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為何殺死李廣的兒子

  霍去病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大,和李廣的名氣不相上下。在歷史上,李廣的兒子是被霍去病射殺而死的,這是為什麼呢?想要了解其中的真相,就和小編繼續往下看。

  霍去病殺死李廣兒子的原因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大,舅舅是大衛青。李敢也是一個著名的將領,他的父親是飛李廣。因為衛青和李廣的關係,最終霍去病殺死了李敢。其具體原因、詳細情況如下: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廣和趙食其隨著大衛青出征,李廣和趙食其因為中途迷路耽誤了和衛青主力會合的時期,導致了衛青不得不只用5000騎兵抵擋匈奴單于主力萬騎。儘管衛青兵力弱少,卻最終打了勝仗,打敗了匈奴單于。單于本人見勢不妙拋下大軍出逃,未能擒獲。如果此時李廣二人能及時趕到,也許會立下卓越功勳,官至封侯。

  可是,李廣因為迷路未能參戰,按照漢朝的軍閥,將領“失期”當斬,但可用錢贖罪,而李廣到幕府後對下屬說“不願復對刀筆之吏”,憤愧自殺。元狩五年,征戰歸來的李敢得知父親李廣的死訊,受封賞後代李廣任郎中令一職,他認為是衛青陷害其父李廣,於是在不久後擊傷衛青。衛青素來仁善退讓,隱瞞下來沒有聲張。但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能接受部下李敢打傷自己舅舅,過了不久李敢與霍去病隨漢武帝至甘泉宮狩獵。霍去病趁打獵之時,射死了李敢。因為霍去病正得寵,漢武帝聲稱“李敢狩獵時被鹿撞死”。而霍去病也並未受到漢武帝的懲罰。

  李敢以英勇著稱,也是霍去病的部屬。元狩二年,李敢隨著父親一起出徵。這場戰事由於張騫延誤戰機,導致匈奴左賢王率領了四萬騎兵包圍了父親李廣。看見這樣的情況,李廣的士兵又是吃驚又是害怕,於是,李廣派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賓士。李敢獨率自己幾十名騎兵飛奔,直穿匈奴騎兵陣,又從其左右兩翼突出。回來報告李廣說:“匈奴很容易對付啊!”士兵們這才安心。後來在元狩四年,李敢又以校尉的身份跟隨霍去病攻打匈奴,李敢英勇的奪取了匈奴左賢王的旗幟,獲取戰功,於是被賜爵關內侯,擁有豐厚的賞賜。一天,後來李敢得知父親李廣去世的訊息,認為是衛青陷害他的父親李廣,於是一怒之下毆打衛青,而衛青因顧忌加之內心有愧,沒有聲張。但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去看不下去,不能接受部屬毆打自己舅舅,於是頗為懷恨。後來,漢武帝狩獵,李敢與霍去病一同前去。霍去病懷恨在心,趁打獵之時,一箭射死了李敢。那時因為霍去病深受漢武帝的寵愛,就掩藏了謀殺一事,對外發表聲稱“李敢狩獵時被鹿撞死”的訊息。面對這一人物,杜牧曾評價說:“念爾跨馬事敵,執戈同仇,壯比文鴦,勇同李敢。”霍去病為什麼殺李敢《史記》中對霍去病殺李敢一事有相關的背景介紹。其中說到,漠北大戰中,李敢在打擊匈奴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回到朝廷後,漢武帝封李敢為關內侯,並擔郎中令一職。不久後,李敢想要殺掉衛青為父親李廣報仇。

  李敢便衝動的前往衛青處,打傷了衛青。衛青為人寬厚仁慈,便沒有追究李敢的責任,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不久之後,霍去病知道李敢打傷舅舅衛青一事,便想為衛青報仇。在漢武帝一次狩獵活動中,霍去病便把李敢殺掉了。深思一下,霍去病為什麼殺李敢,僅僅出自於想要為衛青報仇嗎?漢武帝年間,朝廷之中勢力最大的家族莫過於衛氏。雖然霍去病身為衛青的外甥,但是他和衛青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徵,也代表著不同階級的利益。漢武帝為了抑制衛氏家族勢力,便打算以霍去病壓制衛青。加上,霍去病在戰場中立下的功勞遠比衛青顯赫,衛氏家族肯定不願意權力過渡於霍去病身上,於是便採用李敢來刺激霍去病。所以,有可能衛青手下在狩獵之前將李敢打傷衛青一事告訴了霍去病。霍去病個性衝動,根本沒有考慮箇中利益,便在人多而雜的圍場中,將李敢殺死了。這樣一來,漢武帝對霍去病心生懷疑,漸漸會疏遠霍去病,並打算重新重視衛青。對於衛青來說,滅掉了李氏家族,更加有利於鞏固衛氏在朝中地位。所以,霍去病為什麼殺李敢可能出自於一個政治陰謀。李敢怎麼死的“念爾跨馬事敵,執戈同仇,壯比文鴦,勇同李敢,”這是杜牧對李敢的評價。

