,走在後面的海倫輕聲說了句“等一下”,然後她彎下腰,把之前自己整理的畫作以及衣物恢復成原樣,這才向畫家點點頭準備離去。

  畫家突然開口:“你是我見過的最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我接受你們的採訪。”海倫興奮地笑了。憑藉這次成功的採訪,海倫順利成為了華盛頓報社的記者,之後又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最終成為記者團資格最老的成員。

  國外名人經典勵志故事:走得最遠的紙條

  大學畢業後,她在塞爾維亞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從事銷售工作。她乾得很賣力,業績卻不理想,這讓骨子裡不服輸的她深感失意,卻一直找不出原因。

  有一次,公司組織一場名為“讓紙張行走”的趣味比賽,規則很簡單,就是給參賽選手分發白紙,由選手自行在紙上發揮,再以編號而不署名的方式,讓紙條在其他員工中自由傳遞,最後比較哪張紙條傳遞的時間最長、範圍最廣。

  比賽考察的其實是選手的感染力、交際力。她第一個報了名,下決心要抓住這次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她苦思冥想了3天,決定以本國曆史上的阿爾巴尼亞族起義為背景,展示一群民族英雄形象,再以本地的特色穀物、牛羊圖案為背景,寓意革命給人們帶來新生。她生動逼真的描畫把白紙裝飾得嚴實精細,幻想起問鼎桂冠的情景,她不禁滿意地笑了。

  她來到組委會,無意間瞥見同事索姆託的作品,竟然仍是一張白紙,忍不住調侃:“你是碰運氣嗎?”索姆託攤開白紙下方的一行小字:“懇請您以自己的名義在上面添上一筆,再傳遞給下一位員工。”然後他認真地說:“可別小看這句話,它能幫我奪取冠軍。”她笑,心想憑一行小字就能奪冠,痴人做夢吧。

  所有的紙條都被組委會分發給員工,一切都在悄悄進行,沒有選手知道作品流傳到了誰手中,也不知它在哪個員工那裡就中止了。過了半個月,組委會終於回收到一幅作品,是索姆託的,白紙已被畫上了一隻巨大的黑鳥,流傳過78位員工之手,穩獲第一名。

  行走得最遠的紙條,除了一句懇求,竟再無他物?她想不通自己精心設計的作品居然敗給一張白紙,於是悻悻地找索姆託探詢原因。

  索姆託說:“如果你是傳遞紙條的員工,在他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之間,你會選擇傳遞哪個?顯然是後者。我們做事不如意,通常不是因為想得太少、幹得太少,而是以自己的立場想得太多,替他人想和做的卻不夠呀。”

  她陷入沉思,這才知道世間最有親和力的作品,並非某個天才殫精竭慮的創造,而是那些儘可能多地承載他人智慧、期待的東西。紙條是這樣,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你能在心底忘記自己,儘可能多地吸納他人有益的意見,自然比常人走得更快更遠。

  在比賽中名落孫山,她卻意外地收穫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此後,她轉行做了警察,到科索沃獨立時,又被任命為國家警察部隊副總指揮,並於去年4月當選為總統。

  她的全名叫阿蒂費特·亞希亞加,年僅35歲就成為科索沃首位女總統。朋友都羨慕她的成就,說她是上天的寵兒,她搖頭,意味深長地說:“我只是習慣了趕路時,少夾帶自己需要的東西,多捎帶他人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