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英雄人物

  雖然歷史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是現代化的歷史教學要求教育工作者採用具有時代性的年輕化教學方式,作為傳授歷史知識的主要載體之一,歷史故事承擔著傳播年輕的歷史教學的重要使命。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趙家天子楊家將

  說起宋朝的“楊家將”,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但為什麼趙家當了“天子”,而楊家只能為“將”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趙家的祖先還是個放牛娃的時候,夏天就經常和一個姓楊的男孩子一起去放牛。兩個小男孩兒把自家的牛牽出來,往草坡上一扔,就跑到旁邊的一個水潭裡洗澡去了。

  那個水潭裡的水,跟別的潭裡的水也沒什麼兩樣,只是每到太陽快下山時,潭中央就會浮出一頭石犀牛,一動不動地立在水中央,偶爾會張一張嘴。

  傳說那隻犀牛是一塊風水石,很有點兒神祕。據說只有不到十二歲的孩子——也就是童男童女,才能看得見它,普通的成人是看不見的。

  這兩個小男孩當時都不到十二歲,也不知道那是風水石,只覺得它那樣站在水中很好玩,因此只要兩人一有空,就到牛背上爬上爬下,打水仗,那頭石犀牛任憑孩子們玩耍,大約一個時辰後,它才沉到潭底下去,天天如此。

  那時候,北方的契丹族人強盛起來,他們一心想佔領中原,就派出一個風水先生,到全國各地去檢視,一定要找到一塊風水寶地。

  人們都相信,只要把祖先的屍骨葬到風水寶地,後代就能出皇帝。

  那風水先生費了很多周折,找了十年才找到這個犀牛潭,石犀牛的口中就是塊好得不能再好的風水寶地。

  風水先生年紀很大了,那石犀牛他是看不見的,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看到這兩個放牛娃,一下子就有了主意:我可以把主人祖先的遺骨,用一個小木箱裝著,叫這兩個放牛娃放進這犀牛口裡嘛。

  第二天一大早,風水先生就把那準備好的木箱帶來了。正好碰上這兩個小男孩子還在那兒玩,他就對孩子們說:“你們是不是經常看到有一隻石犀牛從潭裡出來?”

  兩個孩子齊聲說:“是啊!”

  風水先生從懷裡摸出二十兩銀子:“只要你們把我這個木箱放到那石犀牛的口裡,我就給你們每人十兩銀子。”

  姓趙的孩子問:“你這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那個風水先生心想,這麼兩個小孩子,給他們說實話也沒什麼大不了,就說:“是我主人祖先的屍骨。”

  兩個孩子同意了。等那先生走後,這兩個小男孩就商量開了:“他為什麼把他主人的祖先的屍骨放在這個箱子裡呢?還叫我們放進那石犀牛的口裡,這裡面肯定有道理。我們為什麼不把我們祖先的屍骨,也裝在一個小箱子裡,一起放進犀牛的口裡呢?”

  說幹就幹,他們連忙跑到自家的祖墳裡,挖起了祖先的屍骨,也裝進了一個小箱子,拿到了這個犀牛潭邊。

  等到下午,那石犀牛再露出水面時,兩個小男孩子就爬到石犀牛頭上,想把這三個箱子全部放進去。可是那犀牛的嘴太小,三個箱子放不進去,只好一個一個地放。

  說來也怪,當把風水先生那個箱子伸過去,石犀牛的嘴就張開了;把這姓趙、姓楊的箱子伸過去,石犀牛的嘴就緊閉著,就是不張開。

  這個姓趙的男孩子一拍腦袋:對了,我先把那風水先生的箱子伸過去,引得它張開了嘴,再把我們的箱子一齊放進去,不就行了嗎?

  就這樣,他把這兩個箱子並排放到了石犀牛的嘴裡,石犀牛的嘴裡就有許多縫隙,合不攏了,也再不張開一丁點兒。姓楊的孩子一看,沒辦法了,只好把他那口箱子掛到了石犀牛鼻子上的那隻角上。

  兩個孩子歪著頭左看右看,覺得還是有點不怎麼理想:那牛口中不是還有很多空隙嗎?萬一箱子掉下來,怎麼辦?

