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白是什麼居士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青蓮居士李白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蓮居士李白簡介

  李白古代的浪漫詩人,出生於公元701年,家世和出身不詳,據說是在西域碎葉城出生的,後來跟著父親到了綿州昌明。關於他的高祖有說法是興聖皇帝,也有人推測是唐太宗的兄弟。

  李白五歲的時候開始識字讀書,這其中還發生了鐵杵磨針的故事。李白十五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作賦了,並接觸到了道教,在遊歷過相鄰周郡的過程中開闊了眼界,因而在二十四歲的時候開始遠遊。在路上,李白認識了孟浩然、李邕,並在安陸成親。

  從十五歲拜訪高官和高人以來,心懷抱負的李白就一直希望自己的才華被人賞識,拜見一些王公大臣,但是都被拒絕了。失意的他曾經一度與當時的無賴為伍,後來定居在安陸的桃花巖,過起了種地的生活,空閒的時候也讀讀書。

  前半生的李白一直都不得志,幾次向高官顯貴獻上自己的誠意之作都沒有成功。受到打擊的他也自暴自棄過,終究還是選擇過回平靜的生活。

  李白的個人資料

  在經歷了多方的刺激後,李白迎來了人生中的轉機,見到了外出打獵的唐玄宗,並借這個機會獻上了自己的作品《大獵賦》。文中對唐朝大加讚賞,並附上了道教的一些理論,深得信仰道教的唐玄宗的喜歡。

  同年,李白通過衛尉張卿見到了玉真公主,送了一首祝福公主早日得道的詩,並向張卿說明了自己的近況,表達了為國效力的心。在人生賀知章後,李白也向他獻上了詩作,被其稱之為謫仙。

  公元742年,李白被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引薦,做了翰林,用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唐玄宗的寵信,經常陪在他身旁,也得到了一些賞賜。但是,李白嗜酒放縱的行為讓那些眼紅的大臣抓住了機會,在唐玄宗面前毀謗他,李白漸漸地被皇帝疏遠。

  公元744年,李白來到了洛陽,跟杜甫、高適成為了好朋友,三人志趣相投,討論詩文和國家大事。同年的秋天,李白正式接受了道籙,成了一名真正的道士。安史之亂時,隱居的李白受到了永王李璘的邀請,進入了宋若思帳下。一年後,由於參與了永王的謀反,李白被抓到了獄中,後被流放到了夜郎。

  朝廷大赦後,李白重獲自由,之後有兩年時間往來於宣城和會稽,得了重病後投靠了自己的族叔,最終因病逝世。

  李白是唐朝乃至整個古代偉大的詩人,一生立志從政,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卻只有極短時間受到皇帝的器重。李白雖然在政治上沒有表現的機會,但是在文學詩作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被後人傳誦。

  李白趣事

  李白的一生多姿多彩,相比起很多人平淡甚至平庸的一生來說,李白這個大詩人有著太多的趣事可以講述,這裡小編就介紹其中的幾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說了,下面主要來說說他“謫仙人”和“有景道不得”的趣事。

  據說當年李白從24歲的時候就出門遊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30歲的時候他來到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長安,他從小就有著匡扶社稷的理想,所以到了長安之後拜訪了很多的達官顯貴,但是沒人願意推薦他。直到有一天李白和朋友一起去到紫極宮遊玩,碰上了當時的文壇領袖賀知章,賀知章對於這個名聲漸起的小輩也比較重視,再看到李白儀表不凡,風姿卓越,所以就邀請他一起來喝酒。結果買酒的時候發現身上沒錢,賀知章有點尷尬就把自己衣帶上的金龜給取了下來,拿它去換錢,李白還勸阻他:“這是朝廷給的,怎麼好拿去換酒呢?”但是幾人都沒有帶錢,所以只好這樣。之後李白拿出自己的詩歌請賀知章指點,賀知章讀完《蜀道難》頓時覺得李白的這首詩實在太好了,等到讀完《烏棲曲》賀知章不禁感嘆李白是天上的謫仙人啊,才華不是凡人可以比擬的。因此李白的“謫仙”之名就傳開去了。

  後來李白依舊不得重用就離開長安繼續遊山玩水,有一次就和幾個好友一起來到了黃鶴樓,一般來說來到這種名勝古蹟文人墨客總是會在上面題詩,但是到了這兒李白麵對著無限的風光,剛想提筆作詩就看到了當年崔顥留下的那首《黃鶴樓》,讀罷此詩,李白就把筆給放下了,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