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苦肉計故事介紹

  黃蓋是東漢名將之一,黃蓋驍勇善戰,而其中的苦肉計是最為經典的,那你知道黃蓋的苦肉計是什麼嗎?裡面有怎樣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黃蓋苦肉計介紹

  曹操大軍南下後,先佔領了新野,大勝了劉備軍隊,使得劉備軍隊只能倉促的往南方逃走。途中眾人商議如何才能擺脫曹操大軍的追趕,最後得出只能聯合東吳一起對抗曹操大軍。於是劉備派出諸葛亮去遊說孫權。

  諸葛亮不負劉備所託,說服了孫權同意與劉備大軍一起對抗曹操大軍。但是劉備與孫權聯合後,能出來對抗曹操大軍的兵力也僅僅只有五萬,這該如何是好。正當他們發愁的時候,東吳的名將黃蓋卻提出了用火攻的好計策。但是這個火攻其實是一個苦肉計。

  一天夜裡已經投降了曹操的荊州將領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來到周瑜大營詐降。心如明鏡的周瑜又裝聾賣傻,將計就計,故意接待了二蔡,想著要好好利用這兩人。於是黃蓋就提出:自己願意在二蔡面前受些皮肉之苦,假意投降於曹操,然後在利用火攻之術,打敗曹軍。

  第二天,周瑜正與眾人商討如何打敗曹操時,黃蓋對各種建議加以反駁,並說:“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打不過曹操大軍的,實力差距太大了,還不如早些投降,降低損失。”周瑜聽完後,大怒,說道:“此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人,實在是留不得。”於是下令將黃蓋拖出去,斬首示眾。

  東吳的大部分官員都替黃蓋求情,周瑜只好作罷,但還是打了50軍棍。這50棍打得黃蓋也真夠慘的,他皮開肉綻,鮮血迸流,一連昏死過幾次。此事被二蔡及闞澤通報給了曹操,於是曹操對黃蓋詐降的事深信不疑。

  黃蓋簡介

  黃蓋,東漢末年孫吳名將。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後輔佐東吳孫堅、孫策、孫權三位掌權者。最初只是鄉間小官,後被舉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

  黃蓋喜好學問,從小愛讀書。年少時家境貧寒,便倚靠賣柴維持生計,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讀書,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之後擔任郡吏,再被考察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孫堅起兵,黃蓋隨即加入孫堅起兵的隊伍。

  黃蓋早年擔任了地方郡吏,又被舉薦為孝廉,徵召至公府,成為一個地方行政官員。這段事實在史籍上的記載並不多。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清除的知道,這段做地方官員的經歷,為黃蓋以後擔任武陵太守這一職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鑑的經驗。因此黃蓋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線的戰場上表現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黃蓋一生中最為人所知的功勞就屬於赤壁之戰了。赤壁之戰時,黃蓋隨周瑜代表東吳參與戰爭。黃蓋建議用火攻曹軍,周瑜隨即採納了這個決定。赤壁之戰蜀吳聯軍大勝,黃蓋當記首功,被拜為武鋒中郎將,又領武陵太守。在任職期間,黃蓋在外討山越寇盜,在內平縣邑吏治。黃蓋一生的後期主要從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於成績突出,被孫權任命為偏一職,直到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