  史上的李敢這一人物曾多次與匈奴作戰,並且屢立戰功,官職由校尉漸升至郎中令,並封關內侯。後來因為擊傷了衛青而被霍去病射殺。

  霍去病的名字來源

  霍去病的父親霍仲孺在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當差的時候,還有衛青和他的三個姐姐衛君孺、衛少兒、衛子夫一起當僕役和奴婢。因霍仲孺和衛青的二姐衛少兒私通,才生出霍去病這個私生子。霍去病生下來之後,是在一群奴婢中養育長大的,他生活在“低人一等”的痛苦之中。同時他這個私生子又有著皇親國舅的關係。

  衛子夫進宮,其弟衛青便當了朝廷的文臣武將。後來,衛青娶了平陽公主為妻,因此,武帝劉徹和大衛青,兩人同時是對方的姐夫,又同時是對方的小舅子。

  衛少兒憑著妹妹衛子夫和弟弟衛青的關係,自然可以自由出入皇宮。有一次,衛少兒抱著不滿一歲的兒子進宮去探望妹妹子夫,這時宮內異常肅靜,人們互相說話打招呼都悄聲細氣,躡手躡腳,生怕驚動了皇帝。衛少兒抱著孩子進宮,快到皇帝和子夫的寢宮時,孩子突然大哭起來,聲音如雷貫耳,被皇帝聽到了,衛少兒都嚇得快昏過去了,等候這位皇帝妹夫發落自己。

  此時,武帝正躺在床上,經受著重感冒帶來的病痛和苦惱,突然間聽到震耳驚魂的孩兒哭聲,竟把他嚇出一身冷汗,頓覺身體輕鬆舒暢起來,病也好了。他一抬眼,看到衛少兒跪在床前,等候降罪,武帝就讓她起來,並叫她將孩子抱給他。聖上抱過嬰孩,龍顏大悅,不停地逗著孩子,此時,這小傢伙眉開眼笑,武帝越發喜愛,隨問衛少兒:“這孩子叫什麼名字?”衛少兒說:“還沒有起下名字呢。”武帝眯起眼睛想了會兒說:“寡人近幾天來身體欠安,得了傷風感冒,不料這孩子幾聲大哭,驚得我一身冷汗,這病居然去除。因此,朕賜名這孩子叫‘去病’怎樣?霍,霍然迅捷,去病,除去病根。”

  衛少兒叩頭謝恩。霍去病,從此大名飛揚。

  霍去病怎麼死的

  關於戰神霍去病***前140-前117***之死,史界和民間有多個版本:有人認為其在漠北之戰中“感染瘟疫,不治而終”;有人認為是遭人***士卒、刺客或某個集團***下毒致死;也有人推測“漢武帝因看到霍去病力量的壯大,內心也有所隱憂和防範,便在奸人的挑撥之下,精心佈置了一盤棋”;更有人認為“其中有不可告人的隱情和祕密。霍去病其實並沒有死,而是礙於當時形勢所迫而隱居起來”。

  無論是哪一種推斷和臆想,都不應該“只是沒有證據的幻想”,還不如直接解釋為“死因不明”,好讓後來者有更明辨的研究方向。這種推測要符合霍去病身邊的情況,就要知道霍去病是因何而死,是誰最想殺他?然而同時代的司馬遷***前145-?***在《史記》中並沒說清霍去病的真正死因。就連司馬遷自己也是“死因不明“,這又是另一樁未解之謎。

  雖然大漢初期,歷史線索總是撲朔迷離,但我比較偏向於“棋局說”,被策劃者“借刀殺人”,它的幕後首腦最有可能是誰?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

  縱觀歷史,帝王從來都是心狠手辣的。任何有對其統治造成威脅的人,都會出現在他的“黑名單”之中。無論此人曾立下多少汗馬功勞,無論他是忠臣還是良將,無論是身邊的親人還是朋友,都難逃脫置身棋局的命運。

  當霍去病遠征匈奴之際,宮廷卻醞釀著動盪和殺戮。此時,多疑且迷信的劉徹,將衛青、李敢和太子之間的關係,處理得不留痕跡。在一系列的“離間”和暗鬥中,很多人都死於非命。李廣自殺是該段歷史的轉折點。霍家絕後,忠於武帝的衛氏集團卻是最後的贏家。這個覆滅和崛起的過程,顯得太過殘酷和玄乎,讓人簡直不能接受和容忍。它讓我們始終不能忘記權力的中央漢武帝他才是整個事件的終結者。

  霍去病對於當時的大局似乎有所察覺,但對於一個血氣方剛、嶄露頭角的大來說,贏得無數功名利祿之時,不可能就此放棄更好前途。命運難料,一個再強悍的戰神,始終會栽在統治者手中,任由他們奚落、排斥和打壓,這是統治者“統國治人”的一般套路。司馬遷後來被“宮刑”,還敢記載負面而又刺耳的史書?

  故霍去病不是“久經沙場,負傷太多,感染瘟疫而死”,而是死於宮廷權勢集團之間的明爭暗鬥,漢武帝是間接殺害霍去病的凶手。厚葬霍去病,那只是因為他心中愧疚。終究這是一場花哨而陰險的棋局。這是歷史灰暗的指令碼,它在不斷鞭策我們,要不斷探索和尋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