  他們又游回岸邊,撿了一些柴,用石頭把這些柴,全部插進了犀牛口中,這下,那牛口裡就塞得滿滿的了。不大一會兒,那石犀牛又像以前那樣,慢慢地沉下了潭底。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再也沒看到那石犀牛浮出水面來了。

  原來,那犀牛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只不過現在有兩個人的骨頭葬在了這個地方,佔了寶地,因此,就再不出來了。

  一月後,趙家小男孩的母親正在灶屋裡洗碗,突然聽到外面一隻小鳥在不停地叫,那叫聲聽起來就像在說:“趙家天子萬萬年。”趙家當時窮得叮噹響。當他的母親一聽這個鳥兒還在這樣叫,很生氣,就用筷子在鍋邊敲著說:“別說萬萬年,三百年也好啊!”

  那鳥兒其實是灶王菩薩變的,專為來趙家報信,一聽趙家的母親這樣要求,只好上天對玉皇大帝說:“趙家的母親說,只想做三百年皇帝。”

  玉皇大帝想了想,說:“別人都想多做幾年,她倒好,還要少做,就依她吧。”

  就這樣,姓趙的人做了天子,從趙匡胤建立宋朝開始,總共統治了三百多年。而姓楊的人家因為把祖先葬在了牛角上,就做不了皇帝,只能做大將,那石犀牛的口裡塞滿了柴,於是姓柴的人家也大富大貴了。

  至於那個風水先生的主人後世當了皇帝沒有呢?這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實,當時和趙家爭天下的遼國,就是那個契丹人的後代耶律阿保機建立的。

  篇二:錦囊蠢計

  劉備借得荊州後,壓根不想還給東吳。孫權派魯肅討了幾次都沒討到,非常惱火,就採納周瑜的計策,用妹妹做誘餌,打算把劉備騙到東吳,扣為人質,逼他歸還荊州。

  定下計策後,孫權就派人到荊州,說得知甘夫人去世後,劉備一直單身,十分同情,願將妹妹嫁給劉備,請他到東吳迎娶。劉備可不傻,一聽就知道孫權不懷好意:“我已年過半百,孫權的妹妹卻是妙齡女子,他怎肯將妹妹嫁給我這個老頭子?恐怕是想把我騙到東吳去做人質,逼我還荊州吧?我才不上他的當。”

  諸葛亮卻搖著鵝毛扇說:“主公但去無防,我自有妙計,包你既娶到孫權的妹妹,又不用歸還荊州。”

  劉備問:“軍師有何妙計?”

  諸葛亮的妙計是到緊要關頭才能給人看的,他微笑著說:“我已將妙計裝在錦囊裡,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著喝主公的喜酒呢。”

  劉備終於動了心,決定去東吳迎娶孫權的妹妹。關羽和張飛都說萬萬不可,大哥這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劉備安慰他們說:“你們什麼時候見軍師失算過?有軍師的妙計,十個孫權再加十個周瑜,我也不怕。”

  劉備帶著趙子龍去東吳。臨行時,諸葛亮交給趙子龍一個錦囊,說妙計就裝在裡面,叮囑趙子龍一定要到東吳後,才能拆看。

  劉備一行乘船順江而下,很快就到了東吳水面。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趙子龍想等風平浪靜後再看軍師的妙計,劉備卻說,現已進入東吳地界,危險重重,萬一東吳水軍襲擊,想看妙計都來不及了。

  趙子龍覺得劉備說得有理,就將錦囊拆開。不料一股旋風襲來,頓時巨浪滔天。趙子龍站在船頭,縱然武藝高強,也因船隻顛簸摔了個嘴啃船板,幸好雙手抓住船幫,才沒掉到水裡。可諸葛亮給他的妙計,連同錦囊一起掉到風浪裡,打個轉就不見了。

  風浪平息後,趙子龍一行人划著木船,在江面上轉了好幾圈,又派幾個水性好的士兵到水裡尋找,都不見妙計的蹤影,倒是那個漂亮的綢緞袋子還掛在船底的一顆釘頭上,裝了一袋子的髒水。

  丟失了軍師的妙計,劉備不敢去娶孫權的妹妹了,他決定先回荊州。可他們正要掉轉船頭,就聽到有人喊:“劉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飛快地駛來,船上站著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仔細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劉備,逼他歸還荊州。趙子龍帶領將士拼死抵擋,才得以脫身,但劉備的左腿中了一箭,趙子龍也被周瑜的長槍刺傷了右臂。

  回到荊州後,劉備一瘸一拐地走下船來。諸葛亮吃驚地問:“主公,你沒有采用我的錦囊妙計?”

