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電吉他圖片

  彩繪的電吉他包含了自己的設計和辛勞,不說好看不好看,能夠完成就會很開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

  1


  2


  3


  4


  5

  吉他種類介紹

  吉它作為一種彈撥樂器,最早起源於東方,祖先是胡人的胡琴一類的東西。但作為以“吉它”命名的成型的樂器卻是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當時有四弦和六絃的兩種。經過歷史的變遷,從十八世紀開始,六絃吉它迅速在歐洲各國流傳開去,這就是近代意義上的西班牙吉它,或者說是古典吉它。 隨著時代的發展,吉它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大推動了近代音樂的發展。吉他發展到現在,種類繁多,不過主要的只有以下幾種:

  古典吉它:彈古典吉他的,顯得比較沉穩有氣質,是大多數MM所親睞的型別。古典吉他樂曲一般比較優美動聽,彈奏起來難度要大一些,指法跨度較大,一首曲子一般耗時比較長,彈奏的好的話,往往能夠引人入勝,衝擊人得心靈。相比較於其它型別的吉他,古典吉他指板較寬,便於作複雜的指法;使用尼龍弦,不像有的調的較緊的民謠鋼弦那樣勒指頭;有十二個品格,主要用於演奏樂曲。著名的曲目有《雨滴》《月光》《西班牙鬥牛曲》《櫻花》等,相信大家已經能夠耳熟能詳。傳統的古典吉他是沒有揹帶釘的。

  民謠吉它:提起《同著的你》《鄉村路帶我回家》,相信你一定熟悉的不得了,這就是典型的民謠風格的吉他歌曲。民謠吉他聽起來比較樸實真摯,主要用於為民歌和鄉村音樂作伴奏。民謠吉他一般不需要太多人合奏,一個人就可以自彈自唱。民謠吉他常常配以口琴、手風琴等,很簡單很清新,俗話稱“愛情衝鋒槍”。***如果你追MM的時候唱一首《流浪歌手的情人》,相信會立竿見影的有衝鋒槍的效果***。此種吉他指板較古典吉它窄,比古典吉它多了兩個品格,有些民謠吉它還在琴箱上挖去一角,這有利於其演奏高音。***個人認為,買吉他最好不要買這種缺角的,這種形狀或多或少會影響音質,一般是低音部分音質不好***。大多數民謠琴還在音孔下方加了護板,可以在掃弦和敲擊節奏時保護琴體免受刮擦。使用鋼絲絃。可以用指彈,也可用撥片,演奏方式較為自由,琴箱一般要比古典的大一點。琴底部一般有揹帶釘便於安裝揹帶。

  電吉它:提起電吉他,那就是一個“酷”。看看搖滾樂隊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彈奏的死去活來的電吉他手了。這是現代電子工業發展的產物,音色、效果多變,給了吉他手極大的發揮餘地。華麗派的吉他手,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彈出大量的音符,極大的衝擊著你的感觀,給你以強烈的感受。此類吉他指板很窄,琴箱均做成缺角模樣,外型很象缺角的民謠吉它,但琴箱一般為實體。本身幾乎沒有音量,靠電子拾音器通過專用擴大器發音。可以附加使用各種效果器產生多變的音色。使用撥片。是現代流行樂隊的主要樂器。電吉他品牌裡面,一般美國日本的品牌是較好的品牌,如星牌、雅馬哈等。

  電貝司:貝斯一般是在月隊裡為樂曲配低音的。有了貝斯的樂曲會顯得豐滿一些,為其他樂器作了鋪墊。記得以前聽過一段搖滾貝斯,彈的極為有力量,感覺極雄壯。貝斯高手的演出,常常會讓人歎為觀止。在樂隊裡,貝斯可是個不可缺少的角色。我們以前沒錢買貝斯,就用木吉他拆去1、2弦,其餘弦統統降低一度,作為代替,呵呵~

