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經濟發展是怎樣的

  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從周朝開始,進行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的過程,在這期間,華夏民族的逐步形成,成為現代漢民族的前身,其它還有蠻、夷、戎、狄、越、肅慎、東胡等諸多少數民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西周的經濟發展:農業

  西周時,鋒利的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原來的拋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漚治和施用綠肥,以火燒法防治病蟲害,標誌了田間管理的新水平。西周實施了比較完善的土地耕種制度即“井田制”,王朝中擔任司稼的官員必須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種及其適應地區,從而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農作物品種增加,穀類有黍、稷、粟、禾、谷、樑、麥、稻等,豆類有菽,任菽、藿等,麻類有麻、苴、苧等。王朝特設場人,專管園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產。

  西周的經濟發展:手工業

  西周比較重要的手工業都由王室和諸侯控制,眾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各項手工業,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其分佈地區很廣,生產能力擴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鑄造工藝改進。發明了一模翻制數範和焊接的技術。陶器業已逐漸採用快輪法,產品走向規格化。原始瓷片的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百度以上,胎質更為細膩,施以青、黃綠二色釉,礦物組成已接近瓷器。能夠生產石灰石──矽石琉璃。漆器製作逐漸普遍,器表夾苧,施以紅、黑兩種彩繪,顏色鮮豔,花紋精美。家蠶的飼養十分普遍,紡織成為農家的一項重要副業。絲織物有斜紋提花織品和刺繡品。已經掌握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法,以便將纖維分離出來。

  西周的經濟發展:商業

  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貴族國家壟斷,在較大的都邑中都出現了市場,有管理市場的“質人”。交易的商品,除了比較珍貴的“寶貨”和兵器、牛馬、絲帛等各種物資外,還有奴隸。奴隸的價格,據銘文所記,五名奴隸才值“匹馬束絲”。

  在商業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是以朋為計算單位的貝。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銅本身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同時擔負著貨幣的職能,後來就發展為鑄造銅幣。

  民間的貿易活動,也在城邑內外展開,但一般數量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換一些日用必需品。“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詩句,反映了一般自由民以家庭手工業產品相交換的情景。

  青銅農具使用比商代更為廣泛,排水與引水技術掌握較好,農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種植。手工業部門多,分工比商代更細,有“百工”之稱,商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國”與“都”中,出現了更大的市場。

  西周時期,商業發達,有專門從事貿易活動的商人。海貝、海蚌和占卜用的龜甲等,往往都是從遠方貢獻和交換來的。海貝當時也作為貨幣,以朋為單位計算。舟船和馬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