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吉他入門學哪種吉他

  孩子剛吉他入門,要用哪種吉他比較好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民謠吉他嘛,不用太好,gibson、fender、yamaha....都太昂貴,選擇本國自主品牌星臣吉他、紅棉吉他或其他合資吉他廠產的就可以了吧,價格在500元左右的吉他 足夠孩子練的了

  新手就應該從民謠吉他或古典吉他入手,不過貌似很少有人學習古典吉他,先打下基礎之後再彈電吉他就會很順手。

  你百度一下中音藝校的地址和電話,如果有時間你去中音藝術培訓中心找個老師專業指導一下,有半年時間你就能彈一手漂亮的吉他了,我好幾個朋友都去中音學藝校學吉他,而且學的都不錯,中音藝校的老師也有從西班牙留學回來的,教吉他很有經驗,而且中音藝術培訓學校是專門做音樂藝術教育的。挺好的,很專業的。去看看吧!

  少兒吉他入門:學吉他應注意的5大誤區

  1. 彈吉他手指就會起老繭

  初學吉他應該從箱琴開始。首先,不用購置太多裝置,再說箱琴價格便宜,很多箱琴外觀也很酷,只要便宜就可以,反正將來要換琴。於是你就在市場上搜索價格低的吉他買回家開始學習。但你很快就會發現吉他的聲音與夢想中的不相吻合,甚至因為樂器本身音準問題,總是彈不出和諧的音響,演奏出來的聲音破破爛爛,使用這種吉他你很難找到使自己繼續學習的信心。質量較好的標準尺寸民謠吉他有較好的音質,但你很快就會發現:由於琴絃的張力較高導致吉他的手感太硬,練習時間長了手指會有刺痛感,甚至會出血泡。初學者練習時手指極易受傷,尤其是酷愛吉他音樂的痴迷者,如果每天堅持長時間地練習,會對手指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最終影響學習者的興趣,有人痴心不改開始找手指受傷的原因,一些吉他愛好者還會非常自豪地告訴你:這是你苦練的結果!所有學習吉他演奏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有人還會給你展示自己雙手的老繭,甚至把傷痛當做一種炫耀功夫的標誌。初學者在沒有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很難找出痛苦的原因,甚至誤認為這是學吉他必須經歷的過程。最終,大部分人在痛苦的時間中放棄了自己的初衷,將外觀漂亮的吉他擺放起來永不再彈。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選擇有利於“初練琴人”學習的吉他開始。

  錯誤更正:千萬不要圖便宜或外觀買質量低劣的箱琴,這樣會破壞你對吉他的完美印象。如果你真的是“初練琴人”也最好不要用民謠琴開始學習,因為苦練把位和絃對一雙幼嫩的手真的是一種摧殘。最好買一隻質量較好的古典練習琴***尼龍弦吉他***開始學習,這樣至少不會被樂器本身的缺陷攔住你的去路。

  2. 電吉他最流行,就從它開始

  大多數初學者受電聲音樂影響較深,電吉他的舞臺表演看起來很酷,尤其是用電器裝置放大音源後,音量巨大,舞臺效果好,演奏起來令人振奮。而且電吉他琴絃設計非常軟,手感好,加上派別繁多,表現手法多樣,現代感強等因素,受到了很多音樂愛好者的追捧。但除了購買一隻電吉他外,初學者開始學習時還需要置辦很多裝置,如:效果器、音箱等,因此財務狀況欠佳的“初練琴人”很難應付。此外,練習時還必須保證正常的電力供應,也就是說,你必須在有一個有電源的場所練習,否則你將永遠找不到彈電吉他的感覺。另外,因為電吉他屬於合作類樂器,必須在其他電聲樂器的配合下才能展現個性,一個人玩會覺得很無聊,你還要尋找其他合作伙伴。麻煩事還在後頭,有了合作者就必須置辦更多的裝置,如,貝司,鼓,鍵盤等,這樣開銷就會非常的驚人,如果沒有贊助人的贊助恐怕難以維繫。更重要的是,必須有一個像樣的——至少部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排練場地。這還不算完,如果排練順利大家都很愉快,若是合作中思鄉不統一,或者因為某位合作者中途撤出,哥兒們幾個還得另挑人選從頭再來。真是麻煩透了,還不如自己在家埋頭苦練,練個手指流火,技術飛長,最後是看誰彈琴都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來,跟誰合作都覺得對方素質差,結果是高處不勝寒,既丟了當初學習時的初衷——熱愛音樂,又走火入魔,行為古怪,凡人不理,嗚乎哀哉。

