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狀元劉子壯介紹

  劉子壯***1609-1652***,字克猷,號稚川,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人,明崇禎三年***1630年***舉於鄉,寒窗苦讀近二十年,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參加殿試,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及第,大魁天下,授國史館修撰。下面是。

  人物生平

  子壯博綜群籍,精製舉文,雄厚排傲,淩鑠一切。與同榜一甲二名進士漢陽熊伯龍齊名,世稱熊劉。詩古文亦以氣勝。《清史稿》曰:開國之初,若熊伯龍、劉子壯、張玉書,為文雄渾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初年湖廣提學道蔣永修也說:國初楚文大家,首推稚川劉太史。子壯九歲失恃,每念母輒為孺子泣,遂名其堂曰屺思堂。著有《屺思堂文集》、《屺思堂詩集》、《劉稚川先生稿》等。

  生平軼事

  據《居易錄》記載:劉修撰克猷子壯,中明崇禎庚午舉人,困於公車,至順治乙丑赴會試。初入京,居黃岡會館,是夜,夢一神人自空中而下,類人間所繪畫魁星者,連呼狀元,劉驚起,遜謝,顧曰:“數定矣,何遜謝。”為是科遂捷南宮殿試,果及第第一。既入翰林,又一夕夢人告曰:“君雖狀元及第,然官不過五品,年不五十。”遇覃恩,加級,為從五品,急請告歸,歸未久,病卒,年四十有三。卒時,命家人洞開窗戶,仰視曰:“天樂迎我,我逝矣”。又曰:“我華真君第三弟子也,今召復故位耳。”

  劉子壯雖然做官時間短,去世又早,但由於才氣過人,在整個清代文人們都沒有忘記他,為清代名狀元之一。劉子壯的同榜進士、曾任江南按察司副使和江西布政司參政的周體觀在路過黃州時,不由得想起這位英才早逝的狀元,情之所至,矢口成文,作《撥棹雜詠》詩曰:不見當年劉克猷,西風吹淚過黃州。舊時江路能來否,落日招魂古驛樓。《清詩別裁集》謂讀此使人增交誼之重。

  劉子壯主要作品

  【答詹柔尊】醉君江上閣,風雨闇然春。忽作十年別,幾成異世人。得書如面見,贈句以情申。遙羨湖煙裡,能於魚鳥親。

  【赤壁】赤壁千年古蹟疑,漫勞過客訪殘碑。雖無一炬周郎烈,卻有三秋蘇子祠。道士夢中猶借鶴,江上豈憑龜。山川自為文人重,誰起泉塗問是非?

  【秋懷】大河以北近京畿,昨歲荒涼客解衣。疲騎穿城白晝靜,春林巢鳥路人稀。黃沙古道吹風雪,蔓草寒廬閉棘扉。漢帝於今尊卜式,柏樑應笑露臺非。

  狀元介紹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廢除,歷經近1300年。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封建社會的文人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勵多少學子臥薪嚐膽、懸樑刺股、死鑽八股、勇跳龍門。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

  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但古時的狀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試第一名。唐鄭谷及第後,作《宿平康里》詩“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但是鄭谷當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時南漢《十國春秋》雲“劉龑***yǎn***定例,作狀元者,必先受宮刑。故羅履先《南漢宮詞》曰:“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