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知識點

  一個標準的語文知識點是語文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第六單元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語文第六單元知識點***一***

  小石潭記: 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韓愈並稱“韓柳”。作品豐富,有《柳河東集》《永州八記》等留存。 一、一詞多義 1.可:***1***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2***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2.從:***1***介詞,自。***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隨。***隸而從者*** 3.清:***1***清澈。***水尤清冽*** ***2***悽清。***以其境過清*** 4.差:***1***長短不一。***參差披拂*** ***2***交錯。***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通“現”出現。***下見小潭*** ***2***看見,動詞。***明滅可見*** 6.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心樂之***

  ***2***逗樂。***似與遊者相樂*** 7.以:***1***連詞,因為。***以其境過清*** ***2***表承接。***卷石底以出*** ***3***介詞,把。***全石以為底*** 8.而:***1***不譯,表順接關係。***乃記之而去*** ***2***不譯,表修飾關係。***隸而從者*** ***3***不譯,表修飾關係。***潭西南而望*** 9.遊:***1***遊動。***皆若空遊無所依*** ***2***遊覽。***同遊者*** 10.環:***1***玉環。***如鳴佩環*** ***2***環繞。***竹樹環合*** 11.為:***1***把.....作為。***全石以為底*** ***2***成為。***為巖*** 二、古今異義

  1.小生:古義:年輕人。

  今義: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去: 古義:離開。***乃記之而去*** 今義:往,去。 3、聞: 古義:聽到、聽聞。***聞水聲*** 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 古義:停留。***不可久居*** 今義:住。

  5.可: 古義: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今義:能願動詞,可以。 6.布: 古義:映,顯現。 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許: 古義: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數目不確定,相當於現在用法的“來”、“上下”、“光景”、“左右”。 今義:允許、准許。

  8.佁然:古義:呆呆的樣子,愣住的樣子。 今義:痴呆或深思的樣子。 9.清: 古義:悽清;冷清。 今義:清晰,清淨等 三、詞類活用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詞作方位狀語,向西*** ②下見小潭***下:名詞作狀語,在下面*** ③皆若空遊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④日光下澈***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⑤俶爾遠逝***遠:名詞作狀語,向遠處*** ⑥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⑦斗折蛇行 ***鬥:名詞作形容詞,像北斗七星一樣。

  蛇:名詞作形容詞,像蛇一樣爬行*** ⑧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名詞作形容詞,像狗的牙齒一樣*** ⑨悽神寒骨。***悽: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使„淒涼。 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⑩如鳴佩環。***鳴:使動用法,使„發出聲音*** ⑪心樂之 ***樂: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以„為樂。喜歡的意思***

  ⑫近岸 ***近:形容詞作動詞,靠近*** ⑬隸而從者 ***隸:名詞作動詞,跟著*** ⑭似與遊者相樂***樂:形容詞作動詞,玩樂*** 1、字詞:

  水尤清冽:尤,格外;清冽,清涼。 以其境過清:清,悽清。

  怡然:呆呆的樣子。 坻:水中的高地。 嶼:小島。 嵁:不平的岩石。 蒙絡:遮掩纏繞。 可百許頭:可,大約 俶爾:突然,忽然。 犬牙:像狗牙一樣。 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悄愴:憂傷的樣子。

  語文第六單元知識點***二***

  翻譯: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譯:陽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魚兒的影子映在石底

  ***2***佁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

  譯:呆呆的,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 其源。

  譯;兩岸的形狀像犬牙的交錯著,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裡。

  ***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譯:因為環境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呆下去。 ***5***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譯:兩岸的形狀像犬牙似的交錯著,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裡。 ⑺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三、課文理解:

  1. 課文按什麼順序寫? 遊覽順序。

  2. 課文抓住了小石潭什麼特點? 幽靜。 3.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幽深冷寂,孤苦淒涼。悲哀深沉。

  4.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於景中。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愴的情感。

  5.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6.本文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抑鬱憂傷之情。

  7.文中對潭中魚的描寫,栩栩如生,動靜結合,字面上寫魚,實則寫潭水的清澈。

  段意:

  第1段 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描寫潭的概貌。 第2段 寫潭水清澈見底,游魚怡然自樂。 第3段 寫潭水的來源。

  第4段 寫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 第5段 記下同遊者的姓名。 五、重點句:

  ***1***描寫游魚靜態的句子: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2***描寫游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3***描寫潭上多姿的樹蔓的語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六、寫作者心情的詩句:

  “心樂之” “似與遊者相樂”“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和,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七、心情發生的變化及原因:

