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嚴重的舞弊案真相

  清代科舉史最嚴重的舞弊案:嶽麓書院院長拒絕私了,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它培養的學生考上舉人、進士的,佔了湖南的半壁江山,王夫之、曾國藩、左宗棠等歷史名人都曾是嶽麓書院的學生。

  清朝嘉慶三年***1798***,有近100名嶽麓書院的學生參加了當年的鄉試。他們憑藉記憶把在考場寫的八股文默寫出來,然後請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幫忙預測考試結果。八十歲高齡的羅典對一個年輕小夥說:“彭珴,你發揮非常好,這次很有可能是第一名!”

  公佈錄取名單的那天,彭珴驚呆了,第一名是傅晉賢,榜單上甚至沒有自己的名字。羅典讓彭珴去查卷,發現試卷失蹤了!於是,羅典給湖南巡撫姜晟寫信,請他調查。

  就在嶽麓書院師生等待回覆的時候,湖南鄉試的闈墨出版了。闈墨類似於現在的高考滿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集。讀了之後,彭珴大聲說:“你們快來看,傅晉賢中解元的試卷就是我的試卷。”羅典非常憤怒,他發誓要為彭珴討回公道,把傅晉賢用彭珴試卷中解元的事詳詳細細地寫成一份報告,讓學生呈交給姜晟。

  傅晉賢為了收買彭珴,提出願意幫他捐個知縣。有學者研究,嘉慶三年在湖南捐一個知縣要5090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85萬元。羅典知道後堅決不同意私了,又給姜晟寫了一封信,措辭嚴厲。姜晟這才決定立案調查。調查發現,傅晉賢用1200兩銀子買通考場工作人員樊順承,請他幫忙在考場中尋找好的試卷,替換成了自己的試卷。真相大白後,傅晉賢、樊順承等人被處死。這是湖南科舉史上最嚴重的舞弊案。

  嶽麓書院簡介:

  嶽麓書院是古代漢族書院建築,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嶽麓山風景區,地理座標***28°11′02″N,112°56′07″E***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嶽麓山風景區重要觀光點。

  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現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面向全球招生。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5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各部分互相連線,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巨集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儲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

  嶽麓書院歷史上經歷多次戰火,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清朝遺構。上世紀以來,經過幾次大修,一些毀於戰火的建築得到了重修。嶽麓書院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並先後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聖祠、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築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復。 嶽麓書院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