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鑑賞課程心得體會範文

  《書法藝術鑑賞》是一門人文素質選修課,想必鑑賞學習讓大家對書法有一定的瞭解吧。下文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書法鑑賞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範文,歡迎賞讀。

  篇一

  前些日子逛書店時,買了本《楷書技法與指導》的書,粗粗的瀏覽了一遍,對裡面談到的關於書法欣賞的內容有了興趣。

  書法家沈尹默說過“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奇蹟,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書法論從》***。確實,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往往能令人百看不厭,心曠神怡,愛不釋手。像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的喜愛一樣,甚至都到了自私的陪葬的地步。書法欣賞它本身有一定的規律:

  首先書法是屬於視覺藝術,它主要是通過作品對視覺的衝擊而產生的。因此在欣賞上要注意反覆不斷的觀賞玩味。

  第二,書法欣賞的能動性。書法欣賞是積極的、能動的,怎麼理解呢?書法的欣賞也要像美術、音樂作品的欣賞一樣,離不聯想和想象。如果欣賞者僅僅像認字一樣看待書法作品的話,我想他只要把作品年成是一些刻板抽象的符號,而沒有任何美感而言。因此在欣賞書法作品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聯想和想象,充分的體驗作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用筆鋪毫,體會每一個急慢快緩的動作,這樣才能充分體驗書法的節奏、美感。

  第三,書法欣賞的主觀色彩。書法作品的欣賞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因此欣賞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性情氣質,審美經驗等都會對作品產生不同的看法,正所謂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同時書法的審美標準也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點畫的線條美

  書法家運用提按、頓挫、輕重、粗細、強弱、徐疾等用筆的技巧,結全用黑的枯、溼、濃、淡等豐富的變化,使書法線條產生了極強折力感和情感之美。因此在審美的過程中,要注意書法線條的變化,體驗作者的情感和動作變化。

  二、結構的造型美

  對於書法作品的欣賞,首先人們往往會從作品上的文字內容入手,以字為單位進行一逐個的往下看,因此有了豐富的線條表現力後,也要注意整個字的結構變化。如《蘭亭序》中的二十個“之”字一樣,儘管字的點畫簡單,但個個姿態各不相同,極盡變化,就充分表現了字型結構的造型美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字極強的處理能力。

  三、章法的整體美

  這一點主要是體現在作品的整體效果上,除了點畫、單字的欣賞上,整體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章法也稱為“布白”,其實質是指作者對作品中空間虛實的藝術處理。“實處之妙,皆由虛處而生”,“虛”與“實”,“白”與“黑”,相依相生,體現出虛實結合的美原理。因此要注意作品中章法的欣賞。

  四、全幅作品的風格美

  風格,用馬克思的話來講:“風格就是人”,說具體一點,“風格在這裡一般指的是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式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現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點”***黑格爾《美學》***。因此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上,要注意對作者的風格化的認識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