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瑾國學入門書籍

  南懷瑾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聲望,被視作一代宗師,是現代中國文化“引路人”。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南懷瑾國學入門書籍,歡迎閱讀!!!

  南懷瑾國學入門書籍

  ***一***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二***《文字畫研究》***呂佛庭***《御定康熙字典》《新修康熙字典》《遠東國語詞典》

  ***三***《幼學瓊林》《古文觀止》《龍文鞭影》

  ***四***《增廣詩韻合璧》《古詩源》《宋元詩評註》《清詩評註》《隨園詩話》

  ***五***《古文辭類纂》《續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

  ***六***《兒童中國文化導讀》《兒童西方文化導讀》***老古文化公司編輯***

  ***七***《古今圖書整合》

  ***八***《綱鑑易知錄》

  學國學文化原則

  有了這些書,“師傅領進門,修煉靠各人”。能學習、研究到什麼程度,看各人的造化和毅力了。個人認為,學國學文化必須注意如下幾個大原則:

  其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經典著作浩如煙海,不要奢望一兩年時間就能學完,除了天資聰慧者,恐怕許多人大半生都得有當學生的思想準備,活到老學到老。切忌貪多求快。上述書目,選擇一部分來鑽研,若能學而有所悟、有所得,已屬不易。

  其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國文化有其自身特點和優勢,不能用學外語的方法來學習,但可以借鑑外語教學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一味地向西學靠攏,恐怕會事倍功半。

  其三,注重內心,莫向外求。學中國文化是為了自已內心的修為,為了提升個人道德修養素質品性,不是為了沽名釣譽,不是為了誇耀,不是為了評職稱,不是為了上百家講壇。一旦有功利思想,你在起點上就已經背離了中國文化的方向,多學無益。

  其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南老先生幾次強調,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沒有在寂寞中樂於學問的修養,也不可能有真學問。只要肯下功夫,終會有水到渠成、蒂熟瓜落的那一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應該是你學國學的理想和追求,但在行動上,首先要低調、低調!

  其五,手口並用,爛熟於胸。相信大家都不否認,真要做到胸有墨汁,腦袋裡是要記一些東西的。南老先生這一代人,包括我們的一些父輩們,在兒童時期是背了許多經典的,一生受用無窮。我們已經起步晚了,但奮起直追,尚不嫌遲。至少,像三百千千、《論語》、唐詩宋詞等比較基礎的東西,學的時候要開口朗誦,並記一些在腦袋裡,才算是自己的。若仍然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你在上學時已經學過了,又何必重來一遍?

  以上是個人看書的過程中想到的,並不成熟,提出來與同好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