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簡便卡通人物畫

  21世紀以來,中國卡通動漫發展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政策扶植力度越來越大,動漫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高。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動漫的文章吧!

  日本動畫產業的模式

  1、日本動畫完整的產業鏈接

  日本動漫產業化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漫畫→動畫→ VOA、劇場版及衍生產品製作。

  在日本單漫畫雜誌就有2000多種,日本每年書類的銷售,漫畫佔有33%份額 !一部新的漫畫,首先會在雜誌上連載,讀者叫好,兩個月後再整合成單行本。一部連載漫畫,往往每週更新一期,如趕上重要節日:如春節、情人節等時,就會迎合節日出一些 “特別篇”。刊載的漫畫,一年至一年半以後,如單行本仍然熱賣,連載的漫畫書繼續受到市場的歡迎,才會考慮動畫化,搬上螢幕,緊接著開發商製作一些列的周邊產品。

  2、動漫分類完善

  在日本,小到三歲老到80歲,都有自己喜歡的動漫。在公交車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男女老少,基本人手一本漫畫書。動漫在日本早已經形成了細緻的漫畫型別劃分,按年齡可分為幼兒動漫、少年動漫、少女動漫、青年動漫、成人動漫等;從內容來看,根據日本動漫界的分法又有格鬥、戀愛、搞笑、變身、推理、魔法等,這麼細緻的分類,使得不同性格、年齡的人都能擁有自己喜歡的動漫。同時為了保護不同年齡的人的身心健康,日本又定製了相關的法律。如:在書店按漫畫的分類設有相對應的分割槽,顧客只能選擇與自己年齡相對的區域。電影院的場次也是如此。電視播出的動畫,黃金時間段只能是幼兒或青少年動畫,成人動畫則在午夜播出。這樣的一些制度,不但加強了管理制度,同時又實現了動漫的全民化。

  3、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意識強

  知識產權制度的形成在日本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利用在日本動畫企業也備受重視。在這一塊比較成功的是,“手冢治虫PRODUCTION”的的創始人手冢治虫, 從一開始就自己全面管理、經營智慧財產權,在產業相關的專利保護尤其是外觀設計專利等為日本動畫製作企業樹立了樣本。《鐵臂阿童木》從第一次播放至今,在日本國內盜版的情況還沒發現。動畫在播放的同時帶動了從影像製品到零食、玩具、服飾等商品不斷開發,在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的時候,由作者、出版社、動畫製作公司、動畫贊助商、和相關的商品開發商簽訂了一些列的版權保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