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封井

  你知道東阿阿膠是怎樣走入宮廷的嗎?你知道徐福東渡所找尋的仙藥是什麼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門神尉遲恭奉命封井,歡迎大家閱讀。

  門神尉遲恭奉命封井

  因為李世民,阿膠的發展軌跡自唐代出現重大轉折,影響深遠,不可小覷。

  太宗皇帝從底層小吏做起,閱人無數,閱事無數,自然也閱物無數。這和後代帝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五穀不分,自然不同。不過李世民乃西北之人,何以與山東東阿的阿膠有些瓜葛?

>

  東阿境內千年流傳的民間掌故說,想當初,儘管李世民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在山東境內,卻遇到強人王世充。那王世充也不是等閒之輩,一陣廝殺下來,李世民小受頓挫,人困馬乏,遂引軍進入東阿縣休整。東阿人就以阿膠熬湯來擁軍。說也奇怪,大隊人馬第二天就精神煥發,居然一鼓作氣打敗了王世充。

  這段民間野史史書中沒有記載,真假難辨。但接下來的故事,就是書中說的事了。

  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太宗時派遣大將尉遲恭光臨東阿縣,封存阿井,宣佈自此之後當地閒雜人等一律不得私啟井封,製造阿膠,否則殺無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啟封而取水”,“熬膠進貢”。

  這東阿阿膠的貢法,是宮廷派人監製,一部分產品蓋上東阿縣印上貢朝廷,一部分由官府饋贈或者高價出售,謀取暴利。

  之所以在文章開篇說,阿膠的發展軌跡自李世民時代出現重大轉折,是因為自此之後,直到宋代,都是“其井官封”。“其井官封”的好處是阿膠從一個微賤的民間之物,一躍而為皇家貴重之補品,登堂入室,與人蔘、鹿茸並列中藥三寶;其害處是它本為勞動人民所創造,勞動人民反而無福消受,導致後代假阿膠氾濫成災,甚至連明代的李時珍也抱怨說“真阿膠極難得”。

  尉遲大封井的舉動表明,當時之人就已經意識到,阿膠與當地地下水之間,有種神祕的聯絡。故事結尾,我們重溫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那句名言:“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尋覽民族瑰寶,知其源頭出處。

  徐福東渡求仙藥原是海帶

  在中國和日本流傳著一個同樣的故事,就是徐福為秦始皇求不死藥而東渡的傳奇。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秦時齊地人,著名方士。他頭腦聰明,膽大心細,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統天下的偉業,便開始憧憬不***神奇。齊郡方士徐福上書說,他願東渡海上求取長生不老藥獻給始皇帝。《史記》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徐福東渡的史籍。其中,《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和《淮南衡山列傳》、《封禪書》等5處記載徐福其人其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於是,乃並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這裡的“成山”,就是山東半島最東端榮成市的成山頭。而後,秦始皇“乃徒黔首三萬戶琅琊臺下”,巡狩到了山東膠南琅琊。“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來到琅琊找徐福問求藥之事。徐福沒有得到仙藥,害怕秦始皇加罪於他,便對秦始皇撒謊說:他已經登上了蓬萊仙山,看到了仙藥,但山上的大神嫌他帶的禮物太少,沒讓他將仙藥帶走,說要得到仙藥,必須選送優秀的男女和工匠來。還說,海中的大鯊魚太多太大,船下海後受鯊魚的阻攔,無法航行,所以到仙山去取藥有困難。希望皇上派善於射箭的人一起去,遇到鯊魚就用裝有機關,可以連發的弓箭殺它。秦始皇於是命令重新選擇3000童男,3000童女,又選派了各種工匠手、射箭能手百餘名,裝足糧食、淡水,擇日出海,大船數十條浩浩蕩蕩奔向東海而去。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和一批工匠去了東方“平原廣澤之地”,便在那裡自立為王,繁衍生存下來。

  據日本史書記載,徐福從成山頭出發,先到了現在的韓國南部,後來到了日本。徐福登陸的時代,日本還在矇昧之中***大約是新石器時代***,還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但是按照部分日本史學界人士的觀點,徐福,就是日本古代著名君主,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他登陸日本的地點,便在日本的關西平原。“神武東征”橫掃日本的傳說就是基於徐福登陸日本,南征北戰的事蹟。最後,徐福死在日本的富士山麓。

  傳說是否屬實,我們已經無從考證。現代日本的海藻學家、醫學博士、農學博士、北海道大學水產學部大石圭一教授認為,當年徐福為秦始皇所尋找的仙藥,其實就是被日本人稱為長壽菜的海帶。1985年,日本海藻學家大房剛博士在《海洋蔬菜——保健海藻指南》一書中也引用過這段話。這一結論,在日本學術界至今沒有人提出過異議。

  日本是一個海洋群島國家,日本民族是世界上食用海藻最早、最多的民族之一。從一萬年以前的貝冢以及古蹟中就發現有幾種食用海藻,從島根縣豬目洞窟中發掘的繩文時代、彌生時代的遺蹟中也發現有愛森藻***海帶科***、馬尾藻等遺蹟;在青森縣龜岡的泥炭遺蹟中也發現有海帶、裙帶菜等遺蹟。這些遺蹟說明,日本沿海的先民,在很早的上古時代就開始食用海帶了。他們把海帶稱為長壽菜,並作為貢品獻給朝廷和神社。此類資訊也傳入中國。

  在海帶出產和食用較早、較多的青森地區,有關於當年徐福活動的傳說,當地人把他尊為祖神和藥神。那裡建有尾崎神社,內供金銅製的徐福神像,身穿中國服,坐波浪臺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