  錯誤更正:建議“初練琴人”開始學習時不要過渡投資,花適當的錢買一把箱琴會更划算,也更自由。

  3. 古典吉他就是過時的演奏法

  對於“初練琴人”只要選擇質量較好的古典***尼龍弦***吉他開始學習,就可以滿足初學時的所有需要,同時還能保持學習興趣,為將來轉學其他門類的吉他藝術打好基礎。很多音樂愛好者在選擇學習吉他時都要回避學習古典吉他,甚至認為古典吉他與古漢語是同等類別的藝術形式。其實,古典吉他只是對吉他外形的稱呼,真正意義上的古典吉他演奏法才是這門藝術的精髓。換句話說,不論你用民謠吉他還是古典吉他都可以演奏各種型別的音樂。既可以彈奏也可以彈唱,這與你使用的樂器沒有必然的聯絡。但是,選擇古典吉他作為學習吉他的入門樂器應該說是明智之舉。這是因為古典吉他弦的張力小***民謠吉他弦張力的一半***,琴絃較粗 ***高音弦比民謠琴絃的直徑大三倍***,適合於初學者入門時使用。而且初級吉他入門課程也很難在演奏法上分辨音樂風格,初學者在入門時適當學習一些古典吉他的演奏手法,對日後的深入學習和掌握吉他這門藝術會有很大幫助。

  錯誤更正:古典吉他指的是樂器的構造和用弦,不是演奏法。用古典吉他可以演奏人類創作的絕大部分音樂,包括為歌曲伴奏,而且,古典吉他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它可以將你帶入真正的音樂世界。

  4. 彈吉他不用學五線譜

  大多數教吉他的人在傳授吉他技藝時,喜歡使用吉他專用的六線譜。這種記譜法頁被普遍認為時最容易辨認的吉他記譜法。甚至很多吉他演奏者也認為學習吉他音樂,只要學會六線記

  記譜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學五線譜。其實,六線譜記錄的只是吉他弦在把位上的發音位置,如果沒有五線譜的記譜法標記作配合,六線譜就等於是在吉他指板上畫一連串的阿拉伯數字,它什麼也表示不了。有些初學者認為六線譜為他們學習吉他提供了方便,但實際上從他有了這種錯誤認識的那一刻起,吉他這門藝術同時也把他拒之門外了。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有著高超技藝的吉他演奏者無法進一步提高自己或充分佔時自己的藝術創作。只是因為他們無法使用樂譜講思想中的音樂記錄下來,而無法將自己的創作成果展現,傳播給人們,結果沉寂下去消聲匿跡。假如我問你學習寫作一定要學識字,寫字嗎?相信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五線譜是音樂的文字,它可以向你傳達任何音樂的感情或思想,同樣你也可以用它來表達你的音樂感情。當你真正學會了使用五線譜描述神祕的音樂情感時,你會發現五線譜所編織的世界是那麼的直觀和令人興奮與激動。當你有朝一日想在譜紙上試著用音符表達你內心的情感時,你會發現,這些音符比文字更直接了當。彈吉他不用學五線譜?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錯誤更正:必須學習五線譜,沒有別的選擇。六線譜的數字式簡譜可以將你推入音樂發燒友的行列,但絕不可能幫助你實現音樂家的夢想。

  5. 彈吉他用不著音樂理論

  音樂人是用音樂術語進行交流的,當一個音樂人對你說,請把節奏加快一點,你馬上第一反應是把速度彈得快一點。但是,你錯了。因為在音樂理論中節奏的快慢與拍的速度沒有直接關係。節奏一般指的是拍或節拍裡面更加細微的律動。這個音樂人的意思可能是,將某一拍或小節中的三連音彈成五連音或者九連音。顯然,對於一個輕視樂理的吉他手來說,向搞清楚拍、節拍、節奏這些時間概念,以及和音、和聲、和絃這些聲部功能及色彩概念,還有音律、音高、音程、除錯等這些空間概念試不可能的。這不是說沒有學習過音樂理論的人搞吉他音樂九不能獲得成功,因為所有的理論都是音樂實踐的產物,對於那些先天具備某種特長的人,音樂理論只是作為他們開創更為開闊的未知領域的工具,但就普通音樂愛好者來說,學習必要的音樂理論才是把握和認知音樂藝術的途徑。

  錯誤更正:如果不是無師自通或者是拿無知當個性,要想完成音樂創作或展示自己的音樂構思就必須使用音樂理論。大多數音樂愛好者都需要通過音樂作品瞭解音樂,而學習和創作音樂就必須精通音樂理論。

  兒童學吉他的一點兒建議

  兒童如何學吉他,這好象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好象有很簡單。因為它屬於學藝的範疇,大凡學藝,必須要有老師。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音樂愛好者,我讓孩子學習吉他可能有自私的心理作祟,不管怎麼說,音樂是根本,感覺是根本,但既然要潛心學習一門東西,我想我應該找到一個最好的方法,最起碼應該是科學的方法。至於小孩子學琴,我認為在5歲之前,不必尋求正規的方法,哪怕讓他每天隨便撥弄一下琴絃也是很好的薰陶,這個階段不妨讓他學唱歌,學視唱練耳,等到對音樂有一定感性認識之後再學樂器或許更為妥當。基本功以[卡雷巴羅]為主,練習曲以[卡爾卡西]為主,根據老師的要求一般是這樣一個程式:幾項基本功訓練針對一個練習曲,幾個練習曲針對一首音樂作品。老師佈置的訓練都是有目的性的,所以,從基本功=>練習曲=>作品這樣的順序來練習,小孩子不會覺得在技巧有難度。***網路摘錄***

  少年兒童學吉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最小的兒童吉他,儘可能音準好。指板應薄一點。

