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

  前往美國留學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繼續深造學業的選擇,那麼留學美國會有著什麼樣的生活體驗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美國留學生活資訊吧!

  美國留學生活體驗

  從點一杯咖啡開始

  一個人不能走進同樣的河流。但是我們卻重複著同樣的故事。托福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被名校錄取,甚至本科來自很好學校的英文專業。當你走進真正的語言環境時,都不免有些驚慌失措。和很多有過相同經驗的人交流過,那種語言的衝擊無異於人生中的一場海嘯。把你過去擁有的東西衝的七零八落,而你需要有重建災區的勇氣和決心。

  “點一杯咖啡都困難?”這是真的。 很多初到美國的朋友,可以應付基本學習和寫paper,卻發現日常生活的挑戰也需要一點一點地去克服。並不是不會說咖啡這個單詞,而是發現我們不懂點咖啡的習慣。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也會讓你覺得莫名其妙。原來這是要回答咖啡是否要加奶糖。而很多紐約的人的回答或許是,“One sugar, one cream!” 為什麼用量化的語言去回答,沒有什麼,只是習俗。糖包是一小袋一小袋的,奶是一小盒一小盒的。因此很多人習慣用量化的概念去回答。而不是我們想想中的“a little”。

  美劇到底有沒有用?

  現在很多的中國學生對於美劇的喜歡程度非常高,大家看美劇的目的除了美劇的故事情節吸引人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看美劇可以學習英文。相信《老友記》同學們一定都看過,在引進中國市場以後,這部電視劇便迅速以良好的口碑霸佔國內各大視訊網站,有的人甚至可以重溫3遍,4遍,有的人誇張到10遍都不能滿足他對這部電視劇的熱情。《老友記》的成功是否助推了這兩年美國留學的熱潮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過《老友記》,中國人真正瞭解了什麼是美國幽默,美國的生活文化特點。

  但是美劇到底對於語言的學習究竟有多大的幫助,小編認為美劇只是英語學習裡金字塔的塔底,那樣的學習掌握的最終只是碎片化的資訊,遠遠不足以稱之為對英語的學習。在英文學習裡,閱讀和生活體驗永遠都是最重要的,而美劇最終只是一個美好的補充。

  站在同一語境裡溝通

  留學生在美國學習生活這段期間,電視新聞會成為主要的休閒娛樂方式,無論是ABC NEWS,Nightline, Good MorningAmerica. 都是電視新聞每天要去關注的。如果錯過了電視,很多人會找一個時間在網路上把當天的新聞補上。而坐地鐵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形,人們在報箱裡拿一份紐約的免費小報《am NewYork》,得知紐約的新動態。在中國,可能更多的是被手機所取代,但是不管是那種方式,本意都是資訊的積累和獲取。

  由於同學們常年在中國生活,並不瞭解美國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也不併瞭解在這個語境下發生的事情。所以通過日積月累對新聞的收看,我們瞭解美國社會真實發生的事件,從而瞭解了美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我們並不一定要完全遵從這種價值觀,但是如果我們瞭解美國社會在發生什麼,我們在對話中會體現出來,別人知道我們至少和他們處於同一個語境。

  在學校裡,大家的朋友既有堅定的猶太人,支援猶太復國主義,又有來自巴勒斯坦的逃亡者的後代,完全反對以色列。在學校裡,最珍貴的時刻都是可以和來自兩邊的同學交談,他們談出他們真實的生活,也增進了你對世界的理解。

  赴美留學前的建議

  1.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專業,這個專業再有前途都沒用

  “我花了三年時間在不喜歡的專業上,就是因為人人都告訴我這個專業出來好找工作。結果,我做了幾年電工,把父母為我付的學費還給他們,重新申請了一個機械工程專業,現在再開心不過了”。

  2.不要忘記自己來讀書的目的-娛樂重要,上課也很重要

  “我多希望當年我可以少喝點酒,少點以宿醉的方式去上課。這樣的話,我可以在課堂上學到更多東西”。

  3.不要輕易對課外活動說不,說不定有意外收穫

  “大學三年我一直都沒參加什麼社團,直到大學最後一年,才加入了一個社團。你不會相信,那段時光真的很美好,不過因為時間太短,沒來得及認識太多朋友。如果你有什麼想要做,那就去做吧,還會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4.不要浪費你的閒暇時光,因為畢業後這樣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我多希望我當時可以充分利用閒暇時光。因為工作後,幾乎沒什麼自己休閒的時間了。趁現在,想健身的健身,想加入社團的就走起吧”。

