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年級語文教案

  為了幫助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備課,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用目光傾聽 一、匯入新課:

  1、板書“傾聽”,理解詞意。

  2、補充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二、自瀆感知:

  1、讀全詩,說說讀懂了什麼?

  2、指名分別讀詩,說說每一節的主要內容。

  3、默讀詩文,談談自己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找出相關的詩句回答、朗讀。

  三、交流評議:***說完就請人讀出理解***

  1、第一節:“用目光傾聽”指聽別人說話要望著對方。

  2、第二節:“用目光傾聽”指對人要真誠。

  3、第三節:“用目光傾聽”給人以溫暖。***抓比喻句指導:“明亮燦爛”怎樣理解?***

  4、第四節:“用目光傾聽”教會我怎樣生活。

  5、小結:再讀全詩,聯絡生活,你們認為“用目光傾聽”是什麼意思?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生活?***自瀆、討論***

  6、指名回答,試著用上“真誠、傾聽、千言萬語”等詞。***說完,就請他再讀詩,加深理解***

  四、總結昇華:

  1、學了這首詩,你們有什麼收穫嗎?

  2、現在,請你們在課題的“目光”前加一個詞的話,你想加什麼詞?***“用——目光傾聽”***,在後面加一句話,你想怎樣加?***用——目光傾聽,————***

  3、教師總結。

  4、作業:背誦課文

  ***二***

  奇怪的聖誕包裹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教學準備:《七子之歌》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師激情匯入***一曲《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聖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的拳拳愛國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並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彙報交流。

  3、教師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家明一家人給在異國他鄉的叔公選擇聖誕禮物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再讀課文,寫提綱筆記。

  2、指名彙報,教師小結,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

  ***三***

  葉公好龍教材分析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歡龍,他家裡的樑、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裡牆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裡。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現在這也是一個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學生分析

  本冊書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併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這篇課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較淺顯,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諷刺性和哲理性,適合小學生學習。作為五年級的孩子,這是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理解、誦讀等方面並不會感到困難。

  教學設想與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裡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複述故事。

  4、蒐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等。

  教學重點、難點

  雖然學生接觸過古文,但是它與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重點。從理解課文來看,難點在於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利用課件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匯入

  1、交流課前蒐集情況,引出課題。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2、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麼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由“好”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起了學生欲進入課文中探究的興趣。】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讓生自由讀,這裡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文、認字。提示學生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或不會讀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問一問老師,也可以聯絡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誰來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字音都讀準了嗎?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教師巡視,聽出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全班齊讀一遍。

  3、讀文感知意思。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全班齊讀,邊讀邊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讀中感悟,讀中促講,讀中發展學生能力都需要教師調動學生讀文的積極性。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讀,學生樂讀,愛學。讀法多樣,讀的興趣濃厚,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1、前後聯絡,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方法。

  2、由難入手,自主提出問題。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3、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譯文。***課件出示古文***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裡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4、集體討論,研讀探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都解決了嗎?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學生可能談到的詞句:“寫龍”、“窺頭與牖”、“施尾於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w”***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個句子呢?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老師這裡也有問題,看誰能解決?⑴、有些字的字義,古代與現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嗎?⑵、“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誰把它讀給大家聽聽?

  【設計意圖: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彙報交流中,學生以簡驅繁,突破難點,暢所欲言,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特別是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等一遍遍不同形式地讀、譯、問、答,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迴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麼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