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物理小常識

  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的知識,你知道多少?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為什麼小鳥站在電線上不會觸電

  高高的輸電鐵塔上醒目地寫著:“高壓危險!切勿靠近!”可是在那上萬伏甚至幾十萬伏的高壓裸導線上,卻常常站著一隻又一隻的鳥兒,無視禁令,毫不在乎,也絲毫沒有觸電的徵兆。這是為什麼?難道鳥兒有什麼“特異功能”嗎?

  當我們行走在馬路上時,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麻雀或烏鴉停落在幾萬伏的高壓電線上,它們不僅不會觸電,而且一個個顯得悠閒自得。可是,你也知道,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高壓線就會觸電身亡!

  同樣都是一根高壓線,為什麼小鳥站在上面卻不會觸電呢?我們都知道,電源分為正負兩極。在正負兩極之間連線上導體,電流就會從導體上流過。同樣輸電線也分為火線與零線兩根。在正負兩極之間連線上導體,電流就會從導體上流過。人體是導體,人的身體較大,在碰到火線和零線時,把兩根電線連在一起,形成短路,人體上就有大電流流過,這就是人觸電身亡的原因。

  我們在做電學實驗時如果用電壓表測導線的上電壓幾乎為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導線的電阻基本為0,由歐姆定律可知導線電壓很小几乎為0。

  由於小鳥身體較小,它只接觸了一根電線,它的身體和所站在的那根電線是並聯也可以認為導線把小鳥短路了,身體上沒有電流通過,所以它們不會觸電。

  下面通過具體計算來說明這個問題:

  原來,鳥兒的兩隻爪子是立在同一根導線上。輸送22萬伏高壓的LGJ型鋼芯鋁絞線,其橫截面積是95毫米2,容許通過電流為325安培。如果小鳥兩爪間距離是5釐米,這段5釐米長的導線電阻只有1.63×10-6歐姆,其兩端電壓U=IR,不會超過5.3×10-3伏特。這就是加在小鳥身上的電壓。如果鳥兒身體的電阻是10000歐姆,那麼通過鳥兒身體的電流僅0.53微安。電流很弱,因此鳥兒不會觸電。

  但是,如果蛇爬到電線上就危險了,它的身體較長,當它爬到高壓線上後會把火線與零線兩根連線在一起造成觸電死亡。鑽進配電房的老鼠也常常會觸電死亡。我們也知道,電業工人在高壓線上的帶電作業,就是如同小鳥站在一根電線上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能夠安全操作。喜鵲和烏鴉等鳥類喜歡在電線杆子上壘窩,這也同樣是十分危險的,這樣很容易形成短路,造成災害。

  但是,如果鳥兒站在導線上,企圖用嘴去啄輸電鐵塔,那就要大禍臨頭了。因為導線與鐵塔之間的電壓很高,因此不等鳥兒接觸鐵塔,高壓電弧就會把它燒焦,同時還會因短路造成停電事故。因此,人們常常在鐵塔上加裝障礙物,不讓鳥兒啄到鐵塔。

  :廚房中的物理知識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汙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裡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汙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溼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溼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裡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麵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麵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為什麼聽不出是自己的聲音

  我們有這樣的經驗:聽錄音機放出的自己的聲音總覺得不太像,而在別人聽來都認為像,這是這麼回事呢?

  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可以通過兩條不同途徑傳入耳內。一條途徑是通過空氣,將聲波的振動經過外耳、中耳一直傳到內耳,最後被聽覺神經感知。別人聽你的話,你自己***還有別人***聽從錄音機放出的自己的錄音,都是通過空氣途徑傳入耳內的。

  對別人來說,直接聽你講話,或是聽你的錄音,由於都是聽從空氣裡傳來的聲音,所以效果一樣,即這兩種聲音是很像的。 另一條途徑是通過骨頭傳播聲音,這種方式叫“骨導”。我們平時聽自己講話,主要是靠骨導這種方式。從聲帶發出的振動經過牙齒、牙床、上下頜骨等骨頭,傳入我們的內耳。

  因此,對我們自己來說,聽自己講話是通過骨導方式聽到的。由於空氣和骨頭是兩種不同的傳聲沒媒質,它們在傳播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們聽上去就感到通過不同途徑傳來的聲音的音色有差別,於是就覺得錄音機裡放出來的聲音不像自己的聲音。