  劉備生氣地說:“妙計被風浪捲走了,錦囊還在。”他把髒兮兮的袋子扔到諸葛亮的腳下。

  趙子龍捂著手臂上的傷口問:“軍師,你那妙計到底是什麼?”

  諸葛亮撿起錦囊說:“我想讓你們到了東吳後,就沿路宣傳孫權是請主公來娶他妹妹的。這事鬧得越大,孫權就越下不了臺,你們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孫權的妹妹。”

  趙子龍埋怨說:“不就是幾句話嗎?軍師為什麼不預先告訴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祕祕地裝到袋子裡,還必須到東吳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點兒丟掉性命啊!”

  諸葛亮追悔莫及:“我沒想到江上風浪那麼大。”

  此後,諸葛亮有什麼妙計都當面講清楚,再也不敢裝到錦囊裡故弄玄虛了。

  篇三:讓曹操落淚的奇女子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個殺皇后鴆皇子,終生為權力所戰的人物。世人對他的評價是陰險多疑,手段毒辣的亂世梟雄。但是,有誰知道就是這個被世人唾罵的曹操,面對世間真摯的情愛,他也會感動到熱淚盈眶。而感動他的則是一個名叫來鶯兒的女子。

  來鶯兒是東漢帝都洛陽城裡一名色藝俱佳的歌舞伎。她是一個紅杏初熟般的小女人,尤其是那一雙水靈嬌媚的大眼睛,看上一眼都能讓人醉倒,不過,她生性孤高雅潔。在舞臺上,她明豔嬌媚,熱情奔放,使洛陽城的男子都為她神魂顛倒;但是在臺下,她卻淡妝素抹,沉默寡言,又使得那些想要一親芳澤的人,不得不望而卻步。在眾人的吹捧下,來鶯兒每日裡過著“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日子。這種風光卻在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的時候不復存在了。

  那些早就窺竊來鶯兒美貌的男子中,有一個名叫杜五,他本是洛陽城的小地頭蛇霸,生性貪淫。對來鶯兒早就垂涎三尺,苦於吹捧來鶯兒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他不敢招惹她。現在洛陽城大亂,他趁機想要霸佔來鶯兒。來鶯兒誓死不從,不惜以剪刀刺傷了杜五,那杜五勃然大怒,伸手掐住來鶯兒的脖子。眼看來鶯兒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遭到狂風暴雨的侵襲,在轉眼間就會枯萎飄零得無影無蹤。正巧曹操手下的一名侍衛路過,伸出援手將來鶯兒救了出來,並將她帶回去面見曹操。曹操憐惜來鶯兒便把她留了下來。

  來鶯兒雖然是一名身份卑賤的歌舞伎,但卻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為了報答曹操的救命之恩,在那些南征北戰、戎馬倥傯的戰爭歲月中,她隨侍在曹操身邊,用自己婉轉的歌喉與曼妙的舞姿,為恩人調劑身心,解除疲乏。

  對於來鶯兒來說,恩情畢竟不等用於愛情。心氣清高的她心中已經有了喜歡的人,那便是曹操身邊一個名叫王圖的侍衛。當初正是他將來鶯兒從杜五手裡救下來的。王圖長得魁梧而機警,弓馬嫻熟,一表人才,在丞相府中頗得曹操的賞識,也深得來鶯兒的芳心。

  但是來鶯兒深得曹操喜歡,王圖都不敢多看來鶯兒一眼。來鶯兒也不知道他心中究竟作何想法,不禁有些沮喪。不過,天公作美。這一日,曹操偶感風寒,身子很不舒服。來鶯兒提出要去寺廟裡給恩公上香許願,曹操自然很是感動,於是指派王圖跟隨來鶯兒去寺廟裡許願拜佛。