  ***2***降低大二度甚至小三度定音。減少張力。保護孩子的手指。

  ***3***上課不要超過二十分鐘。每天練琴每次不要超過二十分鐘。有可能的話每天可練兩次琴。但很難,家長的耐心很重要。

  ***4***不要進行強度大的運動性訓練,指法、發音也不須太規矩。多彈單音及幼兒歌曲,最好是他會唱的歌曲。音階的練習:培養他的絕對音高。四至六歲是最佳時期,最好別錯過。必要時可輔助鍵盤樂器。音的準確性更可*。應培養他音名、唱名的準確概念。歌曲的彈奏練習主要是培養興趣。

  ***5***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讓他煩,否則適得其反。現在都講究童子功,但如果方法不得當,很可能練成童子雞。老師和家長的耐心最為重要!

  ***6***可人為的製造一些客觀氛圍。如聽吉他音樂,有意無意都行。看吉他表演等。

  教材選用應適合兒童學習,以短小易記能唱的樂曲***熟悉與不熟悉的搭配***,對兒童來講一節課的前20分鐘非常重要,練習或樂曲的設計應能在這段時間學會記住,老師要不斷的糾正小孩錯誤動作及姿勢,至於音能否彈響開始階段無所謂,重點是意識和控制力***我的要求是姿勢正確手指到位,按弦時音發成僕僕的都行,當然琴的手感要好,弦和指板的距離要合適,一般來講5、6歲的小孩短暫是可以按住琴絃的***,一段時間以後手指就有力量按住玄發出音了,這時小孩的右手往往很用力彈,老師要讓小孩學會控制***這會很難得慢慢的引導***,從一弦開始要一條弦一條弦的教,每條弦都要有音符的學習及相應的幾首練習或樂曲並配以伴奏。如果可能一對一上課且前2、3個月每週兩節課為好,這樣能及時糾正小孩的不正確的地方及錯誤,不至於養成壞習慣,上課時讓家長陪同,家長理解了小孩回去練習的錯誤就會少。

  少兒吉他入門

  少兒由於身材矮小,手也小,一開始用標準琴練習,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為次要用兒童琴,使兒童不在受生理條件制約,讓孩子能輕鬆自如進行彈琴。隨著孩子的不斷髮育長高,及時更換,一般從幼兒到小學高年紀,就可完成兒童琴、普及琴、標準琴的過渡。跟我學琴的孩子都經歷了這幾個過程。每當我帶領孩子參加活動時,各種型號的吉他首先吸引了人們,用行動證實了少兒學吉他的可行性,解決用琴問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教學方法。

  三、不論每個孩子的音樂天賦如何,只要方法得當,都能找到開啟音樂殿堂的鑰匙。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孩子彈吉他同大人不一樣,曲子和練習要讓兒童容易接受。注意左右手的動作姿勢,持琴方法,讓孩子們初步掌握彈琴技能同時,合理安排基礎樂理知識教學,讓孩子學會識譜***簡譜、五線譜***。孩子們的模仿力是很強的,講多少遍都不會彈的簡單樂曲,只要教師示範幾遍,孩子們馬上就能學會。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少兒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如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動等***安排授課內容,使孩子們感到有趣,並順其自然地讓孩子們愛上彈琴。我在上課時,把基本功練習與樂理穿插進行教學,彈琴十幾分鍾後,就讓孩子唱一唱、打打拍子、跳一跳等進。然後在彈琴始終注意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們永遠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彈琴。教學時壓力過大或者講解方法過於生硬會使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然而,過於溫和,由著自己的性子一味對孩子讚揚,又會使他一事無成,至多也只能成為一個半瓶醋的吉他演奏匠。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音樂上,不要光想著是在演奏吉他。要記住,教孩子彈吉他只是一種手段,而表現音樂才是真正重要的目的。

  四、家長在孩子學吉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俗話說得好“孩子的樣子就是家長的影子”。孩子到老師處學吉他的時間畢竟有限,大部分是靠平時訓練,而孩子年齡較小,自制力、自覺性都較差,這就要求父母督促練習。於是,我要求家長在孩子學琴半年左右,每天安排半小時練習,半年後增加到四十五分鐘,然後到一小時,這樣經過一兩年,讓孩子慢慢養成習慣,父母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琴了。試想父母只對孩子說一句“彈琴去吧”而自己確在幹別的事情或看電視,顯得對音樂不感興趣,怎能讓孩子熱愛音樂呢?所以為了孩子,家長應注意注重自身形象,並要經常有意讓孩子多欣賞音樂,參加音樂會、參加演出、比賽等各類活動,喚起孩子對音樂的熱愛。

  五、音樂才能的培養是一個艱難、複雜、細緻的系統工程,音樂潛質是基礎,良好的環境和好的教師以及勤奮刻苦的精神是成才的必然因素。教育科學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則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少兒時期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時期,各方面均有發展的巨大潛力,關鍵在於如何去發現並加以培養。所以家長要配合教師瞭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同時瞭解家長對孩子學吉他的態度和想法,使學生、家長、教師三者相互溝通達成共識來努力培養少兒的興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吉他事業的發展。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