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三國演義的故事

  談三國,論英雄。關於三國,你不知道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1.桃源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備>張飛***

  2.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演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戰呂布∶呂布實被孫堅擊退***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4.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只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郵,袞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長沙太守孫堅和曹操,只有這十三家.

  孔融當時正忙於對付黃巾賊,不可能分身去討董,陶謙當時只有貢獻一些金錢,並無參加戰役,馬騰當時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參加討董行列。

  當時公孫瓚正要對付烏桓,亦不可能參加討董行列,至於張楊當時和劉備一樣,只是義勇軍,而劉備當時亦只是跟隨出征。

  5.關公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6.張飛鞭督郵∶實乃劉備所為。

  7.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此乃劉備所為。

  8.土山約三事:那次戰役關羽是戰敗被擒,並非有“土山約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獻刀殺董卓:曹操認為卓終必敗,不領董卓情,逃歸鄉里。曹操獻刀,不見正史,虛構的。

  10.連環計∶載有貂蟬之人,呂布與董卓爭奪一婢女而起,並無指出是有人用計。

  11.關羽降曹∶無特別記載應為自願***在三演所編造的關羽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二皇嫂”,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

  根據史書記載∶劉備到徐州後,屯兵小沛,命關羽守下邳。劉備的夫人應該隨劉備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進攻小沛時,劉備戰敗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隨關羽在下邳投降的。

  也就是說,關羽在投降時,身邊並沒有什麼“二皇嫂”。***

  12.過五關斬六將∶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絡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並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13.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14.孫堅之死∶孫堅死於硯山。由於單騎輕出,只帶幾名隨從,遭黃祖設伏被流矢射死。

  15.孫策之死∶實乃遭刺客暗算傷重不治***在攻打陳登的途中亦是單騎輕出,不過更誇張…只有自己一個人去打獵...無巧不巧被許貢的三名家客給盯上***許貢死於孫策之手***

  即使孫策驍勇,但臉上一箭,受創極深雖有黃蓋等人後來極力搶救但仍回天乏術***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記載太少,無名過客而已。

  17.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劉備和諸葛亮徐庶等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於是徐庶告別劉備,進曹營。

  18.火燒博望坡: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傷重跳井自殺馬雲推倒土牆蓋井∶正史記載,甘夫人和糜夫人在當陽皆安然無恙,故也沒有馬雲推倒土牆蓋井的事情啦。

  20.長阪坡七進七出∶趙雲護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趙雲只是三義寫成,實則戰功平平。***

  21.張飛怒吼長阪橋∶曹軍夏侯傑因此肝膽俱裂被嚇死==||是小說的誇張手法。

  23.舌戰群儒∶無此事。諸葛面見孫權而已。諸如舌戰群儒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24.孫夫人投江∶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是孫夫人去荊州,並沒有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裡並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

  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孃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

  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

  所謂孫夫人投江自盡是假,沒有此事。劉備呢?佔據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麼留戀。

  正因為這樣,在《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後結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

  25.大小喬,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城西17公里處,在河北臨漳鄴城遺址內,有一座臺高十丈,臺上又建五層樓,離地共27丈的古代臺式建築,這便是馳名中外的銅雀臺。

  臨漳,古稱鄴城。《銅雀春深鎖二喬》又名“銅雀宮深深”,是用一塊色澤紋理似波滔水渦翻滾騰躍的大紅袍石做材質,用影象化方式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銅雀臺以立體畫面呈現在世人面前;並透過波滔翻滾大江水浪和歷史迷霧,把“銅雀春深鎖二喬”景象突現出來。此詩***索二喬***出於曹植之手。

  26.周瑜智算蔣幹∶實蔣幹赤壁後遊說周瑜不成***歷史上的蔣幹沒有說服周瑜,就回來了,稱讚周瑜雅量高致,並沒有中計,而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幾年以前。***

  27.龐統連環∶記載連環是曹操之決策,龐統未曾參與過赤壁之戰。

  28.草船借箭∶無此事,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時,張巡在安史之亂中曾在夜間用草人垂下城牆賺了令狐潮幾十萬只箭***這是補充***綜合***28******29***就變成草船借箭。

  30.孔明借東風∶純屬虛構***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31.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這是作者為醜化曹操,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戰長沙:劉備南征荊南四郡,四郡守望風而降,黃忠便隨長沙太守韓玄同降,並未發生戰鬥。

  33.刮骨療傷:此時華佗已經死了兩年,因此並非華佗所為,似乎只是一般的軍醫所為。

  34.諸葛三氣周瑜∶周瑜當時並未注意過諸葛亮,兩人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弔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35.徵漢中: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後勤工作。

  36.賠了夫人又折兵∶單純的政治婚姻,無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於巴丘操勞過度。

  38.計借荊州∶實乃魯肅之計以劉抵抗曹。

  39.馬騰討董卓∶馬騰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馬,不但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且還幫助董卓鎮守長安。

  40.馬超興兵∶實乃背父叛亂***至於馬騰之死,並非馬騰謀誅曹操被殺,馬超起兵報仇,而是馬超起兵反曹,所以馬騰被殺。***

  41.取蜀攻略∶由法正龐統完成。

  42.張鬆獻地圖∶劉備入蜀後,拉攏法正與張鬆,並詢問蜀中的兵馬糧錢等情況,於是張鬆繪製了《西蜀地形圖》。

  43.喬國老應是"橋國老",還有和喬玄並不是同一人。

  44.貂蟬∶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確有個導致董卓與呂布反目的侍女。

  45.劉岱∶正史有兩個劉岱,反董卓聯盟的劉岱和曹操手下的劉岱並不是同一人。

  46.韓遂幾歲∶演義中,曹操問韓遂幾歲,韓逐答四十,此處錯誤,此時韓遂已經七十多歲了。

  47.關羽單刀會∶按照《三國志·魯肅傳》和韋曜《吳書》的記載,並不是關羽到魯肅那裡去赴會,而是魯肅到關羽那裡去赴會,“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而三演本末倒置,“單刀”乃軍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關羽與同僚∶關羽與同僚的關係很不和諧:

  ***1***馬超∶聽說馬超歸附,對其不服,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可與什麼人相比?”***《三國志·馬超傳》***

  ***2***黃忠∶聽說黃忠為後將軍,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三國志·費詩傳》***

  ***3***糜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而私好攜貳***私人關係不和***,叛迎孫權。”***《三國志·麋竺傳》***

  ***4***傅士仁∶“與羽有隙,叛迎孫權。”***《三國志·楊戲傳》***

  ***5***劉封孟達∶二人鎮守上庸,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請二人發兵相救,二人坐視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蔣琬面前評論關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憑恃英勇的名聲,帶兵沒有章法,簡直是主觀蠻幹。”******《三國志·廖立傳》***

  49.關公好女色:曹公與劉備圍呂布與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公。公疑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如此看來,關聖大帝也有七情六慾;關於貂蟬結局,正史上沒有記載。《三國演義》在呂布死了以後,也未對貂蟬作交代。

  關公月下斬貂蟬,大多史學家認為是虛構。如果是真事,關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關羽麥城凜然拒降:孫權使人勸降,關羽詐降,在城頭虛插旌旗,從別門撤退,被呂蒙算到,半路截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