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問答

  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人類所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如何做好環境保護是人們所重點關注的目標,環境保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

  1、環境汙染與人體健康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和環境進行著物質交換。在正常狀況下,環境中的物質與人體保持動態平衡,使人體得以正常生長、發育,充滿活力。

  由於人類的活動,引起環境質量下降,進而危害人類自身及其它生物正常發展的現象,就是環境汙染。

  當環境受到汙染時,環境中的廢水、廢氣、廢渣、噪聲、放射性物質等達到一定的量後,就會影響人體機能,產生中毒反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導致環境汙染的因素有化學、物理、生物三種,環境汙染對人體的危害從時間上可分為急性、慢性、遠期三種情況,有的環境汙染不僅危害我們自身,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防治汙染,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水體汙染

  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排入水體的汙染物超過了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和水體的自淨能力,使水體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發生不良變化,影響到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破壞生態平衡,就是發生了水體汙染。

  表示水汙染的主要指標有懸浮物、PH值、有機物、細菌和有毒物質。

  我市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對“水、聲、渣、氣”環境汙染進行了治理,但由於歷史欠帳較多,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

  3、大氣汙染

  大氣由多種氣體混合組成。自然狀態下的潔淨大氣由恆定組分和可變組分組成。恆定組分主要有氮、氧、氬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氣體;可變組分指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它們隨地區、季節、氣象因素以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如果大氣中的汙染物質達到一定濃度,並持續足夠的時間,以致對公眾健康、動植物、材料、大氣特徵或環境美學產生可以測量的影響,就構成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影響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蝕材料,影響氣候,降低能見度。其中有些影響是明確的並可以測量,但大多數影響是長期的、慢性的,尚難以定量化。

  大氣汙染物質單獨存在時會危害人的呼吸道、消化道、面板等,引起上述系統疾病,當兩種以上空氣汙染物聯合作用時,其危害程度更大。若長期生活於汙染的大氣環境,不僅會被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病,還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952年發生於倫敦光化學煙霧事件五天內就有4000人死亡。

  大氣汙染還可使建築物、橋樑、文物古蹟和暴露在空氣中的金屬製品及皮革、紡織等物品發生質的變化,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

  大氣汙染會使植物細胞衰變,改變代謝狀況,降低作物產量。光化學汙染物還會損害森林生態系統。嚴重的大氣汙染,如溫室效應、臭氧層耗竭等,還會產生全球災難性的影響。

  4、電磁輻射汙染

  電磁波是傳播著的交變電磁場,按波長可分為長波、中波、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波段,按頻率可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特高頻。電磁輻射汙染是重要的環境汙染之一,它在無形中對人產生傷害。

  電磁波輻射源的輸出功率越大,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距離輻射源越近,接觸輻射時間越長,環境溫度越高,溼度越大,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就越大。人若長期生活在電磁波輻射汙染的環境中,會出現乏力、記憶力減退為主的神經衰弱症,易激動和月經紊亂等症狀。

  5、放射性汙染

  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這種射線達到一定強度,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形成放射性汙染。這種汙染對人體的危害潛伏期比較長,有的長達20年。症狀主要表現為各種癌症,包括白血病、骨癌、肺癌、甲狀腺癌,還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壽命縮短,放射性還損傷遺傳物質,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使一代甚至幾代受害。

  自然界本來就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因素,但造成放射性汙染的主要原因還是人為的,其來源主要有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核燃料迴圈的“三廢”排放醫療照射等。它可以通過空氣、飲用水以及複雜的食物鏈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對放射性汙染的預防,要針對不同的汙染物狀態採取不同的措施,常用的主要有稀釋法、固化法、焚燒法、轉移法、深埋法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儘可能遠離放射源。

  6、二氧化硫的產生及危害

  硫是地殼中分佈很廣的元素,佔地殼重量的2.7%。各種燃料中均含有硫,我國燃料結構不盡合理,多以燃煤、燃汽油為主,排放的二氧化硫約有90%來自燃燒過程,10%左右來自工業生產過程。

  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易溶於水,能導致呼吸系統各種疾病和癌症。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二氧化硫日均最高濃度為每立方米0.15毫克,超過這個濃度就是二氧化硫汙染,會對人體形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氣之後,最終被氧化為三氧化硫,與其它硫化物一起,沉降於土壤和水體,形成酸雨。在沉降之前,這些汙染物可以傳輸成百上千公里,形成區域性汙染。酸雨在國外被稱為“空中死神”,它的毒性是二氧化硫的十倍。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酸雨的酸度和範圍有日益增大的趨勢,成為全球性環境公害。我國長江以南一些大城市較為常見。

  酸雨使湖泊、河流等地表水體酸化,危害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生長、生存;酸雨使土壤酸化,結構破壞,肥力下降,農作物產量降低;酸雨還加速建築物的腐蝕,使古蹟、歷史建築、雕刻、裝飾等嚴重損害。酸雨問題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

  控制人為源排放二氧化硫的量,已成為大氣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我國正在積極改善燃料結構,推行清潔生產,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7、居室汙染

  我們每個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室內度過的,室內空氣汙染與居民健康水平,某些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兒童生長髮育均有密切的關係。

  居室內汙染物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是室外大氣汙染物,借通風換氣、滲透而進入室內;其次是室內裝飾材料、室內取暖、做飯所用燃料產生的煙塵、有害氣體;再次是人在呼吸過程中排出的氣體,人體面板、器官及不潔衣物、器具散發的不良氣味等也是室內空氣汙染的一個重要來源。