  “心樂之” “似與遊者相樂”折射出作者欣賞美景之初的愉悅之情,後來這種感情發生了變化,“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正是作者抑鬱憂傷心情的折射反映,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悽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八、本文表達的作者情感: ①“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對景物的感受正是他此刻內心情感的生動寫照。

  ②“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概括了小石潭的環境清幽的特點,又浸透了作者悽苦悲涼的感情和壓抑的心境。

  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交待了他離開小石潭的原因。其原因並非已盡遊興,而是觸景生情,憂傷之至,不能不趕快離開此處。從此出可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卻又最終無法解脫的深沉痛苦。 九、 語段賞析: 賞析第4段:

  寫潭上的氣氛,借景抒情,抒寫了作者悄愴悲涼的心緒。

  語文第六單元知識點***三***

  一字多義

  1.以: 1*** 來:屬予作文以記之

  2*** 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夫: 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表感嘆:嗟夫

  3.觀: 1***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2***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極: 1***盡: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窮盡,盡:此樂何極

  3***表示程度深:感極而悲者矣 5.或: 1***或許:或異二者之為 2***有時:而或長煙一空 6.空: 1***天空:濁浪排空 2***消散:長煙一空 7.通: 1***順利:政通人和 2***通向:北通巫峽 8.和: 1***和樂:政通人和 2***和煦:春和景明 9.一: 1***一片:一碧萬頃 2***全:長煙一空 3***整個:在洞庭一湖

  10.則:1***那麼:然則何時而樂耶

  2***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三、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事態 今義:天氣變化 2.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 今義:微小 3.岳陽樓之大觀:古義:景象 今義:看

  4.橫無際涯:古義:廣遠 今義: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義衝向天空 今義: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 古義:那 今義: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義:詳盡 今義:準備 8.增其舊制: 古義:規模 今義:制度 9.作文: 古義:寫文章 今義:作文 10.春和景明:古義:日光 今義:景色、景物 11.去國懷鄉:古義:國都 今義:國家 12.去國懷鄉:古義:離開 今義:前往 13.予嘗求: 古義:曾經 今義:品嚐 14.越明年: 古義:及,到 今義:越過 15.寵辱偕忘:古義:榮耀 今義:恩寵 16.沙鷗翔集:古義:群鳥停息在樹上 今義:集體,集中

  17.進亦憂:古義:在朝廷做官 今義:前進 18.退亦憂:古義:不在朝廷做官 今義:後退 四、詞類活用

  ①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了的事業***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 ③後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後*** ④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動詞作形容詞,被貶謫的*** ⑤憂讒畏譏***名詞作動詞,別人說壞話*** ⑥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形容詞作名詞,賢明之人***

  ⑦而或長煙一空***形容詞作動詞,消散*** ⑧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名詞作狀語,向北;向南***

  ⑨或異二者之為***動詞活用作名詞,這裡指心理活動*** 1、字詞:

  謫守:守,做„„的長官。 越:及、到。 具:通“俱”,全,都。 屬:通“囑”。 勝狀:勝景,好景色。 暉:日光。 浩浩湯湯:水波浩蕩的樣子。 備:詳盡。 橫無際涯:橫,廣遠。際涯,邊。

  南極瀟湘:極,盡。 開:放晴。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薄:迫近。 景:日光。集:停息。偕:一起。歸:歸依。 鬱郁:草木茂盛。 把酒臨風:把,持、執。 去國還鄉:去,離開。 讒:說壞話 2、重點語句翻譯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具,同“俱”***。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譯:在那春雨連綿不斷,整月不晴的時候***開,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瀾不驚

  譯:待到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湖面平靜***景,日光。驚,有“起”、“動”的意思***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 批評指責。***去,離開*** 6、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譯: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寵,榮耀;偕,一起***

  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譯: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表現不同。 ***求,探求。為,指兩種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譯: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為***。 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在朝庭裡作高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就為君主擔憂。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譯: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後。***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11、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了,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

  12、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把唐代名人和當代作家的詩賦雕刻在上面。 三、問答題:

  3、首段交待了什麼內容?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寫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績,交待作記緣由,為後文的闊達胸襟做鋪墊。 4、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卻仍然“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麼?

  答: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奮發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

  襟。

  5、第二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答: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誦、***1***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麼?答: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2***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麼? 答:浮光躍金。 ***3***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麼? 答:靜影沉璧。

  ***4***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麼?***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 是什麼?***

  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5***“進”“退”分別照應什麼? 答: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6***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 ***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答:屬予作文以記之。

  ***9***請從文中找出總寫岳陽樓“大觀”的語句。其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什麼?

  答: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銜、吞***

  ***10***讚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什麼? 答: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1***第二段中說“前人之述備矣”,照應上文哪句話?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是怎樣“述”的?答: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12***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3*** 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