  從寺院出來時已是薄暮時分,夕陽剛剛落山。來鶯兒沒有回家,而是向前面的湖邊走去。壯碩的王圖在後面緊緊跟隨。在柳絲掩映之中,來鶯兒停住腳步,回頭痴痴地望著王圖,漸漸地羞紅了臉頰。對上來鶯兒如怨如慕的目光,王圖心神一蕩,渾身的血液也加快了流動,一種奇妙的歡愉充溢著他的整個靈魂……

  王圖目光中的愛意被來鶯兒清清楚楚的看在眼裡,她心中歡喜,於是對他露出微微的笑意。那笑意中飽含著嘉許、飽含著期待。王圖情不自禁地握住來鶯兒的手,她只是哆嗦了一下, 隨即投進王圖的懷抱,在他耳邊訴說著自己的相思之苦。

  而王圖對這個色藝俱佳的小女子早就傾心愛慕,只是礙於曹操的凶狠,才不敢孟浪。現在自己心慕的女子突然不顧一切的愛上自己,他又怎麼會拒之於門外。於是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卿卿我我,好一頓纏綿。

  曹操雖然對這個善解人意的女子喜愛有加,但是他每日裡忙於政事,而且身邊更是美女無數,所以竟沒有察覺出兩個人的情意。

  曹操因為賞識王圖,想要升遷他的官職,卻又怕旁人說閒話。於是便給他製造一個機會:派他帶領一組人馬,深入敵境,窺探敵人的虛實,以及囤糧的處所。這是一件十分危險、艱鉅的任務,是否能夠達成任務,全身而退,把握不大。不過事成之後,就能加官封侯。

  臨行之時,王圖向來鶯兒辭別。面對生離死別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來,來鶯兒淚流滿面地抱著王圖不放,不覺雞啼天曉,已經錯過了深夜出發的時間。

  軍令如山,王圖被繩捆索綁押入大牢,被判處死刑。來鶯兒見此情景,臉色大變。為了救出自己的心上人,她臉色蒼白地來到殺人不眨眼的曹操面前。她鼓足勇氣將自己和王圖的私情說了出來,並願意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心上人的性命。

  面對來鶯兒這份為了愛情連性命都可以不顧的真情流露,曹操人性中那純善的一面也被勾了起來。他被這個至情至性的女子深深感動,於是生出惻隱之心。不過曹操終究是一名梟雄,對於來鶯兒棄他而選王圖這件事情,心中也生出一絲不甘。為了進一步測試來鶯兒對王圖的感情,他於是設下題目來刁難來鶯兒,如果完成,就允許她替心上人***,如果不能完成,那王圖就必須處死。

  誰知來鶯兒為了救心上人的性命,不惜夜以繼日去完成曹操佈下的命令。在所有人都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來鶯兒卻在規定的時間圓滿地完成了。想到自己終於救下情郎,面對死亡的來鶯兒神情坦然,這再次震撼了曹操。一絲憐憫和心疼也在瞬間襲上他的心頭,但是想到自己位高權重,卻沒有一個心甘情願為自己慷慨赴死的紅粉知己,還不如一個小小的侍衛,這一點讓曹操不禁黯然神傷。不過他還是依照諾言放了王圖,並且對來鶯兒說道:“念在你一片真情,且訓練歌舞伎有功,可以不死!”

  “天下哪有這種道理,身犯重罪可以逍遙法外,不但本身難以自處,丞相又如何統御群下;再說賤妾有負丞相厚恩,也無顏苟活。”來鶯兒斷然拒絕了曹操的恩賜,她向曹操跪拜謝恩之後,堅決而又坦然地走向了刑場。

  望著她的背影,曹操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悽切,流下了兩行淚水,這是他第一次為女人流淚,也是最後一次為女人流淚。他沒有告訴來鶯兒,當初他放王圖的時候,曾經給王圖兩個選擇,一個是帶著來鶯兒離開他,一個是給他高官厚祿,王圖選擇了高官厚祿。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