  吉他的音樂特性:吉它有六根弦,從低音到高音依次為E、A、D、G、B、E,即C調的3、6、2、5、7、3。除了第五、六絃為三度外,其作均為四度,而且是純四度。這使得吉它擁有極為豐富的和聲變化。吉它的自然音域在三個八度以上,通過改變定弦還可以增加音域。

  吉它有著極富個性的音色和表現手法***畢竟弦多嘛,呵呵***,既能表達委婉動人的喃喃細語,也能表達大氣磅礴的豪邁氣概,有著無窮的魅力!吉它可以用來伴奏,也可以獨奏,也可以和管絃樂隊合作,表演形式十分多樣。

  吉它的缺點在於其較小的音量,同時低音也不夠寬厚。這使得其在歷史上曾一度無法佔領正統音樂的舞臺。但經過吉它前輩的不斷努力,這些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學習吉它,最好從古典吉它開始,因為它的基本技法是各種吉它的基礎。不過,從什末開始關鍵還是看個人的興趣方向,個人感覺彈古典稍微枯燥了一點。

  我該學哪種吉他?

  如果你喜歡邊彈邊唱,那麼無疑民謠吉他是您最佳的選擇;如果喜歡古典吉他那種氣質合感覺,那麼可以學習古典;如果喜歡激烈而且酷的吉他風格,並且想阻樂隊的話,就可以學習電吉他、電貝斯。

  當然,幾種型別的吉他只見沒有嚴格的界限。隨著您興趣的轉變,可以轉換不同的吉他型別。吉他的音樂本質是相同的,很多吉他大師,往往精通好幾種類型的吉他。

  吉他學習技巧

  Q 要如何才能具體的知道自己演奏上的缺點?

  A 要具體的知道自己演奏上的缺點只有兩種方法:第一是請對吉他有較深瞭解的人,在聽完我們的演奏後,指出我們的缺點。第二是靠自己的判斷。這種方法因易於形成閉門造車的現象,故本身至少必須具備如下的條件:音樂的基本知識***即樂理和曲式的知識***和吉他的基本演奏技巧,並且能靈敏地分辨出音色的好壞。

  就以上所敘述的兩點,仔細檢討目前自己正在練習的曲子的樂譜,和實際上自己所彈奏出來的音是否相符合;徹底思考一下怎麼樣才能沒有錯,再想象音符的意思***譬如以16分音符所寫成的各種琵音形式,是否都以16分音符的速度練習***。然後再進一步檢討音量和音色;判斷這些事,尤其須具備上述的條件。此外,時常欣賞優美的音樂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還必須努力增長本身的音樂情緒面和精神面。有以上所敘述的情形,可以知道要察覺本身演奏上的缺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演奏技巧和知識已經如何的增進,對自己的缺點仍會有不知如何改進才好的感覺。所以根本之道,還是要確確實實的作好各種練習,和充實有關音樂的常識。

  這問題大部分是初學者想知道自己的缺點而產生的。由上述道理來看,可以瞭解沒有向任何人請教,而想知道自己的缺點是很困難的。接著請參考如下一些演奏時容易犯的錯誤:

  ***1*** 所彈的音是否乾淨利落?

  ***2*** 節奏是否正確?

  ***3*** 是否按照樂譜指定的運指彈奏?

  ***4*** 是否注意到適當的表情和強弱?

  ***5*** 是否分析過曲式?

  ***6*** 樂理知識是否正確?

  ***7*** 是否瞭解最基本的手指運動?

  ***8*** 調絃是否正確?

  ***9*** 對曲子是否有深刻的感受和清晰的印象?

  ***10*** 自己將有何種表現的意向?

  參考了以上各點,再將自己的演奏錄下聽聽看,要是正確的話,就是好的演奏了。

  Q 如何判斷自己的實力屬中級或高階?

