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和歷史故事

  寓言講理,歷史以成敗論英雄。關於寓言故事和歷史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孟賁言勇

  孟賁***ben***是戰國時代著名的勇士,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從無畏懼,總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因而常常使敵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

  於是,有人問孟賁:“生命與勇敢相比,您認為哪一個更重要呢?”

  孟賁不假思索地回答:“勇敢!”

  “那麼,拿顯赫的官位與勇敢作比較呢?”

  “還是勇敢!”孟賁的回答斬釘截鐵。

  “若用萬貫家財與勇敢相比,您認為什麼更重要呢?”

  孟賁的回答仍是勿庸置疑:“勇敢!”

  要知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命、升官、發財,這三者都是極其寶貴而且難以得到的東西呀!可是,在孟賁看來,它們都不可能取代人的勇敢的品質。在那個諸侯紛爭的年代裡,孟賁之所以能威鎮三軍,降伏猛獸,英名遠播,這實在是與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勇敢面對各色各樣的挑戰與誘惑所分不開的啊!

  孟賁的故事說明,凡是想有所作為的人,都要能不受虛名浮利的干擾,執著地追求自己所迷戀的事業,並做到勇敢地為之獻身,這才是獲取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

  篇2:果斷的班超

  東漢年間,班超幫助哥哥班固一起撰寫《漢書》,但他認為一個男子漢的抱負不應只在紙筆上,於是棄文從武,參加了對匈奴的戰鬥。他堅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在戰場上屢建功勳。後來,東漢王朝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禦匈奴的侵擾,就派遣班超作為使節出使到西域去。

  班超手持漢朝的節杖,帶領著由36人組成的使團出發了。他們首先來到了鄯***shan***善國。班超晉見了鄯善國王,說:“尊敬的國王陛下,我們漢朝的皇帝派我來,是希望聯合貴國共同對付匈奴。我們吃過很多匈奴入侵的苦,應該攜起手來,同仇敵愾,匈奴才不敢再猖狂肆虐呀!”鄯善國王早就知道漢朝是一個泱泱大國,國力強盛,人口眾多,不容小視,現在又見漢朝的使者莊重威儀,頗有大國之風,果然名不虛傳,就連連點頭稱是道:“說得太對了,請您先在鄙國住幾天,聯合抵抗匈奴之事,容過兩天再具體商議吧。”

  於是班超他們就住下了。頭幾天,鄯善國王待他們還挺熱情,可是沒過多久,班超便察覺國王對他們越來越冷淡,不但常找藉口避開他們不見,就是好不容易見上了,也絕口不提聯合抗擊匈奴之事了。

  班超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召集使團的人分析說:“鄯善國王對我們的態度越來越不友好了,我估計是匈奴也派了人來遊說他,我們必須去探察一番,搞清事情的真相。”夜裡,班超派人潛進王宮,果然發現國王正陪著匈奴的使者喝酒談笑,看樣子很是投機,就馬上回來將這個訊息報告給班超。接下來的幾天,班超又設法從接待他們的人那裡打聽到,匈奴不但派來了使節,而且還帶了100多個全副武裝的隨從和護衛。他立刻意識到了事態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就馬上召集使團研究對策。

  班超對大家說:“匈奴果然已經派來了使者,說動了鄯善國王,現在我們已處於極度危險之中,如果再不採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國王被說服,我們就會成為他和匈奴結盟的犧牲品。到時候,我們自身難保是小事,國家交給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說該怎麼辦?”大家齊聲答應:“我們服從您的命令!”班超猛擊了一下桌子,果斷他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下決心消滅匈奴,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當夜,班超就帶人衝進匈奴所駐的營壘,趁他們沒有防備,以少勝多,終於把100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提著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國王,當面指責他的善變說:“您太不像話了,既答應和我們結盟,又背地裡和匈奴接觸。現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們殺死了,您自己看著辦吧。”鄯善國王又吃驚又害怕,很快就和漢朝簽訂了同盟協議。

  班超的舉動震動了西域,其他國家也紛紛和漢朝簽訂同盟,很多小國也表示和漢朝永久友好。班超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使命。

  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就應當像班超一樣果斷,敢於冒必要的危險,才能夠獲得成功。如果這時還猶猶豫豫畏縮不前,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篇3:魯侯養鳥

  我國古代的那些國君,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裡都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每天接受著至尊的膜拜,欣賞著最美妙的音樂,吃著最講究最豐盛的食物。這些人養尊處優,卻不見得有多少過人的智慧。

  有一天,一隻巨大的鳥飛落在魯國都城的附近。這是一隻海鳥。它的頭抬起的時候,身高達8尺,樣子長得很漂亮,很像傳說中的鳳凰。因此,人們都把它當做神鳥。

  魯國國君聽了臣屬關於這隻大海鳥的彙報,決定以盛大的禮節鄭重其事地迎接它。魯侯在宗廟裡畢恭畢敬地設酒宴招待海鳥。魯侯命宮廷樂師奏起了最高階的《九韶》曲。這是舜帝時在最隆重的場合下才演奏的樂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給海鳥擺滿最上等、最神聖的“大牢”供品做食物,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盤子盛著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豬。魯候侍立在海鳥旁邊,誠心誠意地請它食用。

  海鳥看到這莫名其妙的場面,被嚇得有些發呆。它離開了遼闊的大海,失去了寶貴的自由,看著面前紛亂的人世,只覺得頭昏眼花,充滿了驚恐和悲傷。海鳥始終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之後,它便在極度的驚嚇憂鬱中死去了。

  魯侯十分沮喪,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何處。

  其實,魯國國君這是用供養自己的一套做法來養海鳥。他不知道世上萬事萬物皆有自身的特點和所應遵循的規律。而魯侯卻不看場合不分物件,只憑自己的想當然去辦事,他不懂得用養鳥的辦法去養鳥,結果事與願違,做出了適得其反的蠢事來。

  
猜你喜歡:

1.中國歷史寓言故事大全

2.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

3.古代歷史故事有哪些

4.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大全

5.歷史上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