  居室汙染除了使人心情不暢、情緒沮喪、不能很好休息外,還會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長期居住在被汙染的居室中癌症的發病率也會上升。

  8、洗滌劑汙染及危害

  合成洗滌劑的有效成份是表面活性劑和增淨劑,此外,還有漂白劑等多種輔助成分。

  含洗滌劑的廢水主要有洗滌劑生產廢水,工業用洗滌劑清洗水、洗衣工場排水和餐飲業以及生活汙水,排入水體後,消耗溶解氧,並對水生生物有輕微毒性,能造成魚類畸型。

  磷是製造洗滌劑最常使用的高效助淨劑,含磷洗滌劑中磷酸鹽溶劑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體中藻類水生植物瘋長,大量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浮游生物缺氧而死。藻類腐爛後,再次汙染水質,使之發出難聞的氣味。磷為強鹼性,其PH值大於10,對面板也有較強的傷害。

  少用洗滌劑,不用含磷洗滌劑,是我們每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做到的、為環境保護作出的最好貢獻。

  9、噪聲汙染

  噪聲,簡單地說就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對噪聲的判斷往往與個人所處的環境和主觀願望有關。噪聲不僅包括無章不協調的聲音,也包括影響他人工作、休息、睡眠的各種音樂聲、談話聲等等。

  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社會生活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噪聲汙染正日益加劇,成為一大社會公害。

  人在強噪聲環境中,會引起聽覺疲勞,時間過長,甚至會造成耳聾,還會引起人心情煩惱,造成內分泌系統紊亂,使人激動、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聲對自然界的各種生物都有不良影響。國家標準規定,我國居民區噪聲白天應低於55分貝,夜間應低於45分貝。

  環境保護知識問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所指的“環境”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條給“環境”所下的定義是:“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蹟、人文遺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這一定義把環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的自然因素總體”,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自然環境,其特點是天然形成,無人工干預;一類是“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總體”,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總體上,人類經過有意識的勞動而構造出的有別於原有自然環境的新環境。如人文遺蹟、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對於這兩類環境均予以保護。

  什麼是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汙染;***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佈、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

  什麼是“生態文明”、“國家級生態縣”、“生態鄉鎮”?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迴圈、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國家級生態縣:是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縣級行政區域。生態鄉鎮:指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鄉鎮級行政區域。

  環境汙染指什麼?

  環境汙染既可由人類的活動引起***如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排放的汙染物對環境的汙染***,也可由自然原因引起***如火山爆發釋放的塵埃和有害氣體對環境的汙染***。環境保護法所要防治的環境汙染。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汙染,環境汙染,按其汙染物的性質可分為生物汙染、化學汙染、物理汙染;按被汙染的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海洋汙染等;按汙染生產的來源可分為工業汙染、農業汙染、交通運輸汙染、生活汙染等。防治環境汙染是環境管理和環境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開展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又是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主要任務之一。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所謂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構成的綜合體。它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生物多樣性可以影響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因此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全球環境問題的熱點。

  什麼是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並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導致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因此要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就必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兩個在含義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來說,生態環境並不等同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各種天然因素的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態關係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成為生態環境。

  什麼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國家環境保護部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質量,推動可持續發展而實施的環境治理綜合性措施。主要內容包括:農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汙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汙染治理等。

  什麼是危害環境的犯罪?

  危害環境的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環境法規、汙染和破壞環境造成人身健康或生命財產的嚴重危害,應受到刑罰行為。

  你知道喝水的學問嗎?

  關於飲水,大多數人都是渴了才喝水,其實這是飲水的一大誤區。事實上,人體中的物質75%是水,當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才會感到口渴,也就是說: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你的身體已經處於慢性缺水狀態了。因此,喝水要喝得科學,要在不口渴的時候也定時喝水,確保每天有足夠的飲水量,不能夠只在感覺口渴時才飲水。同時,清晨起床喝杯水,在冷氣室內也可多喝水。有一些年長者由於害怕尿頻,不太敢喝水,結果攝取的水分不足夠,這點必須注意。還有更多的人只強調水的解渴作用,而忽視了水的營養作用。我們身體所需的大量營養素只有通過水的稀釋和迴圈作用才能參與代謝,被人體吸收。此外,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誘發神經系統及心腦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中環保的方法

  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其實並不難,您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

  ***1***注意節約用電,離開房間時關上電器,拔下插頭;

  ***2***每年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並在自己的居室內外種植花草;

  ***3***儘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

  ***4***不購買、品嚐野生動物,勸親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飛禽走獸;

  ***5***儘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6***不要購買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剃刀、紙杯等,儘量選擇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裝的飲料;

  ***7***購物時自己攜帶購物袋,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8***節約用水,刷牙時關閉水龍頭,洗臉、洗菜、洗衣的水可用來沖洗廁所或者拖地;

  ***9***避免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儘量使用有機肥;

  ***10***購買無磷洗滌劑和有綠色標誌的產品;

  ***11***使用蘇源環保科技最新研發的寒冰四元混合製冷劑。

  蘇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獨家研發的寒冰四元混合製冷劑相較於傳統制冷劑,能夠節能15%~35%***減少碳排放***,全球變暖潛能值<3***傳統制冷劑為1700***。能夠讓您在放心使用空調產品的同時也能為保護環境貢獻您的力量!


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