  5.不要以為大學就是學習,也要學會享受生活

  “我希望我在大學的時候可以多去一些派對。我拿下全A,但是沒認識什麼新朋友。我只在大學最後一年的下學期才開始出去玩,才發現生活很有意思”。

  6.不要忽略你周圍的教授,他們都是寶貴的資源

  “我很後悔當時沒有和教授多接觸。現在我在考慮申請博士,發現沒有他們的推薦信,很難進啊”。

  7.不要馬上判斷一件事情,大學是一個接受變化的時候

  “雖然我現在大三,但是我很後悔大一的時候我沒有加入兄弟會。其實,我有去看過兄弟會,但是當時覺得和自己不適合,就放棄了。現在想想,真的很希望可以加入一個兄弟會,也許我的生活會有很多變化”。

  8.也許生活圈不同了,但是也不要忘記自己之前的朋友

  “我很後悔沒有和之前的朋友保持聯絡,就是因為我們去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學校”。美國留學

  9.不要急著尋找你的另一半,有時候單身也很好

  學會戀愛。我大學最開始的三個月就開始了一段感情,結果畢業前9個月分手了。到現在,我還是很笨拙地學習著如何追女孩”。

  10.不要總宅在家裡,到外面走走也是很有意義的

  “如果你有時間有機會和朋友出去,哪怕只是去旁邊的超市買個東西,或是乾脆就是陪室友去一趟,也要出去動動。之後,你可能連和朋友聊天的時間都沒多少了”。

  美國留學關於小費須知

  美國這個社會為什麼會有小費文化?

  小費文化其實源於17世紀的歐洲。

  當時上流貴族常駐的酒店飯桌上會擺著“To Insure Promp Service”***tips***的碗,顧客可以把錢放入碗中,就會得到相應的優質的服務。

  美國內戰時期,當時赴歐旅行的美國人看到了那裡付小費的現象,就將這一習俗帶回了美國。

  在美國,小費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去餐廳就餐,買單時要給小費;去酒吧喝酒,買單時要給小費;去住酒店,門童幫你叫車有時候也會有人給小費。可以說,小費這筆收入對於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來說非常重要。

  一位留學生的“痛”

  記得剛剛來美國的時候,我的一個老師帶我去吃自助餐,在買單的時候她囑咐我一定要給小費。我當時的思想就是我吃的是自助餐幹嘛還要給小費。

  就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有給,後來這個老師很失望的很抱歉的在付費的時候幫我出了那份本應由我來付的小費。那微不足道的1到2美金卻讓當時的我臉上非常沒光。

  最近有吐槽說感覺美國的小費制度其實很不合理,感覺很多小費付的挺委屈!

  1、吃自助餐還要付小費

  自助餐重點強調的就是“自助”二字,既然是自己服務自己,為什麼還要付給服務員小費呢?而且自助餐廳的小費標準還挺高,一般都在7—10美元。

  2.大多中餐館服務都是垃圾水平,小費卻不得不給

  按理說小費是對服務的報酬,可是現在很多中餐廳的服務水平差的要命。現在很多中餐廳只是非常常規的上菜,收拾桌子,憑什麼讓顧客付小費呢?

  3.住一宿酒店還要付清潔員小費

  住酒店要付給清潔員小費這在美國是約定俗成的,但是我認為這隻能針對連續住酒店的情況,清潔人員給打掃一次衛生就要付出相應的小費。

  如果是住一宿的話,清潔員打掃衛生服務的物件就應該是下一個房客了,我為什麼還要付小費呢?

  小貼士來啦!

  可以根據他們的服務決定是不是要付小費,如果你感覺服務的不好就可以不付或者少付,如果服務人員有異議,你可以表達你的看法。

  小費其實是給了消費者更多的主動權,比如在國內吃飯無論服務好不好,相應的錢其實已經加到了飯菜裡,其實消費者都是付了全款。而在美國你可以覺得服務不周少給小費,或者因為服務周到多給小費。

  如首段所說的,美國服務業工作人員的工資構成與國內同,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應該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遵守小費規則。

  雖然消費對留學生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沒辦法,該掏的小費咱得掏,該省的錢咱還是得省起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