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殺楊修

  ?是因為文人楊修捲入宮廷鬥爭嗎?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不少人認為楊修是因為他的才華外露,被曹操出於嫉妒而殺害,其實不盡然。曹操不但欣賞楊修的才華,而且對其“委以錢糧重任”,早晚“多有教誨”。如果單純地因為嫉妒,曹操決不會把這個多次掃自己面子的人留在身邊近20年。曹操之所以在死前的一年殺掉楊修,是因為楊修作為文人,已經深深地捲進了宮廷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殺掉楊修,不過是曹操為了身後接班人的安全,所採取的一種必要手段。

  在曹操比較欣賞的兩個兒子中,楊修是站在曹植這一邊的。他在為曹植能夠繼承王位的問題上,出謀劃策,糾集勢力,成為反對曹丕的政治共同體。不過曹植因為“華而不實”,並不被曹操喜歡。再者,楊修作為曹植的嫡系黨羽,為其在謀取王位上出的一些餿主意,多次被曹操拆穿,是曹操對楊修由厭惡而逐漸起殺心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自己死後權力的順利交接,為了避免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日後的明爭暗鬥,所以曹操隨便找了個“洩密”和“擾亂軍心”的理由,便果斷地砍下了楊修的頭顱,防患於未然。

  曹操一方面實行“唯才是舉”,吸收、籠絡和重用知識分子,一方面又堅持“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用人原則。對於願意臣服歸順於自己的文人,曹操可以給他們高官厚祿,可以與他們推心置腹,尊重愛護;可對於那些不肯服膺,不願與自己合作,甚至別有用心的知識階層精英,曹操卻不惜背上屠殺知識分子的千古罵名,也要對他們下狠手、下毒手,這是他對文人慣用的一種統治手段。

  曹操是位大文人,他重視文化,理解文化,更知道文人是不能隨便殺的,但當他的政治統治受到知識分子的攻擊和威脅時,文學家的曹操自然就會讓位於政治家的曹操,只有通過政治手段,利用“鐵血政策”,才能掃清口舌和文字障礙,實現“以曹代劉”的政治目的。對於曹操來說,殺掉幾個不識時務的異己文人,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的高壓統治捷徑,既能肅清耳根,又能殺一儆百,何樂而不為呢?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1:

  曹操差人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園,建成他去觀看時,不置褒貶,只取筆在門上寫一個“活”字。許多人都不知其意。楊修卻看破了其中的隱意,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門闊耳。”曹操嫌門太闊了。於是,人們再築圍牆,改造妥當,曹操再來看,很高興,問這是誰知道了我的用意的?左右告訴他,是楊修。曹操嘴上讚揚楊修,內心裡已是很忌諱他了。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2:

  一天,塞北給曹操送來酥餅一盒。曹操隨手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就放到了案頭上。楊修進來看見了,就讓人拿來勺子和大家吃了。曹操回來問為何這樣?楊和答說:“丞相您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場,心裡卻很討厭楊修。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3:

  曹操總是擔心別人暗殺他,常常吩咐侍衛說:“我在夢裡好殺人,我睡覺時,你們都不要靠近我。”一日他睡午覺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給他蓋上。曹操跳起來撥劍殺了這個違抗命令的侍從,然後又上床裝作繼續睡覺。半晌而起,作出一副吃驚的樣子,假惺惺地追問:“誰殺了我的侍衛?”別人把實情告訴他,他還痛哭了一聲,命人厚葬之。事後,眾人都以為曹操夢中殺人。只有楊修說:“不是丞相在夢中,而是我們在夢中。”一語道破。曹操聽了更加憎恨楊修。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4:

  曹操的三子曹植很欣賞楊修的才能,常常邀楊修談天論地。有一次曹操想試試自己兩個兒子的才幹,楊修卻暗中為曹植作答案,結果曹植總是對曹操的提問對答如流,曹操便有些懷疑,這時曹丕買通弟弟身邊的人,把楊修作的答案偷給了曹操,曹操大怒,說:“這個匹夫竟敢欺騙我。”從此有了殺掉楊修之心。

  很快,機會來了。劉備親率大軍打漢中,驚動了許昌,曹操也率40萬大軍迎戰。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屯兵日久,進退兩難。適逢廚師端來雞湯。見碗底有雞筋,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候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人們便把這個號令傳下去。楊修即叫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候惇也很信服,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後,怒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便把楊修斬了。

  有人說楊修是絕頂聰明之人,鄭博士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如果真的是聰明過人,他就應該知曉“才不蓋主”的命理原則,違背命理學上的辯證法之原理的人只能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

  顯然,曹操用字謎來考眾人,自然是希望有人能解釋,但決不是希望有人一下子就給點破了,否則曹操的才能就不突出了,楊修正是犯了“急”字忌。那盒酥餅只能由曹操分給每人一口,以示親切關懷,而不是讓每人自己去分一口,即使現在也是官場文的禁諱。楊修犯了“諱”字忌。他出盡風頭,曹操還能英明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既然是自己的隱私,就不希望別人知道。楊修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點破了曹操的隱私,因而犯了第三個錯誤。一個人的隱私被點破後,這個人的心理安全感就沒有了。那麼,他失去的安全感就只好由點破的人來負責了,所以要“滅口”。

  楊修犯的第四個錯誤,就是介入宮廷的王位祕事總。歷來皇帝選太子都伴隨險惡的鬥爭,只有皇族內部的人才能參與。楊修作為位置很低的人蔘與其中就是違背了命理學上的辯證法,只能死路一條了。

  啟示:

  並非人人都能走官運,但是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就需要你懂得命理辯證法的真諦,希望朋友們無論命理是否有官運都能成功,成就一番事業:

  1、該乾的時候幹是一種能力,不該乾的時候不幹是一種智慧,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時候不該幹是一種成熟。

  2、該靠前的時候靠前是一種派頭,不該靠前的時候不靠前是一種知趣,知道什麼時候該靠前什麼時候不該靠前是一種修煉。

  3、能當獅子是一種威儀,能當狐狸是一種謀略,知道什麼時候當獅子什麼時候當狐狸是一種素養。

  4、該調理自己命理時就調理的人能趨利避害;該調理自己房子風水時就調理的人能成就大事。因為萬事皆有靈、風水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