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一生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後代,是春秋五霸之一,那麼齊桓公的一生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齊桓公的一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齊桓公的一生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3子、齊襄公弟,其母為衛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今山東聊城東***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 ,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

  齊桓公稱霸故事

  齊桓公是齊國的第十五位國君,在齊襄公的時候,齊國的國政是很混亂的,在歷經了一場磨難後,齊桓公成為了國軍,是為桓公。

  即位之後,為了改變齊國的狀況,齊桓公任用了管仲進行改革,這場改革主要方向是政治、軍事刑法和經濟。在政治上,建立宮廷官制,逐漸削弱世卿的權力,增強君主的權利,所以那時中央政權機構是比較完整的。在軍事刑法上,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規定土鄉的居民每戶人家必須出一個人為士卒,在農閒的時候訓練,如果有了戰事就去出征,所以士兵的戰鬥力大大的提高了。在經濟上,減少稅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所以齊國的人口越來越多,窮人因為“準平”的政策,沒有被富人搶走糧食,所以生活十分美好。

  就這樣,經過三個方面的改革,齊國的實力越來越雄厚,齊桓公也開始走向了稱霸的道路。在改革之後,齊桓公積極地開展對外活動,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不僅如此,他讓管仲實行改革,直到自己稱霸的故事也被記錄在了史冊,供後人敬仰和歌頌。

  齊桓公用人的故事

  齊桓公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霸主,他的一生有著很多有趣的小故事,這裡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幾個故事。第一個是他當年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以後,幫助遠在北方的燕國擊敗了山戎的侵略,並且一路打到了孤竹之地。並且因為這塊領地太遙遠就把它讓給了燕莊公,因此得到了諸侯們的信服。

  齊桓公能夠得以開創霸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選賢舉能,這裡小編就不說那些說膩了的和管仲“相殺相愛”的故事了,轉而說一下他招賢的時候發生的一件趣事。據說當年齊桓公非常重視有才能的人,在管仲的輔助下齊國日益強盛,齊桓公覺得只是一個管仲就讓齊國發生這麼多的變化,那麼要是有更多的人才就會更好,於是讓手下的人在宮殿外面燒起火把,壯大聲勢,招攬賢能,但是整整一年都沒有人來,齊桓公非常尷尬。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鄉下人希望求見齊桓公,手下人就問他有什麼本事,他說:“我會背乘法口訣表。”手下人報告了齊桓公以後,齊桓公自己都覺得可笑,就讓手下人讓他回去,但是那個鄉下人說:“大王你這麼鼓搗了一年了,還沒有人來求見,是因為那些人害怕自己的才能達不到您的要求,現在如果我只是會背誦乘法口訣表就能夠得到您的禮遇,那麼天下的賢人就會知道你的誠意,紛湧而至。”聽到這,齊桓公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就隆重的接待了他,很快各地的能人志士都前來投奔。這個故事和“千金買馬骨”接近,顯現了齊桓公的用人氣度。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