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是怎樣的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模式,既是企業管理的新發展,又作用於企業管理。我們要把握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共融共性,藉助企業文化之功,結合國企改革,推動企業管理現代化,那麼?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內涵現代化

  企業文化的內涵,就是包含願景、使命、精神、準則、倫理、價值觀等在內的一整套理念體系。東西方企業文化的核心,都是源於各自的民族文化。東方的企業文化,是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西方的企業文化,則是以競爭、超越、自由,極限為核心。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東西方企業文化必將趨同,逐漸形成具有共性的企業文化。這種新時代的企業文化,是以和諧,平等,合作,創新為核心的。而且,這種新文化具有開放包容性,相容幷蓄東西方文化各自優勢,最終形成十個主要特徵:和諧,包容,真誠,仁愛,循禮,守信,合作,平等,創新,共贏。這些特徵越多越明顯,企業文化就越先進。反之,這些特徵越少越缺失,企業文化就越落後。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形象現代化

  內涵的進步,必然導致形象的改變。新時代的企業文化,將不再是過去常見的那些納粹法西斯文化,黑社會文化,土圍子文化,專制獨裁文化,老闆威權文化,應該是非常開放包容的和諧文化,民主文化。同時,新時代的企業文化,不再是僵化的、固化的、形式主義化的所謂精神財富,而是充滿生機活力的活的機制。新文化將隨著企業戰略變化,時時刻刻變化自己的表現方式。文化與戰略相互配合,密切協調,共同為企業經營實際服務。新文化不再追求形式,更注重實效和活力。新文化將完全改變人們固有的印象,不再是一種統一裝修,標準模具,整齊劃一,清一純色,而是越來越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甚至雜亂無章,混亂無序,讓人感覺完全“沒有文化”。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載體現代化

  新時代的企業文化,其表現載體也完全不同了。過去人們主要通過制度、行為、言語、服裝、裝飾、CI、VI、文體活動,員工福利,經營業績,銷售增長等硬性指標,來觀察判斷企業文化優劣。新文化則更多通過滿意度,幸福感,精神狀態,情感愉悅,個人感受,團隊協作,創新活力,主動態度等軟性指標,來得出企業文化綜合評價。簡單地說,新文化更在乎人的內心感受和精神價值,而不在意外在形式。企業文化也不再侷限於文化形式本身,而是多方面反映在現代化的企業戰略、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生產科技、物流倉儲等具體經營流程當中。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主體現代化

  與過去的企業文化不同的是,新時代的企業文化更依賴人的自覺。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員工個人素質是成功的關鍵。過去依賴強制命令執行,或者半強制性的宣貫落地,在新時代越來越行不通了。新文化要從人的內心覺悟開始,從員工和老闆的修心養性開始,從建立企業民主機制開始,從以獲取企業最大利益為中心,轉變為幫助員工實現個人價值為中心,並以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出發點和歸結點。要著力打造一支有知識,有能力,有擔當,有修養,有胸懷,有仁義,有覺悟,有遠見,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又有現代意識和科學精神的新型員工隊伍。這就是新文化的以人為本。員工作為企業文化主體,不再被動接受說教和管理,不再是企業文化舞臺上的奴才和木偶,而是主動參與企業戰略和文化構建,並主導企業文化發展方向的主角和導演。現在以專家大師諮詢公司主導的局面將徹底改變,這些人必將退居次要輔助地位,也將永遠失去“提煉”“宣貫”的權勢和地位。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溝通現代化

  現代資訊科技手段,不僅改變了企業管理模式,也開闢了嶄新的內外溝通方式。過去的企業文化,主要依靠從上至下的宣貫說教。新時代的企業文化,則越來越顯示平等互動的特點。以前的粉刷牆報專欄、紙質印刷內刊、書面檔案信函、標語口號橫幅,被現代通訊手段如電話、視訊、QQ、影視、微博、微信、部落格、網站等代替。當今企業內大量的文化裝修工,企業文化師,也將隨著新陳代謝而逐漸退出職場舞臺。員工要求更多的參與性,互動性,主導性,自主性,不再被權勢和地位所拘束。員工也不再侷限於官方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觀點意見,而是自己開闢了自己的話語空間,利用部落格、微信、微博、QQ群來尋求知己知音。過去的話語壟斷權被打破了,每個人都處於開放平等地位,必須通過自己的魅力來吸引粉絲,所謂的絕對權威專家大師已經光環不再了,大眾人氣才是硬道理。企業內外必將湧現出大量人氣旺盛的群眾意見領袖。

  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功能現代化

  過去的企業文化,注重企業文化的激勵、凝聚、導向、約束、協調、輻射等內斂作用。新時代的企業文化,則更注重學習、創新、競合、開拓這些外向功能。新文化強調學習,鼓勵創新,提倡競爭性合作,引導開拓性發展,總之是將眼光引向企業外部拓展,而不是專注於內部構建。新文化的企業相對傳統文化企業,將更具有進取性,主動性,變革性,合作性,開放性,包容性。在企業目標上,更多追求互利共贏,而不是你死我活。在社會責任上,新文化企業也與傳統文化企業不同。傳統文化企業大多隻是通過捐助慈善等方式,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義務。而新文化企業,則主要通過自身主營業務,來實現社會責任和義務,並不特意要通過形式來表現,也就是不需要裝模做樣,而是本來如此出乎自然。如環保企業、節能企業、新技術企業、文化服務企業等。

  企業文化的現代化,根源是內涵的現代化,也就是理念的現代化。而主體現代化,是推動和支撐新文化的基本力量。沒有主體現代化,其他的如形象現代化,載體現代化,溝通現代化,功能現代化都無從談起。因此,現代化的企業文化,必須依賴一支現代化的企業員工隊伍,依賴於企業員工發自內心的真誠覺悟。

  新文化是伴隨著新技術、新行業、新經濟、新時代而產生的,不可能脫離行業背景和時代環境。因此,追求企業文化的現代化,不能盲目求新求變求先進,要根據自己企業所在的行業、地域和時代綜合條件,來決定企業文化現代化的進度和程度。一般而言,新型企業文化比較適合網際網路企業、高科技企業、新概念創新型企業,文化產業型,自由貿易型企業等。而傳統的大型工業企業,則要根據自己戰略轉型的需要,有選擇地引進新文化因素。但是,企業文化的現代化大趨勢是不容質疑的。那些固守舊文化的企業,應該及時警醒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