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畫家與牧童》是一個很優秀的古代歷史人物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畫家和牧童》優秀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集中識記“價、購、藹、批、驅、蠅”;隨文學習“墨、抹、慚、拱”;會寫“批、評、購、擠、抹、拱”等左右結構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對比、聯絡生活實際、抓標點等方式讀好句子;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3.在瞭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初步感受中國畫的藝術魅力。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根據“自主學習單”,藉助注音、工具書等認讀生字、讀通課文。

  2.教師準備:學習課標、鑽研教材,設計教學思路;製作多媒體課件等教具;給每位學生提供課文紙、自主學習卡。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初讀感知

  1.板書課題,指導讀好課題。

  2.瞭解戴嵩,識記“戴”字。

  3.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書,掃除閱讀障礙。

  ***2***在讀文的過程中,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二***預習交流,合作學習

  1. 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1***同桌互助,認讀生字。

  ***2***教師巡查,瞭解學情。

  2. 展示交流,激趣學習。

  ***1***遊戲識詞,重點指導。

  ***2***關注字形,指導寫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識字教學時,通過遊戲競賽、小組討論、師生合作等學生喜愛的形式,充分利用多媒體,及時進行遷移訓練,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體化,理解、積累、表達、運用有機融合,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言學習紮實有效。

  ***三***細讀品味,感知人物

  1.品讀寫圍觀者的句子,感受現場氛圍。

  ***1***指名學生讀課文,找出相應的句子。

  ***2***理解“紛紛誇讚”等詞語。

  ***3***揣摩人物心情,讀好人物語言。

  2.品讀寫戴嵩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戴嵩的句子。

  ***2***理解“拱手”等詞語,體會人物品質。

  ***3***讀牧童的話,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四***拓展知識,延伸閱讀

  1.觀賞戴嵩的作品,昇華情感認識。

  2.拓展閱讀,開闊眼界,激發創新思維。

  《畫家和牧童》課文閱讀推薦: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戴嵩。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做畫。畫什麼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鬥牛圖》。他一會兒濃墨淡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圍觀的紛紛稱讚。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鎮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讚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讚揚道。

  “畫錯啦,畫錯!”一個牧童擠進來喊著。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這時,戴嵩把牧童叫到跟前,和藹地說:“小兄弟,我很願意聽到你的批評,請你說說什麼地方畫錯了?”牧童指著畫上的牛,:說“這牛尾巴畫錯了。兩牛相鬥的時候,全身的力氣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夾在後腿中間的。您畫的牛尾巴是翹起來的,那是牛為把軀幹蚊蠅的樣子。您沒有檢過兩牛相鬥的情形吧?”

  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