  A 就人的年齡來說,有未成年,成年,壯年,老年的分別,演奏的水準也是如此。但要如何加以判斷一個人的實力呢?恐怕不太容易。例如能彈奏《阿爾罕布拉的回憶》屬高階程度,但有的彈的流利悅耳,有的則令人如坐針毯,同樣的一首曲子,卻表現了不同的水準。因此認定了會彈某首曲子就是中級或高階的程度,這種判斷法是不對的。這只是為了方便而已,並不是真正而正確的判斷方法。儘管在市面上所見到的教本中,似乎都羅列有初級到高階的課程,如已彈完初級部分,是否就有實力進入中級呢?這可因人的想法而有不同。以下所敘述的可作為一般分級的標準:

  初級……從第一指位的音階練習經高指位的練習,而到琵音***分解和絃***的練習。

  中級……索爾的練習曲集作品31號,卡爾卡西作品60號《25首練習曲》和26號的《六首幻想曲》,或其他相同水準的作品。

  高階……朱里亞尼的練習曲集作品100號,索爾的《20首練習曲》***塞戈維亞編***,和其他相同程度的練習,例如三個八度音程的反覆音階練習,最後是維拉羅伯士的《12首練習曲》。

  以上是以技術性的技巧作為重點的分法,同樣的也有依照速度的差別,和確實性的程度而區分的。還有以曲子的完成度來分的。

  Q 一天不練就退步兩天的實力,這種說法是否可信?

  A 可能如此,也可能不然,「一天沒有練習,自己就知道退步;兩天沒練習,家人就知道你退步;三天沒練習,連聽眾都知道你退步了。」這是名鋼琴演奏家所說的。名家尚有這種感覺,何況是正在學習中的學生更非注意不可了。要是幾天不練習,自己都無法感覺到是否退步,那麼這個人不是天才便是白痴了。

  一天沒有練習,雖然不能確定就會退步兩天的實力,但至少不可能將前一天的練習所得,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所謂進步是溫故而知新,由新再求新,如此反覆追求,磨練,才是進步的真諦。所以“一天不練就退步兩天的實力”是對正在學習中的學生的一種警惕。為了確實的提高自己的水準,每天要有定量的練習。而且為了更進一步使音樂的素養,在有系統的狀況下完成,就應該如同前面所敘述的,經常欣賞優美的音樂演奏,對音樂能有靈敏的反應,然後自己對當場的演奏情形,能夠有所評論才行。

  順便提一下,演奏家每天至少需有三小時以上的練習。在某些情形下,一天或二天沒有練習,所以立即能恢原來的進度,那是完全得力於平日累積的豐富經驗和練習的結果。

  Q 請教一下,練習時間和練習量是否有平均的標準?

  A 練習量和進步的速度,如果拿兩個人來比較,會不一樣的。但就個別狀況來說,是有一定的比例。練習時,對持有確實的目的,為達成某種目標所作的練習,和全無目標的練習,兩者雖然同樣練習兩小時,但進步的速度就不一樣了。由此看來,練習量和進步的速度沒有一定的比例可言。為了達成某一目標,即使花費多少時間也要儘可能迅速地完成。若有這種想法,要如何去做才好?這是可以略作說明的,這隨著個人所要達到的目標之程度而有所不同。進步的速度要想稍微提高的話,他是應該這樣的,不要限定在一天中的某一固定時間練習,而只是有時間就儘量的練習才行。進步快的人是要有豐富的才能和比別人多一倍的練習量。

  還有因為每個人在學習吉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不理想的情況產生。例如有的背譜雖快,卻要花相當的時間才能彈熟;有的手指動作敏捷,背譜卻不快…等都列入考慮範圍的話,那麼每天練習三個小時,約6~8個月的時間,就能輕而易舉的把卡爾卡西教本第一部,第一把位彈完了。已經進步到某種程度的人***例如對索爾的練習曲,不覺得困難的***,要完成一首曲子,每天3~4小時的練習,則需要一星期的時間。所以說,要有多久的練習時間,多少的練習量呢?對於其平均的標準是很難回答。以學習吉他十年,就可以有演奏活動的人,不是具有相當的天分,就是努力不懈的練習者,要不然就是既有天分又肯努力練習的人。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